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及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

文档序号:8948515阅读:1981来源:国知局
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及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害虫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于寄生蜂类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申请号为201210074834.8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寄生性天敌昆虫释放装置及可持续释放方法,该释放装置包括有释放筒,释放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可拆装的实心盖和网盖,释放筒的中部设有网隔,网隔与网盖上网孔的直径介于天敌与中间寄主体径之间,天敌羽化后可通过,未被寄生的中间寄主羽化后则被隔离。使用该释放装置实现天敌持续释放的步骤是:1、在防治区域内布设若干释放点并安装一个该释放装;2、在释放筒内实心盖的一侧放置已寄生天敌的中间寄主,在天敌羽化前,在释放筒内网盖的一侧放置适量未寄生的新鲜寄主,天敌羽化后,从实心盖一侧通过网隔经过新鲜寄主成为新的寄主,在新鲜寄主上产卵后,再经网盖释放入防治区域;3、该次天敌释放完后,打开实心盖清理掉已释放天敌的寄主残体,然后将网盖与实心盖对调安装,使新的寄主在实心盖侧、空出网盖侧,待新寄生一侧的天敌将羽化时,再在网盖侧添加新鲜寄主,天敌羽化后寄生新鲜寄主后由网盖出释放入防治区域;重复步骤3实现天敌的持续释放,持续释放天敌的原理见图1。这种天敌持续释放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1、新的寄主需要人工添加,新寄主的培养、挑选等还需要投入人力,存在人力投入大、成本高的缺点;2、网盖虽然对释放筒内的寄主生物与外界有隔离作用,但是绝对不可能对寄主生物起到百分百隔离,向释放筒内添加新鲜寄主的方式,难免会造成未被寄生的寄主羽化后逃逸至外界,增加防治区域内的害虫数量,加重防治负担,因此有必要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使用方便的特点;又以所述天敌释放装置提出一种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投入少和防治效果好的特点,能长时间向防治区域内释放寄生蜂类天敌,实现对防治区域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包括有杯体和外盖,杯体为圆锥形壳体,杯体的大端具有杯口,外盖的边缘与杯体的杯口边相适配。
[0005]外盖上具有若干天敌释放孔,天敌释放孔的直径为3?6mm,外盖的中部具有外盖穿孔。
[0006]杯体内还设有圆盘形的内盖,内盖的边缘具有环形折边,内盖的直径介于杯体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内盖上具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的直径小于1_,内盖的中部具有内盖插孔。
[0007]I根空心管结构的操作管的底端穿过内盖插孔与内盖固定连接,操作管的上端活动穿过外盖的外盖穿孔,一橡胶圈套于操作管上端,通过移动橡胶圈使操作管定位连接于外盖,进而使内盖定位于杯体内,操作管的顶端开口由操作盖封盖。
[0008]优化方案,所述外盖内天敌释放孔处设有长度为5?20mm的具孔直柱或具孔柱,具孔直柱内具有与天敌释放孔同径并对准连通的直孔状通道;具孔柱内具有锥形孔状通道,锥形孔状通道的大端口与天敌释放孔同径并对准连通,锥形孔状通道的小端口的直径比天敌释放孔的直径小I?3mm,锥形孔状通道的小端口直径为1.5?2.5mm之间。
[0009]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盖的环形折边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信息素引诱剂。
[0010]使用时,将外盖的边缘与杯体的杯口边相盖接,在杯体内放置有寄主,所述寄主为寄生有寄生蜂的2龄及2龄以上储粮蛾类幼虫。进一步,所述杯体内还放置有饲料,饲料由碎麦、燕麦片和面粉中的一种制成或几种混合制成。
[0011]—种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其包括有以下步骤:
步骤I,将若干头2龄及2龄以上的储粮蛾类幼虫和寄生蜂成虫放置于培养环境内进行寄生,I天后,取出培养环境中的储粮蛾类幼虫作为寄主。
[0012]步骤2,选用上述任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外盖的边缘与杯体的杯口边相盖接,通过橡胶圈移动操作管使定位连接于外盖并使内盖边缘卡接于杯体靠下位置内壁,然后将操作盖打开,由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向杯体内放入步骤I的寄主若干头,再盖上操作盖将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存放装置。
[0013]步骤3,自步骤I的接蜂之日起15天内,从步骤2的天敌存放装置拉起操作管使内盖的边缘离开杯体的内壁,内盖边缘与杯体内壁之间形成宽度至少3_的出蜂通道,同时移动橡胶圈使操作管和内盖定位,然后打开操作管上的操作盖,由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向杯体内放入适量饲料后,再盖上操作盖将操作管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并放置于防治区域中用于防治区域的生物防治。
[0014]优化方案,步骤2中所述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内盖的折边侧具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填充有信息素引诱剂。
[0015]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3中的饲料是由碎麦、燕麦片和面粉中的一种制成或几种混合制成。
[0016]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作为天敌存放装置时,天敌存放装置内放置有寄主,内盖上的透气孔让自然空气进入杯体内,为寄主提供氧气和水份,为寄主提供安全的存放与运输环境。
[0017]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作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时,将天敌持续释放装置置于防治区域用于生物防治,寄生蜂成虫及蛾类成虫可自由通过直径为3?6_的天敌释放孔,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内寄生于寄主的寄生蜂羽化后由外盖的天敌释放孔飞入防治区域,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利用饲料、信息素引诱剂以及昆虫的钻孔习性引诱蛾类成虫飞入天敌持续释放装置内产卵,蛾卵孵化成I龄幼虫后取食饲料生长成2龄及2龄以上幼虫为寄生蜂提供新鲜寄主,寄生蜂在新鲜寄主上产卵,实现向防治区域持续提供寄生蜂的目的。
[0018]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1、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方便的特点。
[0019]2、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只向防治区域中引入I次外来寄主,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重复添加新鲜寄主造成防治区域内蛾类害虫数量过多增加的缺陷,保证生物防治的成效。
[0020]3、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利用引诱技术吸引防治区域内已发生的蛾类成虫进入本发明的杯体内产卵,以向杯体内持续提供新鲜寄主,持续提供的新鲜寄主被寄生后实现向防治区域持续提供寄生蜂的目的。
[0021]4、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投入少和防治效果好的特点,能长时间向防治区域内释放寄生蜂类天敌,实现对防治区域长期有效的生物防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背景技术】中天敌持续释放方法的原理图。
[0023]图2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图1结构制成的天敌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图1结构制成的天敌持续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持续释放方法的原理图。
[0027]图6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天敌存放状态)。
[0028]图7为图6结构制成的天敌持续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8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天敌持续释放状态)。
[0030]图9为本发明的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天敌持续释放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参考图2至图4,一种寄生蜂类天敌释放装置,其包括有杯体I和外盖2,杯体I为圆锥形壳体,杯体I的大端具有杯口 10,杯体I的大端内直径为12cm,杯体I的小端内直径为8cm,杯体I高18cm,外盖2的边缘与杯体I的杯口 10边相适配。生产时也可参照一次性塑料杯或一次性纸杯的生产工艺及尺寸制造本发明的杯体1,杯体I的尺寸以可以单手或双手持握为佳。
[0034]外盖2上具有若干天敌释放孔20,天敌释放孔20的直径为5mm,外盖2的中部具有外盖穿孔。
[0035]杯体I内还设有圆盘形的内盖3,内盖3的边缘具有环形折边31,内盖3的直径介于杯体I的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之间,本实施例的内盖3直径为9cm,内盖3上具有若干透气孔30,透气孔30的直径小于1mm,内盖3的中部具有内盖插孔。
[0036]I根空心管结构的操作管4的底端穿过内盖插孔与内盖3固定连接,操作管4的上端活动穿过外盖2的外盖穿孔,一橡胶圈42套于操作管4上端,通过移动橡胶圈42使操作管4定位连接于外盖2,进而使内盖3定位于杯体I内,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由操作盖41封盖。
[0037]将杯体I盖上外盖2、操作管4盖上操作盖41,并通过橡胶圈移动操作管4使内盖3边缘卡接于杯体I靠下位置内壁上,环形折边31压紧向杯体I的内壁,使内盖3紧卡于杯体I内成为天敌存放装置11 (如图3所示),在天敌存放装置11的杯体I内放置寄主,所述寄主为寄生有寄生蜂的2龄及2龄以上储粮蛾类幼虫,储粮蛾类可以是麦蛾、米蛾和印度谷蛾等储粮蛾类昆虫,寄生蜂是麦蛾茧蜂、赤眼蜂等储粮寄生蜂,内盖3的透气孔30让自然空气进入杯体I内,为寄主提供氧气和水份,天敌存放装置11用于寄主的安全存放与运输。
[0038]使用时,将上述天敌存放装置11拉起操作管4,使内盖3的边缘离开杯体I的内壁至内盖3边缘与杯体I内壁之间形成宽度至少3mm的出蜂通道100,可预先在操作管4的外壁上划线对其移动位置进行标记,对于透明塑料材质的杯体I也可以通过观察来确定操作管4的移动位置是否合适,同时向下移动橡胶圈42使操作管4和内盖3定位,然后打开操作管4上的操作盖41,由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向杯体I内放入适量饲料后,再盖上操作盖41将操作管4的顶端开口封盖,使成为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 (如图4所示),放置于防治区域中用于防治区域的生物防治,天敌持续释放装置12内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