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甲霜灵和哈茨木霉菌的颗粒剂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48599阅读:来源:国知局
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的重量比为1:8 :50时,共 毒系数(CTC)为72. 1,甲霜灵、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混配产生拮抗作用。
[0032] 实施例2:0.2%甲霜灵?0.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 4%腐殖酸颗粒剂
[0033] 依据甲霜灵、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的重量比为2 :1:40时,组合物具有增效作用。 按量称取,97%甲霜灵原药0. 21kg,300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母药0.lkg,腐殖酸4. 0kg,脂 肪醇聚氧乙稀醚2. 0kg,十二烷基硫酸钠2. 5kg,羧甲基纤维素1. 5kg,高岭土 15kg,娃藻土 补足至100kg。将上述配方组分混合均匀,粉碎,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螺杆挤压造 粒机造粒,干燥后过筛即得0. 2%甲霜灵? 0. 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 4%腐殖酸颗粒剂。
[0034] 将实施例2制备成的制剂应用于防治黄瓜立枯病的大田药效试验
[0035] (1)试验设计
[0036] 将实施例2制备成的制剂作为试验组1#,施用量为15公斤/亩;分别以1. 5%甲 霜灵颗粒剂作为对照组1#,1. 〇亿cfu/克哈茨木霉菌颗粒剂作为对照组2#,10%腐殖酸颗 粒剂作为对照组3#,施用量各为30公斤/亩,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
[0037] (2)施药方法
[0038] 选择连作黄瓜立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按试验设计将实验组1#、对照组1#、对照 组2#、对照组3#的药剂均匀拌土于播种穴,1天后在播种穴中栽入已催好芽的黄瓜种子,每 穴3颗黄瓜苗,每个处理100穴。各处理中保持土壤湿度一致,其他农事操作正常进行。
[0039] (3)调查方法
[0040] 于施药后20天后统计发病情况,计算防治效果将病情分成5级:0级为植株没有 病害症状;1级为植株基部叶片出现轻微枯黄症状,根系出现轻微褐变;2级为植株中下部 出现枯黄症状,根系出现褐变,但顶芽良好;3级为全株出现枯黄症状,根系褐变腐烂;4级 为植株枯萎死亡,根系严重褐变腐烂。
[0041] 病株率(% )=病株数/调查总株数X100%
[0042] 病情指数=E(各级发病数X该级代表数)八总数\最高级代表值)父100
[0043] 防治效果(% )=(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X100%
[0044] (4)试验结果
[0045] 经统计计算,试验组1#的防治效果为91. 32%;对照组1#的防治效果68. 72%对 照组2#的防治效果65. 25%;对照组3#的的防治效果51. 75%。
[0046] 从大田药效试验中,可以看出甲霜灵、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 既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又表现出了优于单剂的田间效果。
[0047] 实施例3 :2. 5%甲霜灵?1. 0亿cfu/克哈茨木霉菌?5%腐殖酸颗粒剂
[0048] 依据甲霜灵、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的重量比为15 :2:30时,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 作用,按量称取,98%甲霜灵7. 65kg,300亿cfu/克哈茨木霉菌母药1. 0kg,腐殖酸15kg,萘 磺酸盐甲醛缩合物6. 0kg,十二烷基硫酸钠4. 5kg,聚乙稀醇7. 5kg,白炭黑45kg,膨润土补 足至300kg。
[0049] 将上述配方组分混合均匀,粉碎,加水润湿后充分搅拌均匀,再用螺杆挤压造粒机 造粒,干燥后过筛即得2.5%甲霜灵? 1.0亿cfu/克哈茨木霉菌? 5%腐殖酸颗粒剂。
[0050] 将实施例3制备成的制剂应用于防治豇豆基腐病的大田药效试验
[0051](1)试验设计
[0052] 将实施例3制备成的制剂作为试验组1#,施用量为15公斤/亩;分别以5.0%甲 霜灵颗粒剂,施用量为30公斤/亩,作为对照组1# ;3. 0亿cfu/克哈茨木霉菌颗粒剂,施 用量为30公斤/亩,作为对照组2#;15%腐殖酸颗粒剂,施用量为45公斤/亩作为对照组 3#,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
[0053] (2)施药方法及调查方法
[0054] 选连作豇豆基腐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于雨后土壤湿度大时,先将种植穴中少数有 病的幼苗拔出,只保留健苗,按试验设计将实验组1#、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的药 剂均匀施用于种植穴内,施药前记录好每个处理的健苗数,各处理中保持土壤湿度一致,于 药后20天统计发病情况,计算防治效果。药效计算方法如实施例2的调查方法相同。
[0055] (3)试验结果
[0056] 经统计计算,试验组1#的防治效果为93. 56%;对照组1#的防治效果75. 42%对 照组2#的防治效果72. 25% ;对照组3#的的防治效果56. 75%。
[0057] 从大田药效试验中,可以看出甲霜灵、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复配后增效作用明显, 既减少有效成分的使用量,又表现出了优于单剂的田间效果。
【主权项】
1. 一种含甲霜灵和哈茨木霉菌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由甲霜灵、哈茨木霉菌 和腐殖酸组成;所述的活性成分,哈茨木霉菌以含量为300亿CFU/克的母药设定为100% 母药,甲霜灵、哈茨木霉菌及腐殖酸的重量比为1-25:1-5:30-8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甲霜灵和哈茨木霉菌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甲霜灵、哈茨 木霉菌及腐殖酸的重量比为1-5:1-3:30-50。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甲霜灵和哈茨木霉菌的颗粒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 性成分,甲霜灵在颗粒剂中的重量百分比为〇. 1% -2. 5%,哈茨木霉菌在颗粒剂中的重量 百分比为0. 1% -1. 0%,腐殖酸在颗粒剂中重量百分比为2-8%。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甲霜灵和哈茨木霉菌的颗粒剂,含有的活性成分为甲霜灵、哈茨木霉菌、腐殖酸。所述的活性成分,哈茨木霉菌以含量为300亿CFU/克的母药设定为100%母药,甲霜灵、哈茨木霉菌及腐殖酸的重量比为1-25:1-5:30-80。本发明制备成颗粒剂,药剂使用方便,通过撒施、穴施或沟施,无需兑水喷雾,克服了土壤相对干燥后农民才进行兑水喷药的滞后防治,有利于病菌在雨后发生高峰期能及时的进行防治,减少损失;活性成分甲霜灵、哈茨木霉菌及腐殖酸在抗菌具有协同增效功能,合理的比例混配能减少各单剂的使用量,有助于节约用药成本;甲霜灵、哈茨木霉菌与腐殖酸混配,有利于延缓现有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风险。
【IPC分类】A01N37/46, A01P3/00, A01N61/00, A01N25/12, A01N63/04
【公开号】CN105165898
【申请号】
【发明人】邓付圆
【申请人】广西南宁益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