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1487阅读:5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液体推进剂贮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法兰是推进剂贮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火箭飞行中所需要的推进剂、贮箱内的测量电缆、增压气体等都是通过法兰出入推进剂贮箱。目前推进剂贮箱多采用对接法兰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这种结构由于将法兰焊缝布置于箱底开口处,在承受内压载荷时,法兰焊缝处应力较大,容易出现裂纹等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因素,是贮箱可靠性的潜在隐患。相对大型贮箱而言,法兰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部件,但是若其承载能力出现问题则整个贮箱将无法完成使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针对一个成品贮箱能否对其中的法兰焊缝找到一种补强措施,确保法兰在服役的过程中安全可靠是结构设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现有对接法兰结构焊缝易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
[0004]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0005]—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对接法兰和贮箱箱底的内表面增加了一个补强环,补强环的中心轴与对接法兰中心轴重合;补强环上表面与对接法兰和箱底的内表面贴合;在补强环外尖点和补强环内尖点分别通过补强环外环焊缝和补强环内环焊缝实现补强环与对接法兰和箱底的连接。
[0006]所述补强环上表面为曲面,补强环上表面的曲面形状与对接法兰和箱底的内表面一致.
[0007]所述补强环下表面为平面,该平面与补强环回转轴垂直。
[0008]所述补强环下表面与补强环内尖点的距离与箱底的厚度相等。
[0009]所述补强环下表面与补强环内尖点的距离为5?10mm。
[0010]所述补强环上表面的外环半径比对接法兰环缝形成的圆半径大10?50mm ;补强环上表面与外沿的夹角为20°?40°。
[0011]所述补强环上表面的内环半径比对接法兰环缝形成的圆半径小10?50mm,补强环内沿与补强环上表面的夹角为20°?40°。
[0012]所述补强环外环焊缝位于内沿与对接法兰下表面夹角处,为三角形。
[0013]所述补强环内环焊缝位于外沿与箱底下表面夹角处,为三角形。
[0014]本发明的效果在于:
[0015]本发明通过对法兰焊缝认真分析,结合对焊缝材料性能、对接法兰传力路线的认识,针对现有对接法兰焊缝承载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显著降低法兰焊缝处的应力,针对成品贮箱,以简单的补强结构,成熟焊接工艺,显著提高了贮箱产品的安全性。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6](I)通过对现有的对接法兰环缝处增加补强环,降低了法兰对接环缝处的应力,降低了对接法兰环缝处的最大塑性应变,显著提高了法兰对接环缝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贮箱的可靠性。
[0017](2)对接法兰增强环结构简单,焊接工艺成熟,采用成熟工艺便可实施对接法兰补强。
[0018](3)通过对对接法兰补强,可以使得大型贮箱结构弥补局部强度不足的现实问题,较比以往因为局部法兰强度不足而导致整箱报废的做法,能够显著的节省经费,缩短型号研制周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箱底及法兰示意图;
[0020]图2为对接法兰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对接法兰补强环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对接法兰与补强环焊接后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补强前对接法兰应力分布图;
[0024]图6为补强后对接法兰应力分布图;
[0025]图7为补强前对接法兰塑性应变分布图;
[0026]图8为补强后对接法兰塑性应变分布图;
[0027]图9为补强前对接法兰对接环缝塑性应变分布图;
[0028]图10为补强后对接法兰对接环缝塑性应变分布图;
[0029]图11为补强环应力分布图;
[0030]图12为补强环塑性应变分布图;
[0031]图13为补强环缝塑性应变分布图。
[0032]图中,1-对接法兰,2-对接法兰环缝,3-箱底,4-补强环,5-补强环外环焊缝,6-补强环内环焊缝,7-补强环上表面,8-补强环下表面,9-补强环外尖点,10-补强环内尖点,11-内沿,12-外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以为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34]本实施例在现有对接法兰I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对接法兰补强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对接法兰I与箱底3的开口焊接,形成对接法兰环缝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对接法兰I和贮箱箱底3的内表面增加了一个补强环4,补强环的中心轴与对接法兰中心轴重合;补强环4上表面与对接法兰I和箱底3的内表面贴合;
[0035]如图3所示,补强环上表面7为曲面,补强环下表面8为平面;从补强环的轴向切面可以看出,其切面类似等腰梯形或楔形结构,上底边的长度大于下底边,即补强环上表面7的宽度大于补强环下表面8的宽度;由于补强环4轴向切面的上底面形成了两个尖角,因此将补强环上表面7内环称为补强环内尖点10,补强环上表面7外环称为补强环外尖点9,梯形的两条侧边分别称为补强环的内沿11和外沿12 ;
[0036]如图3所示,补强环上表面7的曲面形状与对接法兰I和箱底3的内表面一致,补强环上表面7与对接法兰I和箱底3的内表面贴合;
[0037]如图3所示,补强环下表面8为一平面,该平面与补强环4回转轴垂直,以使得补强环4在承载时其传力路线最简捷,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补强环4的结构效率;
[0038]如图3所示,补强环下表面8与补强环内尖点10的距离H为5?10mm,以保证补强环4自身强度的同时,其刚度与对接法兰1、箱底3的刚度协调一致。
[0039]如图4所示,补强环上表面7的外环半径比对接法兰环缝2形成的圆半径大10?50mm ;补强环上表面7与外沿12的夹角A(即外尖点处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