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加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2697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循环加湿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机房空调器的自循环加湿器。
【背景技术】
[0002]在一些郊区或偏远地区的机房和基站中,一般的工业加湿器均因为需要提供外接供水水源而无法安装。此种情况下大都使用自循环加湿器。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自循环加湿器结构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水管、加热管、导流盒、水位开关、热保护器、保温棉、储水箱、水栗、水箱盖、球阀、储水箱液位显示管、汇集管、蒸汽排气管等部件。储水箱采用热镀锌板喷涂制作,四周用硅胶涂抹用于实现密封,安装空调时或者每隔一定周期需在加湿器储水箱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当需要加湿时,储水箱内的水栗就会首先将水注入导流盒,然后再通过硅胶管流入加热腔,通过电热管加热成蒸汽,从排气管排出加湿;同时当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运行时,冷凝水会通过连接管收集到储水箱中,以备后续加湿用,工而达到长时间无需加水的目的。加热腔和储水箱底部都有泄水口,泄水口通过硅胶管与球阀相连,球阀再通过硅胶管连接到排水汇集管。导流盒的溢流口通过硅胶管也连接到排水汇集管。另外储水箱还有液示管和溢流管,溢流管连接到排水汇集管。当蒸汽排气管发生堵塞的时候,热水会被加热腔内的高压压入导流盒,可通过硅胶管排走,另外蒸汽也可以通过导流盒底部的孔排出,通过导流盒起到了对排气管堵塞时的的保护作用,但同时也由于导流盒的存在,加高了自动循环加湿器的高度,使其不能应该在小型的工业空调中,应用范围有限。
[0003]现有的自循环加湿器在进行连接时使用了大量的硅胶管,硅胶管直接暴露,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同时有较大的泄漏风险。
[0004]此外,各接头间主要通过硅胶管或者橡胶管进行连接配合,各个水管接头间为过盈配合,无其他辅助紧固件,存在较大的漏水和安全隐患,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循环加湿器,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循环加湿器连接时采用大量硅胶管外漏占用空间大、密封可靠性差,应用范围窄的问题,减少了应用硅胶管的数量减少占用空间,提高了密封可靠性,扩大了应用范围。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循环加湿器的实施例,包括加热箱、蒸汽排气管、储水箱和设置在储水箱上方的箱盖,所述储水箱包括储水箱本体和设置在储水箱本体一侧的安装腔,所述加热箱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箱盖上设置有排气管穿入孔,储水箱注水口和冷凝水入水口,所述储水箱本体内设置有水栗,所述储水箱本体一侧的安装腔内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上设置有加热箱排水管接口,所述加热箱上设置有对加热箱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加热箱进水管、蒸汽排气口和加热箱排水口,所述加热箱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栗注水口和泄压口,所述水栗出水口与水栗注水口连接,所述泄压口朝向所述储水箱本体内腔,所述加热箱排水口与所述加热箱排水管接口通过一球阀连接,所述蒸汽排气管穿过所述排气管穿入孔后与蒸汽排气口连接,所述冷凝水入水口通过一连接管与空调的接水盘连接。
[000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循环加湿器,整体结构采用较少的硅胶管进行连接,防止了硅胶管连接方式中存在的泄露或暴漏的问题,同时各个连接管设置在储水箱内部,减少了占用空间,各个接口间采用固定件连接而不是简单通过接口之间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防止了橡胶管的泄露,使连接更加牢固,防止了橡胶管的泄露,提高了整体的密封可靠性,此外,本发明中的自循环加湿器省去了导流盒结构,降低了自循环加湿器的高度,扩大了自循环加湿器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储水箱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箱盖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加热箱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循环加湿器的水栗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0]参见图1-图8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循环加湿器的实施例,包括加热箱1、蒸汽排气管2、储水箱4和设置在储水箱4上方的箱盖5,所述储水箱4包括储水箱本体41和设置在储水箱本体41 一侧的安装腔42,所述加热箱I设置在所述安装腔42内,所述箱盖5上设置有排气管穿入孔51,储水箱注水口 52和冷凝水入水口 53,所述储水箱本体41内设置有水栗,所述储水箱本体41 一侧的安装腔42内设置有溢流管7,所述溢流管7上设置有加热箱排水管接口 71,所述加热箱I上设置有对加热箱I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加热箱进水管9、蒸汽排气口 10和加热箱排水口 11,所述加热箱进水管9上设置有水栗注水口 91和泄压口 92,所述水栗6出水口与水栗注水口 91连接,所述泄压口 92朝向所述储水箱本体41内腔,所述加热箱排水口 11与所述加热箱排水管接口 71通过一球阀连接,所述蒸汽排气管2穿过所述排气管穿入孔后51与蒸汽排气口 10连接,所述冷凝水入水口 53通过一连接管与空调的接水盘连接。
[001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自循环加湿器,包括有用于储水的储水箱4,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储水箱4为不修钢焊接件,四处焊接紧密,密封性能好,可有效的防止因储水性密封性能差而导致泄露的问题,储水箱4包括有储水箱本体41和与储水箱本体41的一侧连接设置的安装腔42,安装腔42主要用于安装放置加热箱1,储水箱本体41的腔体内设置有水栗,水栗可以将位于储水箱本体41内的水流抽离出来,在储水箱41的上方设置箱盖5,箱盖5罩扣在储水箱本体41和安装腔42的上方,加热箱I主要用于承装需要被加热的水,水在加热箱I内被加热生成水蒸汽,在加热箱I上设置有电加热、加热箱进水管9、蒸汽排气口 10和加热箱排水口 11,电加热8对加热箱I进行加热,加热箱进水管9上设置有两个接口,分别为水栗注入口 91和泄压口 92,水栗的出水口与水栗注水口 91对应连接,水栗中的水经过加热箱进水管9的水栗注水口 91进入到加热箱I内,被加热后通过蒸汽排气口10连接的蒸汽排气管2排出,当加热箱I内部蒸汽不能从蒸汽排气管2排出发生堵塞时,加热箱I的箱体内部会形成高压,继而会将将加热箱I中的热水通过泄压口 92排入到储水箱本体41内,从而达到保护功能,将水流入储水箱本体41内,也实现了对储水箱4的水流的再回收和利用。优选的,加热箱进水管9沿加热箱I的高度方向设置,且泄压口 92的高度高于储水箱4,加热箱I与储水箱4本体相邻设置,水栗主要通过橡胶管和加热箱排水管9上的水栗注入口 92连接,加热箱I的泄压口 92朝向储水箱本体41的内腔,在进行泄压时,位于加热箱I内部的受高压作用的水流可以迅速流入到储水箱本体41内。本实施例在箱盖5上还对应的设置有排气管穿入孔51,储水箱注水口 52和冷凝水入水口 53,对应的,在储水箱本体41 一侧的安装腔42内部设置有溢流管7,优选的,溢流管7采用金属焊接制作,不会产生泄露造成安全隐患,大大的提高了安装可靠性;并且溢流管7设置在储水箱4结构的内部,不会因裸露在外侧而占用大量的外部空间,减少了空间的占用量。在溢流管7上还设置有加热箱排水管接口 71,此接口与加热箱排水口 11通过球阀连接,可实现再不拆卸加热箱I结构的情况下控制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