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模块底板及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277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模块底板及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模块底板及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0002]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是一种空调主机,此类机组既可提供冷量又可提供热量,省却了锅炉房和冷却水系统,安装灵活方便,可靠性较高,因此,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空调工程中得以广泛采用。
[0003]在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中,水模块中的水系统与冷媒的热传递将外机产生的热量或者冷量通过水系统传递到室内,从而达到室内的温度要求。参照图1,水模块主要包括水模块底板1、电气盒2、接水盘3、电加热4、膨胀水箱5、水泵6、板式换热器7以及储液罐8等部件,水模块通过水模块底板I固定在墙上,同时,电气盒2、接水盘3、电加热4、膨胀水箱5、水泵6、板式换热器7以及储液罐8等部件安装在水模块底板I上。参照图1和图2,现有技术中,由于水模块底板I只是一个平板,在机组制冷运行时,水模块中水泵6、板式换热器7及储液罐8等与水模块底板I之间,通过钣金与钣金的螺栓固定及面接触的导热,使得水模块底板I降温,另一方面,由于冷辐射也使得水模块底板I降温,降温至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从而使得水模块底板I产生凝露水,尤其是湿度较大时,凝露水量较大,对安装墙面及机组本身都造成了损害,为减少凝露现象,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采用粘贴保温垫的方式,但是凝露现象未得到明显改善,而且增加了成本、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模块底板及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机组制冷运行时,提高了水模块底板的温度,从而防止了水模块底板产生凝露水,进而减少了对机组及安装墙面的损伤。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模块底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用于安装水模块的各部件,所述板体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可使所述板体两侧的空气流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多个,且多个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水模块的各部件的安装区域相对应。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有多个保温垫,所述保温垫的位置与所述水模块的各部件的安装区域相对应。
[0008]进一步地,所述板体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水模块的各部件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穿设有隔热垫圈。
[0009]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垫圈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孔内壁与所述卡槽相卡合。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矩形孔。
[0011]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包括水模块底板和设置于所述水模块底板上的水模块,所述水模块底板为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水模块底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水模块包括接水盘、电加热上部、电加热下部、膨胀水箱、水泵、板式换热器以及储液罐,所述通孔为7个,且所述通孔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水模块的各部件的安装区域对应。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均为矩形孔,对应所述接水盘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60?95mm*20?40mm,对应所述电加热上部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70?100mm*70?100mm,对应所述电加热下部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60?90mm*15?50mm,对应所述膨胀水箱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150?190mm*25?60mm,对应所述水泵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60?95mm*20?40mm,对应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120?160mm*25?60mm,对应所述储液罐的安装区域的通孔尺寸为60?95mm*20?40m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模块底板及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模块底板,包括用于安装水模块中各部件的板体,在机组制冷运行时,由于机组内外的温度差引起了水模块内部的热压,应用工业通风原理中的“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原理,在板体上开设通孔,可使得板体两侧的空气流通,外部的热空气与水模块内部的冷空气对流换热,在水模块内部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换热效果,使得水模块底板的温度可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通孔的边缘钣金直接接触到热空气,进一步通过导热抵消了水模块底板上一部分冷量,使得水模块底板的温度也可相应的提高,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从而防止了水模块底板产生凝露水,进而减少了对机组及安装墙面的损伤。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现有技术的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现有技术的水模块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水模块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水模块底板上热电偶布置图;
[0020]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水模块底板上保温垫的示意图;
[0021]图6为图5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水模块底板上橡胶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水模块底板上橡胶垫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6]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水模块底板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水模块底板1,包括板体11,板体11用于安装水模块的各部件,同时,板体11上设有通孔,通孔可使板体11两侧的空气流通。
[00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模块底板I,包括用于安装水模块中各部件的板体11,在机组制冷运行时,机组内外的温度差引起了水模块内部的热压,应用工业通风原理中的“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原理,在板体11上开设通孔,可使得板体11两侧的空气流通,外部的热空气与水模块内部的冷空气对流换热,在水模块内部形成了良好的通风换热效果,使得水模块底板I的温度可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通孔的边缘钣金直接接触到外部热空气,进一步通过导热抵消了水模块底板I上一部分冷量,使得水模块底板I的温度也可相应的提高,高于空气的露点温度,从而防止了水模块底板I产生凝露水,进而减少了对机组及安装墙面的损伤。另外,水模块的内部还有水泵音和泠媒流动音,在板体11上开设通孔,避免了整个水模块在噪音产生时形成共鸣腔以及噪音源的强化。此外,在板体11上开设通孔,可有效的减轻整个机组的重量,从而降低了对承重墙的质量负载。
[0028]水模块底板I降温一方面是由于冷辐射,另一方面是由于钣金与钣金之间的螺栓固定及面的接触的导热。为了防止水模块底板I凝露,发明人通过试验,分析并验证了以上两个原因中哪个是造成水模块底板I降温的主要原因。
[0029]参照图4,在水模块底板I未开设通孔时,在水模块的各位置点布置了热电偶,详细记录了各测点的温度,同时,对各测点的温度数据进行了分析,第一:图4中的测点07“电加热底部”是水模块内部中的温度最低点,其温度为12.8°C,若是冷辐射占主导因素,那么测点09“大底板左上角”的温度应该与之接近,但实测的测点09的温度为23.9°C,可见冷辐射对水模块底板I温度的影响较小。第二:电加热4的整体温度应比水泵6的整体温度要低(由于同样的水温,水泵6有自身运转发热),则测点05 “近电加热螺母点”比测点02 “近上水泵螺母”的温度低或者温度一致。但实测的测点05为24.9°C,测点02为22.5°C,测点05的温度反而高于测点02的温度,由此,也可得出冷辐射对水模块底板I温度的影响较小。第三:测点06 “储液罐固定点”的温度为15.1°C,是整个水模块内部温度的次低点,而靠近储液罐8最近的测点08 “大底板右卡扣”温度为24.1°C,与15.1°C有近10°C的温差,结合以上三条判据,可得知冷辐射并不是导致水模块底板I降温的主要原因。第四:由于水模块底板I最主要的冷源区域为水泵6、板式换热器7、储液罐8所在的中间偏下的位置,因此,对三大冷源部件做了保温处理。图4中的测点01、02、03、04、05的实测温度为:20.8°C、22.5°C、23.4°C、24.6°C、24.9°C,即从水模块底板I的最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