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32371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过敏性(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in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以鼻痒、反复性打喷嚏、流涕和鼻塞为主要症状,是以机体再次接触变应原而呈现的鼻腔茹膜过敏性炎症。
[0003]过敏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变应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5类。避免接触致敏的变应原是治疗的基础,但往往很难做到,而免疫治疗疗程长,外科手术治疗及物理治疗仅可减轻症状及不良反应,因此近些年倾向于以药物治疗为主。目前AR的西医治疗主要是在去除接触粉尘、螨虫等外界致敏原的基础上,采用组胺HI受体拮抗剂,交感神经胺血管收缩剂和皮质类固醇等治疗方法。西药虽然能有效地控制AR的症状,但根治困难,经常复发,且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0004]因此,研究既能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副作用小,价格低廉,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的纯中药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突出民族特色和副作用小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及具制备方法,运用现代药剂学技术和辅料,将壮医特色效方“十味鹅黄方”创新研制成服用携带方便、吸收快、生物利用度较高的国家中药六类新药“十味鹅黄颗粒”、胶囊及片剂。
[0006]本发明技术方案是:
[0007]—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组合,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0008]黄芪15-25份;
[0009]白术5-15份;
[0010]防风5-15份;
[0011]柴胡HI份;
[0012]白芷5-15份;
[0013]辛夷1-11 份;
[0014]鹅不食草1-11份;
[0015]广藿香1-11份;
[0016]丹皮5-15份;
[0017]乌梅1-11 份。
[0018]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
[0019]按比例取上述鹅不食草、白术、防风、柴胡、白芷、辛夷、广藿香、丹皮等八味中药先加水蒸馏提取挥发油,取挥发油以用β-CD (β-环糊精)包合,备用;药渣及水煎液经过滤,水煎液备用,另取药渣再加水二次煎煮,过滤,合并两次水煎液,浓缩成稠膏,加入95%乙醇沉淀,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备用。另将黄芪、乌梅两味中药用乙醇回流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成干浸膏,粉碎,再与环糊精包结物混匀,加入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剂、胶囊或片剂。使用方法:每天2-3次,每次2-3克。三十天一疗程。
[0020]医学上研究表明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草药组分具有如下功效:
[0021 ] 以上所述的黄苗,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苗Astragal 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Iicus (Bge)Hsiao或膜英黄苗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别名:箭芪,百本,王孙,锦芪,绵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肺、脾经。【功能主治】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内热消渴,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
[0022]以上所述的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性味】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0023]以上所述的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性味】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珍瘙痒,破伤风。
[0024]以上所述的柴胡,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 ium Wi I Id.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0025]以上所述的白]E,为伞形科植物白]E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或杭白]EAngeI ica dahuri ca (Fi sch.ex Hof fm)Benth.et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性味】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功能主治】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牙痛,带下,疮疡肿痛。
[0026]以上所述的辛夷,为木兰科植物望春花MagnoLia b1ndii Pamp.、玉兰MagnoIiadenudata Desr.或武当玉兰Magnolia sprengeriPamp.的于燥花蕾。冬术春初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枝梗,阴干。【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功能主治】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0027]以上所述的鹳不食草,为菊科植物鹳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L.)A.Br.etAschers.的干燥全草。【性味】辛,温。归肺、肝经。【功能主治】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0028]以上所述的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Blanco)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性味】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主治】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0029]以上所述的丹皮,为毛莨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干燥根皮。秋季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性味】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0030]以上所述的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0.)Sieb.etZuce.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收,低温烘干后闷至色变黑。【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功能主治】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
[0031]本发明中各成分的药理功能是:
[0032]壮医药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壮药十味鹅黄方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壮医经验方。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属“鼻鼻九”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发作与体质因素和外界因素有密切关系。纵观诸家学说认为鼻鼽的病因多为“风、寒、热”,病位在“肺、脾、肾”,病证多分为肺虚感寒型、火热犯肺型、脾肺气虚型和元阳虚弱型等,治疗原则为益气固表、祛风散寒、温阳固表、温脾补肾等之法。其中以肺虚感寒型和脾肺气虚型为多,其发病机理主要是脾土虚不能培金、肺卫不固,外邪犯鼻所致。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十味鹅黄方中的药材均具有抑菌、消炎、镇痛、抗过敏、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是临床治疗AR十分常用的药材。十味鹅黄颗粒是在广西壮族民间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方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药组方原则,选用鹅不食草等10余味中药制成的复方制剂,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