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18533阅读:来源:国知局
I)原料药前处理:按配方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原料药经洗净后除去杂质,放入干燥机中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原料药,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120目筛子得到细粉,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将所得细粉和蜂蜜按1:1.2-1.5的比例称取相应重量份的蜂蜜;
(3)炼蜜: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至蜂蜜泛黄沫且滴入凉水中不散而沉底时,完成炼蜜;
(4)调药与和药:将炼好的蜂蜜缓缓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在药粉内进行搅拌,边倒蜂蜜边调药粉,直至干药粉完全消失在蜂蜜中时停止加蜜,调好后,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制丸:将和好的药团搓制成条,然后放入制丸机中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
(6)包装与贮藏: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后,用蜡纸、保鲜膜、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0028]所述蜜丸的包装规格为10±0.1g/个,10个/盒,10盒/箱。
[0029]典型病例一:张某,女,28岁,教师,自2012年6月起,患者每隔I?2个月会持续性头痛,并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经医院诊断,确诊为偏头痛;患者自2013年7月起,月艮用实施例一中所得中药蜜丸,每次2个,每天3次,饭后温水送服,服用3?5天,头痛、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药10?15天,上述症状明显改善,30?50天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继续服药3~5天,彻底治愈,随后多次复查,无复发。
[0030]实施例二: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秦艽,刺蒺藜,茺蔚子,羌活,蔓荆子,珍珠母,竹茹,旋复花,全蝎,蜈蚣,蜂蜜。
[0031]上述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秦艽2.5份,刺蒺藜1.5份,茺蔚子I份,羌活1.6份,蔓荆子1.2份,珍珠母0.9份,竹茹0.7份,旋复花2.1份,全蝎2.6份,蜈蚣3.7份,蜂蜜15份。
[0032]—种上述实施例中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药前处理:按配方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原料药经洗净后除去杂质,放入干燥机中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原料药,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120目筛子得到细粉,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将所得细粉和蜂蜜按1:1.2-1.5的比例称取相应重量份的蜂蜜;
(3)炼蜜: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至蜂蜜泛黄沫且滴入凉水中不散而沉底时,完成炼蜜;
(4)调药与和药:将炼好的蜂蜜缓缓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在药粉内进行搅拌,边倒蜂蜜边调药粉,直至干药粉完全消失在蜂蜜中时停止加蜜,调好后,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制丸:将和好的药团搓制成条,然后放入制丸机中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
(6)包装与贮藏: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后,用蜡纸、保鲜膜、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0033]所述蜜丸的包装规格为10土0.1g/个,10个/盒,10盒/箱。
[0034]典型病例二:李某某,男,35岁,工人,自2011年2月起,患者每隔I?2个月会持续性头痛,并伴有眩晕、失语、精神错乱等症状,经医院诊断,确诊为偏头痛;患者自2013年2月起,服用实施例二中所得中药蜜丸,每次3个,每天3次,饭后温水送服,服用5?7天,头痛、眩晕、失语、精神错乱等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药15?20天,上述症状明显改善,30?60天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继续服药5?7天,彻底治愈,随后多次复查,无复发。
[0035]实施例三: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秦艽,刺蒺藜,茺蔚子,羌活,蔓荆子,珍珠母,竹茹,旋复花,全蝎,蜈蚣,蜂蜜。
[0036]上述各原料药的重量份为:秦艽3份,刺蒺藜2份,茺蔚子1.5份,蒿本2.6份,羌活1.8份,蔓荆子1.6份,珍珠母I.2份,竹茹0.8份,旋复花2.4份,全蝎3.7份,蜈蚣4.8份,蜂蜜20份。
[0037]—种上述实施例中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药前处理:按配方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原料药经洗净后除去杂质,放入干燥机中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原料药,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120目筛子得到细粉,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将所得细粉和蜂蜜按1:1.2-1.5的比例称取相应重量份的蜂蜜;
(3)炼蜜: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至蜂蜜泛黄沫且滴入凉水中不散而沉底时,完成炼蜜;
(4)调药与和药:将炼好的蜂蜜缓缓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在药粉内进行搅拌,边倒蜂蜜边调药粉,直至干药粉完全消失在蜂蜜中时停止加蜜,调好后,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搓条与制丸:将和好的药团搓制成条,然后放入制丸机中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
(6)包装与贮藏: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后,用蜡纸、保鲜膜、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0038]所述蜜丸的包装规格为10土0.1g/个,10个/盒,10盒/箱。
[0039]典型病例三:王某,女,46岁,农民,自2010年8月开始,患者每隔I?2个月会持续性头痛,并伴有面色苍白、感觉异常、四肢无力等症状,经医院诊断,确诊为偏头痛;患者自2013年8月起,服用实施例三中所得中药蜜丸,每次3个,每天3次,饭后温水送服,服用7?10天,头痛、面色苍白、感觉异常、四肢无力等症状有所缓解,继续服药15?25天,上述症状明显改善,40?80天后,上述症状完全消失,继续服药7?10天,彻底治愈,随后多次复查,无复发。
[00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秦艽,刺蒺藜,茺蔚子,羌活,蔓荆子,珍珠母,竹茹,旋复花,全蝎,蜈蚣,蜂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秦艽2~3份,刺蒺藜1~2份,茺蔚子0.5-1.5份,蒿本1.2-2.6份,羌活1.4-1.8份,蔓荆子0.8?1.6份,珍珠母0.6?1.2份,竹茹0.6?0.8份,旋复花I.8?2.4份,全蝎I.5?3.7份,蜈蚣2.6?4.8份,蜂蜜1?2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秦艽2.5份,刺蒺藜1.5份,茺蔚子I份,羌活1.6份,蔓荆子1.2份,珍珠母0.9份,竹茹0.7份,旋复花2.1份,全蝎2.6份,蜈蚣3.7份,蜂蜜1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秦艽2份,刺蒺藜I份,茺蔚子0.5份,蒿本1.2份,羌活1.4份,蔓荆子0.8份,珍珠母0.6份,竹苑0.6份,旋复花I.8份,全蝎I.5份,蜈蚁2.6份,蜂蜜10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秦艽3份,刺蒺藜2份,茺蔚子1.5份,蒿本2.6份,羌活1.8份,蔓荆子1.6份,珍珠母1.2份,竹茹0.8份,旋复花2.4份,全蝎3.7份,蜈蚣4.8份,蜂蜜20份。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药前处理:按配方称取相应重量份的原料药经洗净后除去杂质,放入干燥机中干燥,干燥完成后取出原料药,用粉碎机将其粉碎,过120目筛子得到细粉,装入消毒盆内备用; (2)配蜜:将所得细粉和蜂蜜按I:1.2-1.5的比例称取相应重量份的蜂蜜; (3)炼蜜:先用武火将蜂蜜熬沸,然后改为文火慢熬,至蜂蜜泛黄沫且滴入凉水中不散而沉底时,完成炼蜜; (4)调药与和药:将炼好的蜂蜜缓缓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在药粉内进行搅拌,边倒蜂蜜边调药粉,直至干药粉完全消失在蜂蜜中时停止加蜜,调好后,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5 )搓条与制丸:将和好的药团搓制成条,然后放入制丸机中制成大小均匀的蜜丸; (6)包装与贮藏:待药丸发汗,外表变硬后,用蜡纸、保鲜膜、塑料袋或蜡壳等包好,贮存于阴凉干燥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蜜丸的包装规格为1 ± 0.1 g/个,1个/盒,1盒/箱。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药组成:秦艽,刺蒺藜,茺蔚子,羌活,蔓荆子,珍珠母,竹茹,旋复花,全蝎,蜈蚣,蜂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治疗偏头痛的中药蜜丸的制作工艺。本发明采用蜜丸制剂的形式,制作工艺简单,避免了熬制中药带来的不便之处,且有利于吸收。本发明能有效治愈偏头痛,且见效快,治愈周期短。
【IPC分类】A61P25/06, A61K35/644, A61K9/20, A61K35/618, A61K35/646, A61K36/899, A61K35/648
【公开号】CN105596815
【申请号】CN201510798410
【发明人】王霞
【申请人】王霞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