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筒式茶叶分级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33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4、下轴孔;420、摇杆;430、托架;432、上轴孔。
[0040]500、揉捻装置;510、容置盘体;520、支撑滚筒;530、隔网;532、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0042]如图1-14所示,一种茶叶加工系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对采摘后的茶叶进行摊放的摊放装置,对摊放处理后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的杀青装置,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的揉捻装置,对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分级的分级装置,对分级后的茶叶进行色选的色选装置,对色选后的茶叶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包装的包装装置。
[0043]如图1-14所示,一种茶叶的制取工艺,其步骤包括:对茶叶鲜叶的采摘,对采摘后的茶叶鲜叶进行摊放处理,对摊放处理后的茶叶通过杀青装置进行杀青处理,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人工揉捻,对揉捻后的茶叶通过分级装置进行分级,对分级后的茶叶通过色选装置进行色选分类,对色选后的茶叶通过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处理,对烘干后的茶叶进行包装即可形成成品。
[0044]上述的茶叶鲜叶摊放处理过程中,可将茶叶鲜叶置于摊放装置中,并将摊放装置置于通风处进行摊晒,摊放时间优选为3-6天,使得茶叶失水度在30%_45%。
[0045]对于上述的摊放装置、色选装置、包装装置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具备相同功能的装置,本发明中不在一一赘述。
[0046]如图10-12所示,分级装置300,包括分级机架310、与分级机架310相连接并且水平放置的外筒体320、定位于外筒体320内并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中间筒体330、套接于中间筒体330内的内筒体340,外筒体320、中间筒体330、内筒体340均同轴线布置,中间筒体与内筒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分级孔,布置于中间筒体的分级孔尺寸小于布置于内筒体的分级孔尺寸,内筒体340的进出料端可拆卸连接有内盖体344,内盖体344连接双动力装置,中间筒体33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中导向槽332,内筒体34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与中导向槽332相匹配的内凸起部342。
[0047]中间筒体330可通过定位套环与外筒体320连接,具体地,定位套环固定于外筒体320内腔,定位套环固定于定位轴承外圈,定位轴承内圈与中间筒体330的外表面相连接;从而使得在外筒体320不发生运动的情况下,实现中间筒体330的绕自身轴线转动。
[0048]为保证更高效的分级以及扩大有效分级面,外筒体的内侧壁与中间筒体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大于5cm,中间筒体的内侧壁与内筒体的外侧壁之间的间隔大于4cm。
[0049]双动力装置提供动力可实现内筒体的轴线方向运动或者内筒体的转动,当内筒体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时,中间筒体不发生运动,内筒体的往复振动促进放置于内筒体内的茶叶均匀摊放,并实现初步分级;当内筒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时,内筒体驱动中间筒体同步转动,并促进分级。
[0050]如图1-7所示,上述的双动力装置100,其包括动力箱110、主轴套筒120、连接壳体130、副轴141,主轴套筒120的一端与动力箱110的壳体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壳体130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筒导向槽,主轴套筒120内分别套接有主轴121、定位转动装置、主轴丝杆123,主轴丝杆123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相连接,定位转动装置套接于主轴丝杆123,主轴121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定位转动装置相匹配的主轴内槽128,定位转动装置包括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123的移位块体124、主轴套环125、主轴承126、主轴垫环127,主轴121、主轴丝杆123、移动块体124均同轴线布置,移位块体124通过丝母与丝杆连接,移位块体124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移位块体124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布置的台阶,台阶上套接有主轴套环125、主轴承126、主轴垫环127,主轴套环125、主轴垫环127均与台阶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台阶与主轴承126的内圈相固定,主轴垫环放置于主轴内槽128内并与主轴内槽底壁相贴合,主轴承128的外圈与主轴内槽128的壁部相固定,主轴套环125与主轴121的驱动端相固定;主轴121的壁部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轴导向键槽122;连接壳体130内布置有相互啮合的副轴齿轮132、主轴齿轮134,主轴齿轮134套接于主轴121外部,通过键136连接主轴齿轮134与主轴121,键136与主轴导向键槽122相匹配;副轴齿轮132内套接有副轴141,副轴141的驱动端与动力箱110的第二动能输出端相连接;主轴121的动能输出端连接内盖体344。
[0051 ]当动力箱110的第一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时,驱动主轴丝杆123转动,由于移位块体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从而使得通过丝母与主轴丝杆123相连接的移位块体124沿着丝杆的轴线方向发生往复运动,从而驱动内筒体沿其轴线方向往复抖动,促进内筒体内的茶叶均匀摊放,并可实现茶叶的初步分级;尤为重要地,由于主轴与移位块体124的活动连接,使得主轴与主轴丝杆间接连接,在该种情况下,虽然主轴沿其轴线方向运动,但是,仍可通过手动的方式转动内筒体或者中间筒体。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由于内筒体往复抖动过程中,内筒体内的茶叶堆积不均匀,使得内筒体受力不均匀,促使内筒体在一定角度内翻动,内筒体的翻动同样可促使茶叶摊放以及初步分级,可提高分级效果。
[0052]当动力箱110的第二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时,驱动副轴141转动,使得套接于副轴的副轴齿轮132发生转动,副轴齿轮的转动并驱动与之相啮合的主轴齿轮134的同步转动,由于主轴齿轮134通过键、主轴导向键槽的相互匹配与主轴相连接,从而使得主轴齿轮驱动主轴的转动,由于主轴丝杆不发生转动,所以移位块体124不发生位移,从而使得主轴只发生转动不发生轴向的运动;主轴的转动实现与之相连接的内筒体转动,并驱动与内筒体相连接的中间筒体转动,从而使得装于内筒体内的茶叶通过布置于内筒体上的分级孔进行初步分级,从内筒体内分级处的茶叶落入中间筒体的内腔中,中间筒体的转动并促使中间筒体内的茶叶通过布置于中间筒体上的分级孔再次分级,从而将茶叶分级成大、中、小三种型号。
[0053]副轴141还套接有调控装置,其包括副轴套筒140、环形凸起部142、第一弹簧143、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副轴141上设置有环形凸起部142,环形凸起部142上设置有锁紧凸起部,副轴套筒140、第一弹簧143、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127均套接于副轴141的外部,定位圆盘144、副轴垫环127分别与副轴141活动连接,副轴套筒140的一端与连接壳体130相连接,副轴套筒140的另一端与定位圆盘144相连接,定位圆盘144上设置有与锁紧凸起部相匹配的锁紧凹槽,第一弹簧143的一端连接环形凸起部142,第一弹簧143的另一端连接副轴垫环,副轴垫环145与连接壳体130相连接。调控装置是用于控制副轴的转动,从而提高精度,避免输出轴在轴线方向运动过程中发生转动。
[0054]当副轴上套接有调控装置时,初始状态下,第一弹簧驱动环形凸起部上的锁紧凸起部与定位圆盘上的锁紧凹槽相咬合,副轴不能发生转动,从而使得主轴齿轮与副轴齿轮位置锁紧,与此同时,主轴只能发生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当驱动副轴转动时,必须先对副轴施加轴线的作用力并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锁紧凸起部与锁紧凹槽相分离,再驱动副轴的转动,既可驱动副轴齿轮、主轴齿轮、主轴的转动。
[0055]主轴套筒120的一端与动力箱110的壳体通过铆钉连接,主轴套筒120的另一端与连接壳体130通过铆钉连接;副轴套筒140的一端与连接壳体130通过铆钉相连接,副轴套筒140的另一端与定位圆盘144通过铆钉相连接。
[0056]主轴套筒120的外侧壁处铰接有双动力支架112,通过双动力支架112控制双动力装置的俯仰角度,扩大使用范围。
[0057]茶叶分级方法,其步骤包括:
a、通过内筒体进出料端将经过揉捻后茶叶倒入内筒体中,并将内盖体安装于内筒体的进出料端;双动力装置的动力箱的第一动能输出端提供动能并驱动主轴丝杆转动,由于主轴、定位转动装置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主轴套接于主轴套筒内,主轴套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布置的主筒导向槽,主轴的驱动端设置有与定位转动装置相匹配的主轴内槽,定位转动装置包括分别套接于主轴丝杆的移位块体、主轴套环、主轴承、主轴垫环,主轴、主轴丝杆、移动块体均同轴线布置,移位块体通过丝母与丝杆连接,移位块体上设置有与主筒导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块,移位块体上还设置有与其同轴线布置的台阶,台阶上套接有主轴套环、主轴承、主轴垫环,主轴套环、主轴垫环均与台阶活动连接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台阶与主轴承的内圈相固定,主轴垫环放置于主轴内槽内并与主轴内槽底壁相贴合,主轴承的外圈与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