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oled器件及其制备方法_3

文档序号:9845576阅读:来源:国知局
-817的最高已占轨道(HOMO)值与TAPC相匹配,故摒弃传统结构中常用的TCTA层。发光层4采用Ir(MDQ)2(acac)掺杂的 Ir-817,厚度视掺杂浓度所定。Ir-817 指(0C-6-22)-三[2-[1-[3,5_ 二异丙基[1,1/-联苯]_4-基]-1!1-咪唑-2-基]苯基]铱,8卩1^8[1-(3,5-diisopropylbiphenyl-4-yl)-2-phenyl-lH-1midazole]iridium(III)。
[0082]实施例一:
[0083]采用红-蓝双色发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请参见图2,其中Ir-817作为发光层的蓝色染料,掺杂入Ir-817的红光染料为Ir(MDQ)2(acac),本实施例作为双色白光器件,由于蓝光染料Ir-817具有波长在550nm左右的次峰,从而即使不使用绿光染料,也能很好的调控白光光谱,从而获得较好的CIE。
[008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使用到的蓝光材料与经典蓝光材料的光谱对比图,横坐标表示波长,纵坐标表示归一化强度,图4是实施例一中使用到的蓝光染料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采用的蓝光染料发光峰,与经典的FIrPic发光峰相比较,可以看到除了与FIrPic类似的470nm左右以及500nm左右的两个蓝绿光峰,其光谱还包含一个波长550nm左右的次峰,利用这一点,我们将红光染料掺杂其中,调整浓度与发光层厚度既可。
[0085]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红蓝双色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完整结构为:HA T(1nm)/TAPC(40nm)/Ir-817:X%Ir (MDQ)2(acac)(Ynm)/TmPyPb(45nm)/Liq(2nm)/Al(120nm),其中X、Y均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TmPyPb和TAPC作为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Liq和HAT-CN分别作为电子注入材料和空穴注入材料,ITO和Al作为透明阳极和金属阴极。
[0086]发光层4置于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代替传统的主体掺杂客体的发光层结构,空穴由空穴传输层TAPC的HOMO注入,电子由电子传输层TmPyPb的LUMO注入,在界面处形成激子,部分激子被蓝光材料捕获,从而发出蓝光;部分激子由能级更低的红光材料捕获,从而发出红光。易知,当保持厚度不变,红光染料比重越高时,即掺杂浓度越高时,红光权重越高,同时若保持红光浓度不变,发光层厚度越高时,红光权重亦越高,这说明本发明能够轻易的调节器件白光光谱。
[008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红-蓝双色发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性能图,其中图5a所示为当发光层厚度为0.3nm,掺杂浓度分别为3 %、5 %、8 %以及10 %时,器件的性能图;图5b所示为当发光层厚度为0.2nm,掺杂浓度分别为3 %、5 %、8 %以及10 %时,器件的性能图;其中,左上的图为器件的电流效率,右上的图为器件的功率效率,左下的图为器件的1-V特性曲线,右下的图为器件的光谱以及对应的CIE。易得,在相似的光谱强度下,器件的电流效率亦保持相似,均在33cd/A,这由发光材料决定。而发光层超薄的情况下,器件开启电压保持在2.75V左右。
[008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红-蓝双色发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的CIE图,可得当红光掺杂浓度为8%,发光层厚度为0.3nm(A点),或红光掺杂浓度为10%,发光层厚度为0.2nm(B点)时,器件具有优异的白光CIE,白光色温分别为约3300K以及3000K。
[0089]本发明,在空穴传输层以及电子传输层之间,利用将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制备发光层,调整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的掺杂浓度以及发光层制备厚度,使发光层发白光,代替传统的主体掺杂染料客体的结构,得到CIE优异、效率良好的白光器件:对白光OLED器件CIE,视不同的发光染料掺杂浓度不同而改变,对白光OLED器件效率,视不同发光染料而改变。
[0090]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91]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制备而成,所述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按比例调配,使发光层发白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染料包括一种或多种染料,所述第二染料包括一种或多种染料。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掺杂后共包括红光染料、绿光染料及蓝光染料,所述第一染料为红光染料、绿光染料或蓝光染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所述第一染料为红光染料及蓝光染料中的一种;或者所述第一染料为橙红光染料及蓝光染料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染料、绿光染料、蓝光染料或橙红光染料的材料为 FIrPic、BCzVB、DMAC-DPS、Ir(ppy)2(acac)、Ir(ppy)3、4CzIPN、Ir (MDQ) 2 (acac)、DCJTB以及P0-01 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材料为Alq3、BPhen、BAIq、BCP、TmPyPB或 TPB i。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材料为mCP、TAPC、TCTA、NPB或MADN。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厚度在0.0lnm到I Onm之间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OLED器件为红-绿-蓝三色发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或红-蓝双色发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或橙-蓝双色发光的白光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9.一种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形成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层叠结构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调配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的比例,使发光层发白光。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掺杂后共包括红光染料、绿光染料及蓝光染料,所述第一染料为红光染料、绿光染料或蓝光染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或者所述第一染料为红光染料及蓝光染料中的一种;或者所述第一染料为橙红光染料及蓝光染料中的一种。11.如权利要求1O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通过热蒸镀法或溶液制备法完成。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通过热蒸镀法完成,调节所述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的蒸镀速率之比以控制掺杂比例,所述掺杂比例从0.0I % -99.99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白光OLED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通过溶液制备法完成,调节所述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的质量比以控制掺杂比例,所述掺杂比例从0.0I % -99.99 %。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白光OLED器件,依次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及阴极,其发光层由第一染料掺杂入第二染料中制备而成,第一染料与第二染料按比例调配,使发光层发白光,通过调控各色染料的比例,从而调控其发光权重,有效调整白光OLED器件的白光光谱,既可以精简器件结构、简化器件的制备工艺,同时,又能够保证白光质量以及器件效率。
【IPC分类】H01L51/56, H01L51/50
【公开号】CN105609653
【申请号】CN201610132603
【发明人】冯敏强, 孙奇, 吴圣钒, 黄晨超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2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