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除草免耕翻茶园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3205阅读:来源:国知局
加气砌块,在蜂窝状加气砌块上设有透气透水的蜂窝孔,由蜂窝状加气砌块拼接成茶树行间人行道,茶树行间人行道既是透水透气的通道,又是防止杂草生长的覆盖物,也是茶园土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载体,表层防草膜铺设在茶树与蜂窝状加气砌块之间的地面上,使相邻两行茶树之间的人行道全部被表层防草膜和蜂窝状加气砌块所覆盖,由于杂草在茶树行间走道上缺少生存条件,即使有草种撒落也不能生长,更不会形成草荒,有效防止茶园杂草生长,实现茶园的免除草;蜂窝状加气砌块和容水保肥沟槽组合作用保证了茶园土壤在不翻耕的条件仍有良好的透气性,这是茶园土壤免翻耕的技术支撑。
[0029]若在茶树根系和容水保肥沟槽下增设防水隔层,在防水隔层间隔地设有排水小孔,这样既能防止雨水过快流失,又能有效地防止肥料的流失,减少茶园施肥量,能延长茶树根系吸收肥料的时间,大幅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0030]这种茶园不仅能做到少除草或不除草,而且每年无需进行茶园的翻耕就能保证茶园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能,还能保水节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施用量,能够解决长期以来茶农迫切要解决的茶园除草、翻耕难题。极大地降低了茶园管理难度和成本,提高了茶园的种植管理水平,消除了茶农每年的除草翻耕劳作之辛苦,为茶园后期施肥、采摘、修剪提供了优越条件,对保证茶树的成活率,提高茶叶清洁度、茶叶品质和产量都有直接作用。
[0031]当茶园中的茶树封行时,就无需在茶树与蜂窝状加气砌块之间增设表层防草膜,因为,茶树长到封行阶段,由表层防草膜覆盖的区域已经接收不到阳光雨露,因此杂草自然失去生长条件,因此不会产生草荒。
[0032]经过申请人初步测算,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每亩茶田可节省除草、土壤耕翻和人工施肥成本2300元,减少化肥用量50%,可节支120元,合计2420元。更重要的是它消除了茶叶管理农忙时节的用工荒难题,极大地降低茶园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农村妇女和老年人都能从事茶叶种植,充分利用农村留守人员进行茶叶种植和生产。
[0033]采用本方案一亩茶园一次投入成本约为6000元人民币,使用收益年限最低20年,折合后每年摊派的费用仅为300元,茶农每年可节支增效2120元/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这样省去了每年在除草与翻耕上的投入,降低了大量的人工成本,而且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本系统一次解决除草、翻耕、节水保肥问题。茶农在铺设有砌砖的茶园采茶时,即使雨天采茶也不会弄脏鞋子跟裤子,提高了茶叶的清洁度,极大地降低了茶农的负担。
【附图说明】
:
[003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发明中蜂窝状加气砌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蜂窝状加气砲块的另一种结构不意图;
[0037]图4为蜂窝状加气砌块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茶树;2-蜂窝状加气砌块;3-表层防草膜;4-容水保肥沟槽;
[0040]5-防水隔层;6-排水小孔;21-覆盖板面;22-侧面限位板;23-蜂窝孔;
[0041]24-施肥口 ; 25-活动塞;26-抓手槽。
【具体实施方式】
:
[0042]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3]实施例1:
[0044]一种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茶树1、蜂窝状加气砌块2、表层防草膜3和容水保肥沟槽4,茶树I按现有栽植技术的株距和行距进行栽植,在两行茶树I之间的行距中间地面开设容水保肥沟槽4,蜂窝状加气砌块2铺设在容水保肥沟槽4的上方,所述蜂窝状加气砌块2包括覆盖板面21、侧面限位板22、蜂窝孔23和施肥口 24,侧面限位板22设置在覆盖板面21的背面,且对称地设置,覆盖板面21用于人们行走和防止杂草生长,蜂窝孔23分布在覆盖板面21和侧面限位板22上,设置在覆盖板面21上的蜂窝孔23有二个作用,第一是便雨水流入容水保肥沟槽4中,第二是容水保肥沟槽4与外界相通连,便于容水保肥沟槽4侧面的土壤与界进行气体交换,保证茶树根部土壤的透气性,在施肥口 24中放有活动塞25,在活动塞25的上表面设置有抓手槽26,当需要给茶树施肥时,用手抓住抓手槽26将活动塞25取出,然后将液体肥直接注入施肥口 24,由蜂窝状加气砌块2拼接成茶树行距走道,茶树行距走道既是透水透气通道,又是防止杂草生长的覆盖物,也是茶园土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载体,表层防草膜3铺设在茶树I与多功能透气砌块2之间的地面上,使相邻两行茶树之间的人行道全部被表层防草膜3和蜂窝状加气砌块2所覆盖,由于杂草在茶树行间走道上缺少生存条件,即使有草种撒落也不能生长,更不会形成草荒,有效防止茶园杂草生长,实现茶园的免除草。
[0045]在本方案中,蜂窝状加气砌块2的覆盖板面21为正方形,施肥口24设置在覆盖板面21的中心位置,两侧面限位板22向覆盖板面21的中心倾斜75°,表层防草膜3倾斜覆盖,与茶树根部接壤的边高,与蜂窝状加气砌块2接壤的边低。
[0046]实施例2:
[0047]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两侧面限位板22与覆盖板面21的背面呈90°夹角。
[0048]实施例3:
[0049]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蜂窝状加气砌块2包括四边形覆盖板面21和蜂窝孔23,蜂窝孔23分布在覆盖板面21上,上还设有施肥口 24,在施肥口 24中放有活动塞25,在活动塞25的上表面设置有抓手槽26。
[0050]实施例4:
[005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茶树I和容水保肥沟槽4的下方设有防水隔层5,在防水隔层5间隔地设有排水小孔6,这样既能防止雨水过快流失,又能有效地防止肥料的流失,减少茶园施肥量,能延长茶树根系吸收肥料的时间,提高肥料利用率。
[005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很多,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在茶园的茶树行间地面下开设容水保肥沟槽4,并在容水保肥沟槽4上方铺设蜂窝状加气砌块2的一切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包括茶树(I)、蜂窝状加气砌块(2)、表层防草膜(3)和容水保肥沟槽(4),在两行茶树(I)之间的行距中间地面开设容水保肥沟槽(4),蜂窝状加气砌块(2)铺设在容水保肥沟槽(4)的上方,在蜂窝状加气砌块(2)上设有透气进水的蜂窝孔(23),由蜂窝状加气砌块(2)拼接成茶树行间人行道,表层防草膜(3)铺设在茶树(I)与多功能透气砌块(2)之间的地面上,使相邻两行茶树之间的人行道全部被表层防草膜(3)和蜂窝状加气砌块(2)所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所述蜂窝状加气砌块(2)包括覆盖板面(21)、侧面限位板(22)和蜂窝孔(23),侧面限位板(22)设置在覆盖板面(21)的背面,且对称地设置,覆盖板面(21)用于人们行走和防止杂草生长,蜂窝孔(23)分布在覆盖板面(21)和侧面限位板(22)上。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在覆盖板面(21)上还设有施肥口(24),在施肥口(24)中放有活动塞(25),当需要给茶树(I)施肥时,取出活动塞(25)将液体肥直接注入施肥口( 24)即可。4.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在活动塞(25)的上表面设置有抓手槽(26)。5.根据权利要求3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施肥口(24)设置在覆盖板面(21)的中心位置或任意一角处。6.根据权利要求2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侧面限位板(22)与覆盖板面(21)的背面呈45°?90°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6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侧面限位板(22)与覆盖板面(21)的背面呈90°夹角。8.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在茶树(I)和容水保肥沟槽(4)的下方设有防水隔层(5),在防水隔层(5)间隔地设有排水小孔(6)。9.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表层防草膜(3)倾斜覆盖,与茶树(I)根部接壤的边高,与蜂窝状加气砌块(2)接壤的边低。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其特征是:所述蜂窝状加气砌块(2)包括四边形覆盖板面(21)和蜂窝孔(23),蜂窝孔(23)分布在覆盖板面(21)上,上还设有施肥口(24),在施肥口(24)中放有活动塞(25),在活动塞(25)的上表面设置有抓手槽(26)。
【专利摘要】一种免除草免耕翻茶园,包括茶树、蜂窝状加气砌块、表层防草膜和容水保肥沟槽,在两行茶树之间的行距中间地面开设容水保肥沟槽,蜂窝状加气砌块铺设在容水保肥沟槽的上方,在蜂窝状加气砌块上设有透气进水的蜂窝孔,蜂窝状加气砌块拼接成茶树之间人行道,它既是进水透气通道,又是防止杂草生长的覆盖物,也是茶园土壤透气的载体,这种茶园既不要除草,又不要翻耕,还能保水节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施加量,极大地降低了茶园维护管理难度和成本,提高了茶园的种植管水平,消除了茶农的除草翻耕劳作之苦,为茶园实施机械化采摘、修剪和施肥提供了优越条件,对提高茶叶清洁度、茶叶品质和产量都有直接作用。
【IPC分类】A01G17/00
【公开号】CN105638357
【申请号】
【发明人】王虎琴
【申请人】王虎琴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