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甘薯软腐病的新方法

文档序号:987369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防甘薯软腐病的新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预防甘薯软腐病的新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农作物储存防病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甘薯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0003]甘薯软腐病为甘薯采收和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甘薯含水量高时,贮藏期间极易生软腐病,如不加以重视,就会造成红薯大量腐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甘薯储存防病技术上的不足,发明一种预防甘薯软腐病的方法。
[000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治甘薯软腐病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包括以下工艺工程:
1、适时收获,避免机械损伤。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
[0006]2、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甘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15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
[0007]3、.贮藏前期,即入窖后30天内,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保温和散湿,温度控制在15°C以下,湿度控制在90°/『95%。利用通风孔或门窗,有条件的利用排风扇,加强通风。如果白天温度高,可以采取晚上打开、白天关闭的方法;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孔可以日开夜闭,待窖温稳定在15°C以下时可不再通风。
[0008]4、贮藏中期,即前期过后到立春的这段时间,窖温降低,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保温防寒是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使窖温不低于10°C,最好控制在12°C ~14°C。封闭通风孔或门窗,加厚窖外保温层,薯堆上覆盖草垫或软草。
[0009]5、贮藏后期,即开春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经常检查窖温,保持在10C ~14°C,中午温度过高及时放风,傍晚及时关闭风口,使窖温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
[0010]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甘薯软腐病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尤其适合北方地区储存甘薯使用,能有效地防治甘薯软腐病,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11]1、适时收获,避免机械损伤。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
[0012]2、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甘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15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
[0013]3、.贮藏前期,即入窖后30天内,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保温和散湿,温度控制在15°C以下,湿度控制在90°/『95%。利用通风孔或门窗,有条件的利用排风扇,加强通风。如果白天温度高,可以采取晚上打开、白天关闭的方法;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孔可以日开夜闭,待窖温稳定在15°C以下时可不再通风。
[0014]4、贮藏中期,即前期过后到立春的这段时间,窖温降低,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保温防寒是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使窖温不低于10°C,最好控制在12°C ~14°C。封闭通风孔或门窗,加厚窖外保温层,薯堆上覆盖草垫或软草。
[0015]5、贮藏后期,即开春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经常检查窖温,保持在10C ~14°C,中午温度过高及时放风,傍晚及时关闭风口,使窖温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治甘薯软腐病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包括以下工艺工程:适时收获,避免机械损伤,夏薯要在霜降前后收完,秋薯要在立冬前收完,要选晴天收获,挖薯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生伤口,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甘薯入窖前要精选,淘汰病、残、烂薯,水气晾干后入窖,尽量用新窖,旧窖用前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每平方米用硫磺15克进行熏蒸消毒杀菌,贮藏前期,即入窖后30天内,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是通风、保温和散湿,温度控制在15°C以下,湿度控制在90°/『95%,利用通风孔或门窗,有条件的利用排风扇,加强通风,如果白天温度高,可以采取晚上打开、白天关闭的方法;以后随着温度的逐渐下降,通风孔可以日开夜闭,待窖温稳定在15°C以下时可不再通风,贮藏中期,即前期过后到立春的这段时间,窖温降低,是薯块最容易受冷害的时期,保温防寒是这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使窖温不低于10°C,最好控制在12°C~14°C,封闭通风孔或门窗,加厚窖外保温层,薯堆上覆盖草垫或软草,贮藏后期,即开春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升高,要经常检查窖温,保持在10°C ~14°C,中午温度过高及时放风,傍晚及时关闭风口,使窖温保持在适宜范围之内I。
【专利摘要】一种防治甘薯软腐病的方法,其特殊之处包括适时收获,避免机械损伤、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贮藏前期、贮藏中期、贮藏后期等工艺工程,可以实现一种甘薯软腐病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没有额外的成本投入,尤其适合北方地区储存甘薯使用,能有效地防治甘薯软腐病,降低病情的发生率。
【IPC分类】A23B7/00
【公开号】CN105638856
【申请号】
【发明人】李元刚
【申请人】李元刚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