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5284阅读:来源:国知局
固定杆2的前端,防止采血针8的针头过于外露。
[0053]截止挡板和针棒固定杆2的顶端可以是相互配合的不同直径的圆环和圆柱,优选为出针口 11的内径小于针棒固定杆2的外径,截止挡板至少设有一组。
[0054]截止挡板优选为一组,设置在出针口11周边的壳体I与针棒固定杆2的前部,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针棒固定杆2上任意部位,还可以是内部部件和或外设部件单独或组合设置在壳体I与针棒固定杆2之间的各种可限制针棒固定杆位移的装置。
[0055]截止挡板的设置,可以很好地限定针棒固定杆2的最大位移,控制穿刺深度,防止针头过度外露。
[005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彼此独立设置。
[005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2的定位块4。
[0058]定位块4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41和定位凹槽42,特别的,定位块4为相互配合的半球状凸起和半球状凹陷。定位块4优选为两组,左右对称设置。定位块4的设置可以在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分离设置时,起到固定针棒固定杆2,保持针棒固定杆2在击发前状态的作用。
[005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内位于针棒固定杆2的两侧设有复位块5,各复位块5上设有弧形凹槽51,针棒固定杆2的两侧延伸设有在针棒固定杆2复位时可卡入弧形凹槽51的凸起52,弧形凹槽51设有可将凸起52导入弧形凹槽51的缺口 53。
[0060]采血针8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复位块5的设置可有效对针棒固定杆2进行复位限位,以防止针棒固定杆2复位过度,在针棒固定杆2的复位过程中,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凸起52可嵌入弧形凹槽51内,缺口53的设置可减少复位块5对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凸起52的阻挡,以方便凸起52滑入弧形凹槽51内。复位块5的设置还可在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彼此独立设置时,起到类似或包含定位块的作用,即起到固定针棒固定杆2,保持针棒固定杆2在击发前状态的作用。复位块5的固定针棒固定杆2设计是定位块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
[006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棒固定杆2的尾端延伸设有复位夹22,复位夹22为两侧对称的卡扣杆221,各卡扣杆221上设有朝向内侧的卡扣222。
[006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的底部为针座,针棒固定杆2的尾端固定在针座上,针座上设有厚度较邻近部位薄的折弯口 1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折弯口 15在针座的两侧设置,由此可以更方便组装。折弯口 15至少设有一个,也可设置在壳体上其它部位。
[0063]折弯口15的设置,可方便此采血针结构实现一次性完成注模或者注塑,在注模或者注塑完成后,只需要简单折弯或者按压即可完成安全式采血针产品的组装。
[006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壳体I的尾端延伸设有与壳体I尾端匹配的延伸臂6,延伸臂6内设有上膛卡位61,延伸臂6内设有至少一个的上膛卡位61 ο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延伸臂6内设有至少一对相互对称的上膛卡位61。
[006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延伸臂6的底部开口,位于延伸臂6的尾端设有配合采血笔上复合锁定孔进行固定的复合锁定器62。
[006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复合锁定器62为在延伸臂6内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块,各凸块为锥形、半圆形、梯形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他形状。
[0067]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可配合采血笔使用,此时,针棒固定杆2尾端设置的复位夹22即可与采血笔上击发锤顶端配合进行固定,在通过采血笔完成采血后,在采血笔收回的过程中,与采血笔上击发锤顶端固定配合的针棒固定杆2即可在采血笔收回作用力下进行回复。
[0068]在于采血笔配合使用的过程中,上膛卡位61和复合锁定器62可更好的实现与采血笔间的固定连接,来保证更好的连接效果。
[0069]延伸臂6内设有上膛卡位61,至少设有一个,优选为两个,两侧对称放置,呈横放的长条形块状装置,与指定采血笔的上膛装置配合使用。用于采血针8与指定采血笔结合的过程中推动复合滑杆向后移位,达到上膛的目的。在采血针与指定采血笔结合完成后,维持复合滑杆于相应位置,保持上膛状态。在弹卸时在弹卸弹簧的推力下被复合滑杆将上膛推杆向前推离采血笔。上膛卡位61也可以采用半圆形、梯形或其它形状,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竖放、斜放、非对称放置等其它放置方式。
[0070]此安全式采血针中设有复合锁定器62,至少设有一个,优选为两组锥形块状装置,在延伸臂6上呈上下、左右对称放置,与指定采血笔的复合锁定孔配合使用。在与复合锁定孔结合时,作为夹持机构,形成一个向内的压力,将采血针与笔身紧密连接在一起。与复合锁定孔配合,在结合后同时达到保持上膛状态和弹卸状态的目的。与复合锁定孔配合,在击发后达到保持弹卸状态的目的。复合锁定器62也可以采用半圆形、梯形或其它形状,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竖放、斜放、非对称放置等其它放置方式。
[007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壳体I的外侧延伸设有壳体固定卡扣7。壳体固定卡扣7可以是相互配合的扣锁钩和扣锁槽,特别的,壳体固定卡扣7为相互配合的条块状扣锁倒钩和条块状扣锁凹槽。壳体固定卡扣7优选为两组,左右对称设置。壳体固定卡扣7的设置可以采血针结构进行组装时,将壳体I紧密结合在一起,起到固定壳体I,保持壳体I处于密闭结合状态的作用。壳体固定卡扣7也可以放置在壳体I内侧、壳体I与针座之间。
[007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棒固定杆2的尾端设有向后延伸的击发杆。优选为圆柱形,方便人手按压和采血笔击发锤击发,也可以是其它形状。
[007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棒固定杆2的尾端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板。支撑板优选为两侧设置,方便操作者单手操作时作为击发支点。
[007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的上端向顶部收窄,壳体I内还设有导向针棒固定杆2滑动的针棒固定杆运动导轨。
[0075]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通过设置击发杆和支撑板,可实现单手对采血针的击发。也可通过设置延伸臂6、复合锁定器62和上膛卡位61,与指定采血笔配合达到更佳采血效果,更优的可达到单手、采血笔两者通用。
[007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顶端延伸设有可向外扩伸的皮肤张紧器。
[0077]皮肤张紧器位于壳体I顶端的外部,采血针使用时,将壳体I顶端顶靠在人体皮肤上,则皮肤张紧器受压向两边变形扩张,可绷紧采血部位的皮肤。皮肤张紧器的设置可令针尖更顺利地穿刺进入人体组织,减轻针刺时病人的疼痛感。
[0078]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组件少、组装容易、可靠性高,使用安全。通过外置动力等设计节省材料、减少工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明显减轻医疗机构和病人经济负担。
[0079]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针棒固定杆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的采血针;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针口;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的定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向外延伸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两侧的限位装置,所述壳体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使得针棒固定杆复位的复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壳体向内延伸而成并向壳体底部倾斜的弹性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内延伸设有向壳体底部倾斜的弹性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内延伸设有向壳体底部倾斜的弹性杆,弹性杆与壳体一体制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彼此独立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的定位块。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位于出针口两侧设有截止挡板,所述针棒固定杆顶端的最大宽度大于出针口的最大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为针座,所述针棒固定杆的尾端固定在针座上,所述针座上设有折弯口。
【专利摘要】<b>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针棒固定杆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顶端的采血针,壳体的顶端设有出针口,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的定位块。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将采血针固定在壳体内,可避免采血针在未使用时的不合理暴露,采血针使用时通过外力触发针棒固定杆尾部,将针棒固定杆从定位块滑出,进而推动采血针,即可推动采血针穿过出针口进行采血。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廉,配合不同的结构可达到单手操作和或与配套采血笔使用的目的,能有效的保障安全采血的操作,此发明用于医疗器械领域。</b>
【IPC分类】A61B5/151, A61B5/15
【公开号】CN105640571
【申请号】
【发明人】胡绍勤
【申请人】胡绍勤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