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5285阅读:来源:国知局
顶端的最大宽度大于出针口的最大宽度。
[0047]截止挡板为设置于出针口11两侧,且在壳体I内部侧为水平的挡板,截止挡板在采血针发射进行采血时,采血针通过出针口 11发射后,可通过截止挡板挡住针棒固定杆2的前端,防止采血针8的针头过于外露。
[0048]截止挡板和针棒固定杆2的顶端可以是相互配合的不同直径的圆环和圆柱,优选为出针口 11的内径小于针棒固定杆2的外径,截止挡板至少设有一组。
[0049]截止挡板优选为一组,设置在出针口11周边的壳体I与针棒固定杆2的前部,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针棒固定杆2上任意部位,还可以是内部部件和或外设部件单独或组合设置在壳体I与针棒固定杆2之间的各种可限制针棒固定杆位移的装置。
[0050]截止挡板的设置,可以很好地限定针棒固定杆2的最大位移,控制穿刺深度,防止针头过度外露。
[005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尖部设有包裹针尖部的密封棒23。
[005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棒固定杆向前延伸设有包裹针尖部的密封棒23。
[005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尖保护棒23与针棒固定杆2的连接处设有易裂部24。
[0054]针尖保护棒23的设置可避免针尖在使用前暴露于外界,使用时旋转脱落,可保障灭菌效果。易裂部24的设置可方便旋转脱落针尖保护棒23,达到针尖保护棒23与针棒固定杆2分呙。
[005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棒固定杆2上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限位装置21,壳体I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使得针棒固定杆2复位的复位装置6。
[0056]限位装置21可控制采血针8在触发后的刺出长度,从而保证采血针8在刺出后能合理采血,而不对被采血者造成伤害。
[0057]同时,在采血完成后,复位装置4配合限位装置21可使得采血针8回到壳体I内,而避免造成清理麻烦,以及对操作者和患者的伤害。
[005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复位装置6为位于壳体内向壳体底部倾斜或者平行于壳体底部的弹性杆61。
[005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向内延伸设有向壳体I底部倾斜的弹性杆61。
[0060]在此种复位装置的设置形式下,采血针8刺出的过程中,弹性杆61被压缩,在采血针8刺出到位进行采血后,弹性杆61在其自身弹性作用下回复初始状态,能实现采血针8的完美复位。
[0061]复位装置6的设置有多种实现形式,可通过在针棒固定杆2上设置弹簧等附属件,也可在壳体I内设置独立的复位部件来实现采血针8的复位功能。
[006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2的定位块。
[006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块4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41和定位凹槽42。
[0064]定位块4可以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41和定位凹槽42,特别的,定位块4为相互配合的半球状凸起和半球状凹陷。定位块4优选为两组,左右对称设置。定位块4的设置可以在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分离设置时,起到固定针棒固定杆2,保持针棒固定杆2在击发前状态的作用。
[006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内位于针棒固定杆的两侧设有复位块,各复位块上设有弧形凹槽,针棒固定杆的两侧延伸设有在针棒固定杆复位时可卡入弧形凹槽的凸起,弧形凹槽设有可将凸起导入弧形凹槽的缺口。
[0066]采血针8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复位,复位块的设置可有效对针棒固定杆2进行复位限位,以防止针棒固定杆2复位过度,在针棒固定杆2的复位过程中,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凸起可嵌入弧形凹槽内,缺口的设置可减少复位块对针棒固定杆2两侧的凸起的阻挡,以方便凸起滑入弧形凹槽内。复位块的设置还可在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分离设置时,起到类似或包含定位块的作用,即起到固定针棒固定杆2,保持针棒固定杆2在击发前状态的作用。
[006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间设有具备易裂口12的连接点。
[006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棒固定杆2与壳体I彼此独立设置。
[006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棒固定杆2脱离于壳体I在壳体I内部设置。
[007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针棒固定杆2尾端向后延伸设有击发杆25。优选为圆柱形,方便人手按压,压断易裂口或将针棒固定杆从定位块推出,释放被压缩的弹簧,达到击发的目的。
[0071]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I上设有对应击发杆25的通孔。
[007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上设有折弯口15。
[007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I的底部为针座,针座上设有折弯口1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折弯口 15在针座的两侧设置,由此可以更方便组装。折弯口 15至少设有一个,也可设置在壳体I上其它部位。
[007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位于壳体的外侧设有壳体固定卡扣14。壳体固定卡扣14也可以放置在壳体I与针座之间或壳体I内侧。
[007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针座设有向外延伸的支撑板13。支撑板13优选为两侧设置,方便操作者单手操作时作为支撑力点。
[007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内设有导向针棒固定杆滑动的针棒固定杆运动导轨。
[007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内设有容纳动力装置的动力舱。动力舱优选由壳体1、针棒固定杆4围绕而成,呈非全封闭状。动力舱的设置可方便安装、固定压缩的弹簧,同时也可避免压缩的弹簧向外变形脱落。
[0078]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组件少、组装容易、使用安全。通过设置折弯部和卡扣装置,可一次性完成注模或注塑,只需放入弹簧,再简单折弯和按压即可完成产品的组装。节省材料、减少工序和降低生产成本,明显减轻医疗机构和病人经济负担。
[0079]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动力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针棒固定杆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的采血针;所述壳体上设有出针口;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的定位块,或者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具备易裂口的连接点,或者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彼此独立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设置于壳体与针棒固定杆之间的击发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上设有位于针棒固定杆两侧的限位装置,壳体内设有配合限位装置使得针棒固定杆复位的复位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为位于壳体内向壳体底部倾斜或者平行于壳体底部的弹性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向内延伸设有向壳体底部倾斜的弹性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的定位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是相互配合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彼此独立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棒固定杆脱离于壳体在壳体内部设置。
【专利摘要】<b>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包括壳体、动力装置、位于壳体内的针棒固定杆和固定于针棒固定杆的采血针;壳体上设有出针口;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固定针棒固定杆的定位块,或者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间设有具备易裂口的连接点,或者所述针棒固定杆与壳体彼此独立设置。此安全式采血针结构将采血针固定在壳体内,可避免采血针在未使用时的不合理暴露,采血针使用时通过外力触发针棒固定杆尾部,将针棒固定杆从定位块滑出,进而推动采血针,或者使得易裂口断开,即可推动采血针穿过出针口进行采血,此安全式采血针可单手操作,并有效地保障采血操作安全。本发明用于医疗器械领域。</b>
【IPC分类】A61B5/151, A61B5/15
【公开号】CN105640572
【申请号】
【发明人】胡绍勤
【申请人】胡绍勤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