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脱硫除尘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76695阅读:来源:国知局
附,从而使细小的烟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二效除尘(水浴除尘)是发生在散射管插入吸收液后,用吸收液除尘。喷淋散射节流塔中仓内发生的除尘过程是浆液雾滴与烟尘两个分散相之间的碰撞而产生的吸附过程,而在吸收液中发生的除尘过程是烟尘与连续相吸收液浆之间的连续碰撞而产生的吸附过程,它可捕捉到更低浓度的细小烟尘;三效除尘(泡沫除尘)由于喷淋散射节流塔下仓的鼓泡区域会产生很厚的泡沫层,当烟气中未被去除的烟尘再次经过鼓泡区域时,又将被泡沫层过滤而被去除掉。
[0040]5、适用范围广:可以通过调节塔釜浆液池的液面来满足国家不同时段对大气SO2的排放要求。
[0041]6、操作弹性大,性能稳定,不受含尘气体的浓度、温度限制,对于粉尘的物理性质无特殊要求。当煤质变化、负荷变化、脱硫剂品级变化、国家对排放标准要求变化时,喷淋散射节流塔都可以通过对液位的适当调节来保证锅炉排放的烟气达标,且不浪费能源。
[0042]7、适合多台锅炉共用一座吸收塔,当锅炉运行台数变动时,不影响脱硫效率。
[0043]8、喷淋散射节流塔的中仓设有喷淋,由于喷淋对散射管具有清洗作用,因此,彻底解决了鼓泡塔的堵管问题。
【附图说明】
[0044]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剖面立体示意图;
[0046]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喷淋装置33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有益效果,旨在帮助阅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和特点,不作为对本案可实施范围的限定。
[0048]实施例1
[0049]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包括脱硫塔I,所述脱硫塔I内部空间由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由上至下分隔为相互封闭的上仓2、中仓3和下仓4,其中上仓2顶部为烟气排放口21,上仓内由上至下设置除雾装置22;中仓3设置烟气入口31用于将待处理烟气引入脱硫塔,中仓3内设置至少一个烟气通道32用于连通上仓2和下仓4的空间,中仓3内部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33;下仓4底部设置用于储放烟气脱硫剂溶液的储液池41,中仓3和下仓4之间的第二隔板6设置至少一根散射管42,散射管42连通中仓3和下仓4的空间,且散射管42在下仓4内的出口421位于储液池41内。烟气入口31处还设置文丘里管7,文丘里管文丘里管入口段、喉道和扩径段的最大截面面积比为100:25-50:120-300。
[0050]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工作时,从锅炉来的热烟气经引风机增压后首先通过文丘里管7,然后烟气通过烟气入口 31引入烟气脱硫除尘装置I的中仓3,通过喷淋装置33对烟气喷淋脱硫剂溶液,中仓的喷淋将烟气温度降到利于化学反应的温度,同时将烟气均匀地分配到中仓的多个烟气散射管内,经过喷淋洗涤的烟气经过散射管42进入储液池41内的氧化镁脱硫剂溶液中,烟气从中仓通过散射管直接钻入到下仓的吸收液中,并以细小气泡的形式经过吸收液向上浮涌,在烟气浮涌的过程中完成了SO2的深度吸收反应;同时烟气中的NO2也跟氢氧化镁反应,亚盐对NOx也具有吸收作用,以离子形式进入塔内溶液,实现脱硝功能。烟气从脱硫剂溶液中溢出后,经过烟气通道32进入上仓2中,烟气经过除雾装置22后,由烟气排放口 21进行排放。烟气流经两级平板除雾器,烟气中夹带的小液滴慢慢凝聚成比较大的液滴,然后沿除雾器叶片的下部往下滑落,回到浆液区,洁净的烟气从顶部离开喷淋散射节流塔,经净烟道排入烟囱。
[0051]为补充因热烟气的降温和结晶损失的水分,通常是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来控制塔液位。塔内浆液的密度通过调节吸收塔内浆液的排放量来控制。浆池内的pH值通过加入的新鲜浆液的量来控制。
[0052]本装置在中仓的烟气入口及上仓设置喷淋,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便于工作人员进入喷淋散射节流塔缓冲腔对喷嘴进行检修和维护。
[0053]喷淋装置33的喷嘴为碳化硅(SiC)材料,是一种脆性材料,但特别耐磨,且抗化学腐蚀性极佳,可以长周期运行而无腐蚀、无石膏结垢及堵塞等问题。
[0054]除雾装置22为除雾器,除雾器用于分离烟气携带的液滴。除雾器包括一台安装在下部的粗除雾器和一台安装在上部的细除雾器,除雾器形式为平板式。
[0055]浆液栗:
[0056]浆液供给栗,采用单元制配置,供给栗对应塔内的浆液补给。
[0057]浆液循环栗,采用单元制配置,循环栗对应一个缓冲腔内的喷淋装置。
[0058]浆液排出栗,采用单元制配置,排出栗对应一个塔釜池浆液的排出。
[0059]浆液脉冲栗,采用单元制配置,脉冲栗对应塔内浆液的搅浑。
[0060]散射管:
[0061]散射管均匀布置在缓冲腔下底板,将烟气均匀的分割进入喷淋散射节流塔的浆液池中。
[0062]计量检测:
[0063]吸收塔浆液PH、浆液浓度值具备在线检测功能,排浆管路设置接触浆液的材质满足浆液工况的要求。
[0064]经过喷淋散射节流脱硫除尘后,烟气出口SO2浓度可达到10?20mg/m3,当喷淋散射节流塔的进口烟尘浓度小于400mg/m3时,喷淋散射节流塔的出口烟尘浓度可保证小于10mg/m3o
【主权项】
1.一种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脱硫塔(I),所述脱硫塔(I)内部空间由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由上至下分隔为相互独立的上仓(2)、中仓(3)和下仓(4),其中上仓(2)顶部为烟气排放口(21),上仓内设置除雾装置(22);中仓(3)在脱硫塔壁设置烟气入口(31)用于将待处理烟气引入脱硫塔,中仓(3)内设置至少一个烟气通道(32)用于连通上仓(2)和下仓(4)的空间,中仓(3)内部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33);下仓(4)底部设置用于储放烟气脱硫剂的储池(41),中仓(3)和下仓(4)之间的第二隔板(6)设置至少一根散射管(42),散射管(42)连通中仓(3)和下仓(4)的空间,且散射管(42)在下仓(4)内的出口(421)位于储液池(41)内;其中散射管管内截面总面积与脱硫塔中仓截面面积比为1:1.5-3;优选散射管(42)在中仓(3)内的出口(422)是开设在第二隔板(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装置(22)为两级除雾装置;优选所述除雾装置包括设置在下部的粗除雾器(221)和设置在上部的细除雾器(22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通道(32)为1-10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管为5-20个,且在第二隔板(6)上均匀分布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上设置喷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在脱硫塔外部一侧设置文丘里管(7);其中文丘里管入口段(71)、喉道(72)和扩径段(73)的最大截面面积比为100: 25-50: 120-300;优选文丘里管文丘里管入口段、喉道和扩径段的最大截面面积比为100:25-40:120-150。7.一种烟气脱硫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首先对引入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烟气喷淋水降温,然后将经过喷淋处理的烟气通入到脱硫剂粉末中,烟气由脱硫剂中逸散出来后,再经过除雾处理后进行排放;优选对引入烟气脱硫除尘装置的烟气喷淋水以将烟气温度降至50-200°C。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剂为氧化镁。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为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烟气脱硫除尘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烟气通过文丘里管(7)由烟气入口(31)引入烟气脱硫除尘装置(I)的中仓(3)后,通过喷淋装置(33)对烟气喷淋水降温,经过喷淋的烟气经过散射管(42)进入储液池(41)内的脱硫剂粉末中,烟气从脱硫剂粉末中溢出后,经过烟气通道(32)进入上仓(2)中,烟气经过除雾装置(22)后,由烟气排放口(21)进行排放。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气脱硫除尘方法及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脱硫塔(1),脱硫塔(1)内部空间由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6)由上至下分隔为相互封闭的上仓(2)、中仓(3)和下仓(4),上仓(2)顶部为烟气排放口(21),上仓内由上至下设置除雾装置(22);中仓(3)设置烟气入口(31)用于将待处理烟气引入脱硫塔,中仓(3)内设置至少一个烟气通道(32)用于连通上仓(2)和下仓(4)的空间,中仓(3)内部的顶部设置喷淋装置(33);下仓(4)底部设置用于储放烟气脱硫剂溶液的储液池(41),中仓(3)和下仓(4)之间的第二隔板(6)设置至少一根散射管(42),散射管(42)连通中仓(3)和下仓(4)的空间。
【IPC分类】B01D53/78, B01D53/60, B01D47/12
【公开号】CN105642097
【申请号】
【发明人】刘坚, 林占彬, 徐春明, 赵震
【申请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