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制作模板系统和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8345阅读:来源:国知局
顶6-2、铰6-1J、铰6-2 J、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铰7-1J、铰7-2J、外模板8、内模板9、底模台车11、钢轨12、轨枕13、吊杆14、铰14J。
[0029]步骤一在台车面10上绑扎钢筋笼15,轨道梁顶面16-1处的钢筋靠近台车面10绑扎,轨道梁底面16-2处的钢筋远离台车面10绑扎;
[0030]步骤二将底模台车11沿钢轨12导入模板系统中,置于外模板8和内模板9的下方;
[0031]步骤三通过调整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来控制外模板8的弯曲变形,以便使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外部线形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范围为-500mm?+500mm,其中表示受拉、“+”表示受压;
[0032]步骤四通过调整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来控制内模板9的弯曲变形,以便使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内部线形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范围为-500mm?+500mm,其中表示受拉、“+”表示受压;
[0033]步骤五在外模板8和内模板9之间浇筑轨道梁混凝土,使轨道梁顶面16-1混凝土在台车面10上浇筑,轨道梁底面16-2混凝土远离台车面10浇筑,如图4;
[0034]步骤六轨道梁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后,调整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使外模板8与轨道梁混凝土脱开;
[0035]步骤七拆卸吊杆14的铰5-2J、铰14J处的螺栓,从轨道梁混凝土内抽出吊杆14;调整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使内模板9与轨道梁混凝土脱开;
[0036]步骤八拆卸丝杠千斤顶7-1的铰7-1J、丝杠千斤顶7-2的铰7-2J处的螺栓,从轨道梁混凝土内抽出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将内模板9从轨道梁箱内拉出,完成拆模,如图5;
[0037]步骤九将底模台车11上完成初期养护的轨道梁沿钢轨12导出模板系统,即可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003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说明。所应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的范围。凡在本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9]综上所述,本专利提供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制作模板系统和施工工艺,实现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目标。本专利具有新颖性、实用性,符合专利要求,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主权项】
1.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制作模板系统和施工工艺,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制作模板系统包括顶梁(1)、钢支柱(2)、底梁(3)、上纵梁(4-1)、中间纵梁(4-2)、下纵梁(4-3)、外模板吊具(5-1)、内模板吊具(5-2)、铰(5-2J)、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铰(6-1了)、铰(6-21)、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铰(7-11)、铰(7-21)、外模板(8)、内模板(9)、底模台车(11)、钢轨(12)、轨枕(13)、吊杆(14)、铰(14J);其特征在于:外模板(8)通过外模板吊具(5-1)吊挂在顶梁(I)上,外模板(8)通过铰(6-1J)、铰(6-2J)与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连接;内模板(9)通过内模板吊具(5-2)吊挂在顶梁(I)上,内模板(9)通过铰(7-1J)、铰(7-2J)与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连接;轨道梁顶面(16-1)混凝土和轨道梁底面(16-2)混凝土浇筑的方向与轨道梁正常运营使用时的方向相反,SP轨道梁顶面(16-1)混凝土在台车面(10)上浇筑,轨道梁底面(16-2)混凝土远离台车面(10)饶筑; 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台车面(10)上绑扎钢筋笼(15),轨道梁顶面(16-1)处的钢筋靠近台车面(10)绑扎,轨道梁底面(16-2)处的钢筋远离台车面(10)绑扎; 步骤二将底模台车(11)沿钢轨(12)导入模板系统中,置于外模板(8)和内模板(9)的下方; 步骤三通过调整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来控制外模板(8)的弯曲变形,以便使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外部线形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范围为-500mm?+500mm,其中表示受拉、“+”表示受压;步骤四通过调整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来控制内模板(9)的弯曲变形,以便使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内部线形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丝杠千斤顶Ο-ι )、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范围为-500mm?+500mm,其中表示受拉、“+”表示受压; 步骤五在外模板(8)和内模板(9)之间浇筑轨道梁混凝土,使轨道梁顶面(16-1)混凝土在台车面(10)上浇筑,轨道梁底面(16-2)混凝土远离台车面(10)浇筑; 步骤六轨道梁混凝土达到设计龄期后,调整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使外模板(8)与轨道梁混凝土脱开; 步骤七拆卸吊杆(14)的铰(5-2J)、铰(14J)处的螺栓,从轨道梁混凝土内抽出吊杆(14);调整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使内模板(9)与轨道梁混凝土脱开; 步骤八拆卸丝杠千斤顶(7-1)的铰(7-1J)、丝杠千斤顶(7-2)的铰(7-2J)处的螺栓,从轨道梁混凝土内抽出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将内模板(9)从轨道梁箱内拉出; 步骤九将底模台车(11)上完成初期养护的轨道梁沿钢轨(12)导出模板系统,即可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制作模板系统和施工工艺,属于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制作领域。利用该模板系统和施工工艺,通过调整丝杠千斤顶(6-1)、丝杠千斤顶(6-2)的拉压量来控制外模板(8)的弯曲变形,通过调整丝杠千斤顶(7-1)、丝杠千斤顶(7-2)的拉压量来控制内模板(9)的弯曲变形,以便使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外部、内部线形和尺寸满足设计要求;轨道梁顶面(16-1)混凝土和轨道梁底面(16-2)混凝土浇筑的方向与轨道梁正常运营使用时的方向相反,即轨道梁顶面(16-1)混凝土在台车面(10)上浇筑,轨道梁底面(16-2)混凝土远离台车面(10)浇筑;实现制作出满足设计要求的悬挂式单轨交通轨道梁的目标。
【IPC分类】B28B23/02, B28B7/28, B28B7/00
【公开号】CN105643775
【申请号】
【发明人】朱尔玉, 刘中豪, 朱力, 王宏亮
【申请人】北京交通大学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