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79437阅读:来源:国知局
1可拆卸地连接。
[0060]如图7所示,为了使得锁钩板21能够更顺滑地与钩耳23连接,锁钩板21的下端与钩耳23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可以有下导向斜面,在图7所示的锁钩板21中,下导向斜面214设置在锁钩板21的下端。
[0061]参照图5至图11,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锁钩板21的上端设置弹性件24,其抵靠在顶盖角立柱122与锁钩板21之间。钩耳23设置在底盘角立柱112的外端面上。限位机构25设置在顶盖角立柱122的外端面上。在本文中,外端面指的是朝向可折叠集装箱长度方向外侧的端面。
[0062]如图5和图8所示,限位机构25安装在顶盖角立柱122上时,限位机构25包含顶部限位件251和顶部限位件轴252。顶部限位件251的一端设置有孔2511,顶部限位件轴252穿过孔2511与顶盖角立柱122铰接,其铰接的方式可以如图示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在顶盖角立柱122的外端面上再设置一个支座,顶部限位件轴252与该支座铰接,也可以在顶盖角立柱122的外端面处设置凹槽,从而使得顶部限位件轴与顶盖角立柱122铰接。
[0063]顶部限位件251的另一端具有限位钩2512,顶部限位件251位于锁钩板轴22的上方。限位钩2512可与锁钩板21的上端连接,从而达到限制锁钩板21的目的。可选地,锁钩板21的上端与顶部限位件251中的至少一个件上设有上导向斜面,如图8所示的顶部限位件251上设置上导向斜面2513。从而使得锁钩板21的上端与顶部限位件251的接触更加顺滑。
[0064]如图9和图10所示,可折叠集装箱折叠时,锁钩板21随顶盖12 —起下降,当锁钩板21与钩耳23接触时,在下导向斜面214的作用下,锁钩板21的下端被支撑开,锁钩板21的上端压缩弹性件24,使弹性件24压缩变形,当锁钩板21的下端的钩部211越过钩耳23后,在弹性件24的回复力作用下,锁钩板21旋转回初始位置,此时锁钩板21的钩部211与钩耳23钩合在一起,顶盖角立柱122正好落在底盘角立柱112上。弹性件24使可折叠集装箱在吊运、运输过程中顶盖12与底盘11始终保持连接。
[0065]如图11所示,在组立集装箱时,先将锁钩板21向外旋转,弹性件24压缩,当限位机构25安装在顶盖角立柱122上时,锁钩板21的上端与顶部限位件251接触,在上导向斜面2513的作用下,顶部限位件251被支撑开,当锁钩板21的上端越过顶部限位件251的限位钩2512后,在顶部限位件251自重或诸如设置在顶部限位件251内部的弹簧的限位弹性件的作用下,顶部限位件251旋转回初始位置。此时,顶部限位件251与锁钩板21钩接在一起,而锁钩板21与钩耳23脱开钩接,可折叠集装箱可以组立。
[0066]当可折叠集装箱组立后,可以由人工使顶部限位件251与锁钩板21的钩接脱开,在弹性件24的作用下,锁钩板21旋转至初始位置。
[0067]如图12、13和15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限位机构25设置在底盘角立柱112上。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限位机构25包含底部限位件253和底部限位件轴254,底部限位件253的一端设置有孔2531。底部限位件253通过穿过孔2531的底部限位件轴254与底盘角立柱112铰接,底部限位件253位于锁钩板轴22的下方。当然,底部限位件轴254也可以是底盘角立柱112上伸出的一部分。
[0068]如图15、16所示,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可选地,底部限位件253上远离孔的一端设置有手柄2532。可选地,连接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底部限位件253的限位块1121,限位块1121设置在底盘角立柱112上。
[0069]在组立集装箱前,人工将锁钩板21向外旋转后,再通过操作手柄2532将底部限位件253向上旋转至一个向上的角度后,抵顶在限位块1121上,底部限位件253远离底部限位件轴254的一端支撑住锁钩板21,如图14所示,可选地,锁钩板21的下端设置有侧向凸出于锁钩板21的操作板216。
[0070]此时锁钩板21的操作板216需更长些,以便与底部限位件253接触,使得锁钩板21被底部限位件253支撑住。此时,锁钩板21与钩耳23脱开钩接,集装箱即可以组立。如图17所示,在集装箱组立过程中,锁钩板21随顶盖12—起上升,由于弹性件24的作用,锁钩板21始终压靠在底部限位件253上,使锁钩板21始终处于被支开的状态。如图18所示,当锁钩板21与底部限位件253脱离时,在弹性件24的作用下,锁钩板21旋转至初始位置。在底部限位件253自重或诸如设置在底部限位件253上的弹簧的限位弹性件作用下,底部限位件253旋转回初始位置。集装箱折叠时顶盖与底盘连接机构的连接动作和原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0071]可选地,锁钩板21设置在与可折叠集装箱的吊具支架上的解锁件接触的位置,以使在可折叠集装箱处于折叠状态下,吊具支架上的解锁件接触锁钩板,以使锁钩板21与钩耳23解除连接。解锁件可相对于吊具支架运动。
[0072]如图19所示,所述的解锁件为一种滑动件,当可折叠集装箱处于折叠状态下,进行组立可折叠集装箱时,而诸如设置在码头的吊具支架下降与可折叠集装箱的顶盖连接后,设置在吊具支架上的解锁件3向下移动,首先接触到锁钩板21的上部,同样可以在锁钩板21上或所述解锁件3上设置斜面。如图20所示,所述解锁件3向下移动后,挤压锁钩板
21的上部,从而使得锁钩板21与钩耳23解除钩合。如图21所示,吊具支架将可折叠集装箱的顶盖12吊起,使锁钩板21与钩耳23离开后,再将解锁件3向上移动离开锁钩板21,从而使得锁钩板21回复到原始状态。在吊具支架吊运折叠状态的可折叠集装箱时,所述解锁件不动作。当然解锁件3的设置不限于图示实施方式中所示意出的方式,解锁件3与锁钩板21的配合也可以为其他可由诸如电气控制的构件与锁钩板21的配合。
[007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折叠集装箱,包括上述的连接机构。
[0074]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主权项】
1.一种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折叠后的可折叠集装箱的顶盖与底盘,所述可折叠集装箱包括顶盖和底盘,所述顶盖的四角设置有顶角件,所述顶角件的下方设置有顶盖角立柱,所述底盘的四角设置有底角件,所述底角件的上方设置有底盘角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 钩耳,所述钩耳设置在所述底盘角立柱上;以及 锁钩板,所述锁钩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顶盖角立柱朝向所述可折叠集装箱长度方向外侧的外端面上,所述锁钩板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钩耳配合的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耳延伸突出所述底盘角立柱朝向所述可折叠集装箱长度方向外侧的外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锁钩板轴,所述锁钩板通过所述锁钩板轴与所述顶盖角立柱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靠所述顶盖角立柱的外端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靠所述锁钩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弹性件的凹槽,所述弹性件抵靠所述凹槽的底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与所述锁钩板可拆卸地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顶盖角立柱朝向所述可折叠集装箱长度方向外侧的外端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顶部限位件和顶部限位件轴,所述顶部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孔,所述顶部限位件轴穿过所述孔与所述顶盖角立柱铰接,所述顶部限位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限位钩,所述限位钩与所述锁钩板的上端配入口 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板的上端与所述顶部限位件的另一端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上导向斜面。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角立柱朝向所述可折叠集装箱长度方向外侧的外端面上。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底部限位件和底部限位件轴,所述底部限位件的一端设置有孔,所述底部限位件轴穿过所述孔与所述底盘角立柱铰接,所述底部限位件与所述锁钩板轴下端的锁钩板配合。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底部限位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底盘角立柱上。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限位件上远离所述孔的一端设置有手柄。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板的下端与所述钩耳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下导向斜面。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板的下端设置有侧向凸出于所述锁钩板的操作板。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板的下端设置有侧向凸出于所述锁钩板的操作板,所述操作板与所述底部限位件配合。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板设置在与可折叠集装箱的吊具支架上的解锁件接触的位置,以使在所述可折叠集装箱处于折叠状态下,所述吊具支架上的解锁件接触所述锁钩板,以使所述锁钩板与所述钩耳解除连接。18.—种可折叠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机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机构及具有其的可折叠集装箱,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折叠后的可折叠集装箱的顶盖与底盘,可折叠集装箱包括顶盖和底盘,顶盖的四角设置有顶角件,顶角件的下方设置有顶盖角立柱,底盘的四角设置有底角件,底角件的上方设置有底盘角立柱,连接机构包括:钩耳,钩耳设置在底盘角立柱上;以及锁钩板,锁钩板可旋转地设置在顶盖角立柱朝向可折叠集装箱长度方向外侧的外端面上,锁钩板的下部设置有与钩耳配合的钩部。根据本发明的连接机构,可以实现集装箱折叠时顶盖与底盘的自动连接,在集装箱组立时,操作效率高,且不影响集装箱的内部尺寸,尤其适用于机械化折叠、组立作业的可折叠集装箱。
【IPC分类】B65D90/08, B65D88/52
【公开号】CN105644971
【申请号】
【发明人】苏继军, 刘春良
【申请人】大连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