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植物灰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装饰釉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80465阅读:来源:国知局
面进一步例举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同样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述示例具体的工艺参数等也仅是合适范围中的一个示例,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本文的说明做合适的范围内选择,而并非要限定于下文示例的具体数值。
[0027]实施例1
环保型蓝白色复合装饰釉由高铁底釉和高钙面釉组成。高铁底釉主要原料质量分数为竹枝灰80%,高岭土20%,高钙面釉主要原料质量分数为白杨树干灰27%,瓷土63%,二氧化硅6%,4%氧化镁;
高铁底釉主要原料竹枝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干枯的竹子茎体,去除竹叶;
步骤二:将竹枝置于耐高温容器中,直接接触空气进行充分燃烧;
步骤三:自然冷却;
步骤四:取出燃烧后的灰,与清水按1:3的质量比,搅拌淘洗数遍,至上层为清澈透明液体,下层沉淀即为淘洗后的灰;
步骤五:将淘洗后的灰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步骤六:干燥后的灰置于高温箱式电炉中除碳,经3小时由室温升温至800°C,保温I小时,而后自然冷却,所得产物即为竹枝灰;
尚铁底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质量比称取竹枝灰及高岭土作为制釉原料;
步骤二:高铁底釉原料与碱水剂及分散剂混合,按1: 0.8的质量比加入清水,湿法球磨至得到的釉浆325目筛余质量分数小于0.5%,制得底釉;
步骤三:采用浸釉、荡釉、浇釉、刷釉法中一种或几种施底釉于胎上,控制高铁底釉层厚度为0.2mm;
步骤四:将施底釉后成品置于高温箱式电炉中,低温釉烧,经2小时由室温升温至600°C,而后随炉冷却降温;
高钙面釉主要原料白杨树干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干枯的白杨树枝干,去除树叶;
步骤二:将采集到的树干或树枝置于耐高温容器中,进行燃烧;
步骤三:自然冷却;
步骤四:取出燃烧后的灰,与清水按1:3的质量比,搅拌淘洗数遍,至上层基本为清澈透明液体,下层沉淀即为淘洗后的灰;
步骤五:将淘洗后的灰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步骤六:将干燥后的灰置于高温箱式电炉中除碳,经3小时由室温升温至800°C,保温I小时,而后自然冷却,所得产物即为白杨树干灰;
高钙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质量比称取高钙面釉原料;
步骤二:将高钙面釉原料与减水剂及分散剂混合,湿法球磨至得到的釉浆325目筛余质量分数小于0.5%,制得面釉; 步骤三:采用浸釉、荡釉、浇釉、刷釉法中一种或几种施面釉于低温釉烧后的高铁底釉上,控制高钙面釉层厚度为0.2mm;
步骤四:高温釉烧过程使用高温箱式电炉,经3小时由室温升温至1250°C,保温I小时,随炉冷却降温。
[0028] 实施例2
环保型蓝白色复合装饰釉主要由高铁底釉和高钙面釉组成。高铁底釉主要原料质量分数为竹枝灰85%,高岭土 15%,高钙面釉主要原料质量分数为白杨树干灰36%,瓷土54%,二氧化硅8%,2%氧化镁;
高铁底釉主要原料竹枝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干枯的竹子茎体,去除竹叶;
步骤二:将竹枝置于耐高温容器中,直接接触空气进行充分燃烧;
步骤三:自然冷却;
步骤四:取出燃烧后的灰,与清水按1:3的质量比,搅拌淘洗数遍,至上层为清澈透明液体,下层沉淀即为淘洗后的灰;
步骤五:将淘洗后的灰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步骤六:干燥后的灰置于高温箱式电炉中除碳,经3小时由室温升温至800°C,保温I小时,而后自然冷却,所得产物即为竹枝灰;
尚铁底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质量比称取竹枝灰及高岭土作为制釉原料;
步骤二:高铁底釉原料与碱水剂及分散剂混合,按1: 0.8的质量比加入清水,湿法球磨至得到的釉浆325目筛余质量分数小于0.5%,制得底釉;
步骤三:采用浸釉、荡釉、浇釉、刷釉法中一种或几种施底釉于胎上,控制高铁底釉层厚度为0.4mm;
步骤四:将施底釉后成品置于高温箱式电炉中,低温釉烧,经2小时由室温升温至600°C,而后随炉冷却降温;
高钙面釉主要原料白杨树干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干枯的白杨树枝干,去除树叶;
步骤二:将采集到的树干或树枝置于耐高温容器中,进行燃烧;
步骤三:自然冷却;
步骤四:取出燃烧后的灰,与清水按1:3的质量比,搅拌淘洗数遍,至上层基本为清澈透明液体,下层沉淀即为淘洗后的灰;
步骤五:将淘洗后的灰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烘干;
步骤六:将干燥后的灰置于高温箱式电炉中除碳,经3小时由室温升温至800°C,保温I小时,而后自然冷却,所得产物即为白杨树干灰;
高钙面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质量比称取高钙面釉原料;
步骤二:将高钙面釉原料与减水剂及分散剂混合,湿法球磨至得到的釉浆325目筛余质量分数小于0.5%,制得面釉;
步骤三:采用浸釉、荡釉、浇釉、刷釉法中一种或几种施面釉于低温釉烧后的高铁底釉上,控制高妈面釉层厚度为0.4mm;
步骤四:高温釉烧过程使用高温箱式电炉,经4小时由室温升温至1260°C,保温I小时,随炉冷却降温。
[0029]根据样品断面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紧挨着胎可见深色底釉区,底釉和面釉之间呈现波纹状的模糊界限,釉层断面显现蓝白相间的眩目色彩。釉面流纹中蓝色与白色区域均与由液-液分相产生的非晶光子结构有关,两者分相尺度存在差异。蓝色区域分相结构特征尺寸较小(见图1),对短波段入射光产生选择性散射。白色区域分相结构特征尺寸较大(见图2),对全波段入射光产生散射。小尺度分相产生的蓝色结构色与白色区域相伴产生。釉面棕色区域的产生与底釉的“沸腾”效应有关,釉面此处铁含量高于其它区域,常伴随着由于局部组成过饱和产生的析晶现象。
【主权项】
1.一种以植物灰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装饰釉,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装饰釉包括由高铁底釉和烧成于高铁底釉上的高钙面釉组成的双层釉,所述高铁底釉和高钙面釉经高温釉烧后形成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流纹及褐色斑纹。2.—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装饰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制备竹枝灰和白杨树干灰; (2)按照竹枝灰80?90wt%,高岭土10?20wt%,各组分之和为100wt%称取底釉原料,再加入减水剂混合,加水球磨至釉浆325目筛余质量分数小于0.5%,得到高铁底釉釉浆; (3)将(2)所得高铁底釉釉浆施釉于坯体上至所需厚度,低温釉烧后得到高铁底釉; (4)称取白杨树干灰27?36wt%,瓷土54?63wt%,二氧化娃5?8wt%,氧化镁2?5wt%,各组分之和为100wt%,得高钙面釉原料,再加入减水剂混合,加水球磨至釉浆325目筛余质量分数小于0.5%,得到高钙面釉釉浆; (5)将(4)所得高钙面釉釉浆施釉于低温釉烧后所得高铁底釉上至所需厚度,升温至1250?1260 °C,煅烧0.5?5小时后随炉冷却降温,得到所述复合装饰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或步骤(5)中所述施釉的方式为浸釉、荡釉、浇釉、刷釉法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或步骤(5)中所需厚度为0.2?0.6 mm,优选为0.2?0.4 mm。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釉烧的工艺参数为:2?4小时从室温升温至550?850°C,保温I?3小时,随炉冷却降温。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和/或步骤(5)中所述减水剂为三聚磷酸钠,所述减水剂的加入量为原料质量的0.1?1.5%,优选为0.5%。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升温的速率为经2?5小时由室温升温至1250?1260°C。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枝灰为以竹子茎体经燃烧后得到的灰分再经除高温碳处理所得。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杨树干灰为以白杨树杆经燃烧后得到的灰分再经除高温碳处理所得。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除碳的工艺参数为:2?4小时从室温升温至700?900°C,保温0.5?3小时,随炉冷却降温。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植物灰为原料制备的复合装饰釉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装饰釉包括由高铁底釉和烧成于高铁底釉上的高钙面釉组成的双层釉,所述高铁底釉和高钙面釉经高温釉烧后形成蓝色与白色相间的流纹及褐色斑纹。本发明采用极简配方,严格控制釉料各组分质量比,结合简单烧成温度制度,采用特殊的双层釉装饰工艺,制备出釉色灵动多变的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成品呈色稳定,外观精美。釉面可见天蓝色、白色流纹及褐色斑纹,流纹千变万化,颜色温润柔和。
【IPC分类】C04B41/89, C03C8/00
【公开号】CN105646009
【申请号】
【发明人】袁晓煜, 李伟东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