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81781阅读:来源:国知局
剂中添加0.3 %的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的。
[0056]实施例19
[0057]本发明一种木质素胶黏剂,它是在市售的现有木质素胶黏剂中添加0.5%的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的。
[0058]实施例20
[0059]本发明一种热解生物油胶黏剂,它是在市售的现有热解生物油胶黏剂中添加0.3%的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搅拌均匀后得到的。
[0060]实施例21
[0061 ]本发明一种脲醛树脂胶黏剂,它是在现有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将0.6 %的粉状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粉状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同最后一批尿素一起加入制成的。
[0062]实施例22
[0063]本发明一种脲醛树脂胶黏剂,它是在现有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在最后一批尿素加完后再加入0.8%的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液体羧甲基纤维素制成的。
[0064]试验例:
[0065]将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用于木材的粘合,测试板材的吸水膨胀系数。板材的吸水膨胀系数,是指木纤维吸收水分从而导致厚度的膨胀增加值。板材的吸水膨胀系数,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的防水性能的好坏。
[0066]木材吸水膨胀系数的测试方法:取50毫米*50毫米的木块(使用胶黏剂制成的胶合板或纤维板)为试件,用卡尺测量好试件厚度(测点为试件正中间,如果不好确定中心可对角划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中心),并做好记录。
[0067]水煮试验:取一锅水加热烧开,水烧开后将胶合木块试件放入开水中煮;煮一定时间后,取出测量试件中心厚度。
[0068]常温浸泡试验:将胶合木块试件放入常温下水中浸泡;浸泡一定时间后,取出测量试件中心厚度。
[0069]计算公式:板材的吸水膨胀系数=水煮或浸泡后厚度一水煮或浸泡前厚度。
[0070]试验方法、过程及结果:
[0071]一、胶合板试验
[0072]用胶黏剂将7层500毫米*500毫米*2毫米的杨木单板胶合(压合)在一起,变成一块500毫米*500*13毫米的胶合板,然后再将500毫米*500*13毫米的胶合板锯成50毫米*50毫米*13毫米的10小块作为样品,用于水煮试验和常温试验,测试其吸水膨胀系数。
[0073]材料:杨木单板500毫米*500毫米*2毫米(水分10% )7块,涂上胶黏剂,7层胶合制成500毫米*500毫米*13毫米的胶合板,涂胶量340克每平方米;胶合板制作过程中的加热方式为:高频介质加热。
[0074]四种市售的现有胶黏剂:
[0075]1、北京太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固含量65%,环保级别E2级脲醛树脂胶黏剂;
[0076]2、浙江建德产,固含量45%,环保级别E2级脲醛树脂胶黏剂;
[0077]3、上海思盛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固含量50%,环保级别无醛;
[0078]4、上海思盛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固含量35%,无醛。
[0079]试验(一)
[0080]用上述四种不同的现有胶黏剂各制作2块500毫米*500*13毫米的胶合板,再锯成50毫米*50毫米*13毫米的10小块样品进行试验。
[0081]每块样品,采用一个计时器计时。
[0082]水煮试验:取一锅水烧开,烧开后把木块样品放入开水中煮,上述三种胶黏剂制成的样品在开水中煮8到10分钟全部脱胶分层,成片状,胶合强度不行。
[0083]试验(二)
[0084]在上述四种现有胶黏剂中分别添加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液体羧甲基纤维素0.3%、0.8%、2%后,同上,制作成胶合板再锯成小块样品进行试验。
[0085]水煮试验:样品在开水中煮30分钟有开胶分层现象,样品吸水膨胀系数在0.5毫米至Ij0.8毫米之间,35分钟后分层越来越严重。
[0086]常温浸泡试验:样品在常温下水中浸泡7天后无变化,样品吸水膨胀系数0.5-0.8毫米。
[0087]室内试验(上海天气):样品150毫米*150毫米*13毫米3块,放置在室内,时间一年半,外观没有变化。
[0088]室外试验(上海天气):样品同室内试验,放置在室外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时间一年半,外观没有变化。
[0089]试验表明: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液体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变化(从0.3 %到0.8 %与2 %的添加量变化),试验结果没有变化。
[0090]试验(三)
[0091]在上述四种现有胶黏剂中分别添加粉状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粉状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0.3%、0.8%、2%后,同上,制作成胶合板再锯成小块样品进行试验。
[0092]得到的试验结果与试验(二)添加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液体羧甲基纤维素的试验结果相同。
[0093]试验(四)
[0094]胶黏剂:山东临沂产,EO级脲醛树脂胶黏剂,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0.5 %后,同上,制作成胶合板再锯成小块样品进行试验。
[0095]水煮试验:开水煮5分钟全部脱胶分层,胶合强度不合格;样品吸水膨胀系数在0.5毫米到0.8毫米之间。
[0096]常温试验:室外阳光照射八小时后开胶分层,胶合强度不合格。
[0097]试验(五)
[0098]胶黏剂:山东临沂产田园居品牌,El级脲醛树脂胶黏剂,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0.5 %后,同上,制作成胶合板再锯成小块样品进行试验。
[0099]水煮试验:开水煮20分钟后用刀片剥离胶层,均匀剥离,胶合强度不合格;样品吸水膨胀系数在0.5毫米到0.8毫米之间。
[0100]二、纤维板试验
[0101]纤维板样品自制,胶黏剂采用添加有0.3%、0.8%、2%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淀粉的脲醛树脂胶黏剂,样品大小300毫米*600毫米*7毫米,样品再锯成50毫米*50毫米*7毫米的10小块试件进行试验。
[0102]常温浸泡试验:试件放入常温下水中浸泡7天,试件吸水膨胀系数在0.5-0.8毫米之间;由于施胶量不是太均匀,15天后,试件四角膨胀2毫米,中间没有变化。
[0103]试验表明: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淀粉添加量变化(从0.3%到0.8 %与2 %的添加量变化),试验结果没有变化。
[0104]三、松木块空白试验
[0105]试验材料:松木块80*60*60毫米的2块(不使用胶黏剂)。
[0106]试验方法:直接将上述2块松木块,一块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另一块放入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液体中浸泡一下,表面均匀涂上液体后,再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之后,一起拿到室外放置。
[0107]试验结果:5个月后(上海天气),直接水浸泡的那块松木原木开裂现象越来越明显,而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液体浸泡过后再水浸泡的那块松木没有变化(没有开裂),性能稳定。
[0108]试验结果表明:直接在木材表面涂上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液体后,也能提高木材的防水性,防止木材开裂。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中添加有0.3 %?0.8%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为脲醛树脂胶黏剂,主要由尿素、甲醛、甲酸、氨水、聚乙烯醇、氯化铵、六亚甲基四胺调制而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中添加有木粉、豆粉、面粉、草木灰、氧化镁、膨润土、有机硅、石蜡、三聚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中添加有 AI2(S04)3 或 AIP04。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为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酚醛树脂胶黏剂、三聚氰胺树脂胶黏剂、醋酸乙烯乳液胶黏剂、大豆基胶黏剂、淀粉类胶黏剂、木质素胶黏剂、热解生物油胶黏剂、纤维素胶黏剂、单宁胶黏剂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用于纤维板或胶合板制造中,能使板材的吸水膨胀系数稳定在0.5毫米到0.8毫米之间。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状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粉状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在现有木材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同最后一批固体原料物质一起加入;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液体羧甲基纤维素,在现有木材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在最后一批固体原料物质加完后再加入,或直接添加到现有木材胶黏剂中搅拌均匀即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为脲醛树脂胶黏剂,所述脲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如下:粉状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粉状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在现有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同最后一批尿素一起加入;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或液体羧甲基纤维素,在现有脲醛树脂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在最后一批尿素加完后再加入,或直接添加到现有脲醛树脂胶黏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防水木材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胶黏剂中添加有0.3-0.8%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或羧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淀粉。该胶黏剂为脲醛树脂胶黏剂、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异氰酸酯胶黏剂、酚醛树脂胶黏剂、大豆基胶黏剂、淀粉类胶黏剂、木质素胶黏剂、单宁胶黏剂等。液体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直接添加到胶黏剂中即可;粉状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羧甲基淀粉在生产过程中同最后一批固体原料一起加入。该防水木材胶黏剂胶合强度好、防水性好、成本低;用于纤维板或胶合板制造中,能使板材的吸水膨胀系数稳定在0.5-0.8毫米,防水性能提高,胶合强度增加;特别适用于纤维板制造。
【IPC分类】C09J161/06, C09J163/00, C09J175/04, C09J179/04, C09J161/28, C09J103/00, C09J191/00, C09J133/08, C09J197/00, C09J189/00
【公开号】CN105647451
【申请号】
【发明人】宋振刚
【申请人】上海齐驭实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