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撑杆、应用该内撑杆制成的梁柱钢筋框架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83558阅读:来源:国知局
面尺寸一致,相邻内撑杆4之间的水平间距为40mm-600mm之间。
[0022]如图所示,为了增加梁柱的强度,满足其受力要求,在上下两层梁柱纵筋2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腰筋5,同时,在部分腰筋5和箍筋3相交处绑扎有内撑杆4。
[0023]上述梁柱钢筋框架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截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纵筋2和箍筋3的间距,再根据上述数值计算处各梁柱纵筋2、箍筋3、梁底模或柱底模、梁侧模或柱侧模以及内撑杆4中横杆41和限位杆42的下料尺寸、下料数量;
S2:根据步骤一中各部件的尺寸和数量,分别切割相应尺寸和数量的钢筋和模板,并将横杆41和限位杆42进行组合、焊接,形成内撑杆4;焊接时,需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来确定两根限位杆42的焊接位置;
S3:对焊接完成后的内撑杆4进行质量检查和相关力学复检,并在横杆41的两端套上保护套43;
54:铺设模板并根据步骤一中设计图纸进行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施工,施工时,如果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截面宽度I 600mm,则其施工工序从先到后依次为:铺设梁底模、绑扎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绑扎内撑杆4、支护梁侧模;如果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截面宽度<600mm,则其施工工序从前到后依次为:铺设梁底模、支护梁侧模、绑扎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绑扎铁内撑;
55: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钢筋笼和内撑杆4的绑扎质量进行验收和检查,检查时,主要是观察内撑杆4中横杆两端是否是垂直紧贴在梁侧模或柱侧模内侧,内撑杆4中限位杆42是否与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中的箍筋3紧贴,并对梁侧模或柱侧模与钢筋笼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以检测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是否合格;
S6:封闭模板,并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
[0024]步骤四中如果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内设计有腰筋或抗扭钢筋,应将内撑杆4水平放置在腰筋或抗扭钢筋与箍3筋的交叉处绑扎牢固;如果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内没有设计腰筋或抗扭钢筋,则将内撑杆4直接与箍筋3绑扎。
[0025]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限位杆42可位于箍筋内侧,还可位于箍筋3外侧,如果将限位杆42布置在钢筋外侧,则限位杆42内边缘距横杆41端部距离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值;如将限位杆42布置在钢筋内侧,则限位杆42外边缘距横杆41端部距离为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厚度之和。具体绑扎时,内撑杆4没间隔一个箍筋绑扎一个。
[0026]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内撑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横杆(41)以及垂直固定在横杆(41)上的两根限位杆(42),两根限位杆(42)位于横杆(41)的同一侧,所述两根限位杆(42)分别设置在横杆(41)的端头,并分别与横杆(41)的端头有一个间隔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41)和限位杆(42)均采用钢筋或不锈钢制成,在横杆(41)的两端均套设有一个保护套(43)。3.一种梁柱钢筋框架,它包括梁柱侧模以及置于梁柱侧模内的梁柱钢筋笼,所述梁柱钢筋笼包括呈方形分布的梁柱纵筋、多个沿梁柱纵筋长度方向均匀分布且通过铁丝绑扎在梁柱纵筋上的箍筋(3),其特征在于,在箍筋(3)的中部绑扎有至少一根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内撑杆(4 ),所述内撑杆(4 )中横杆(41)的长度与梁柱侧模之间的距尚相等,横杆(41)的两端垂直抵在梁柱侧模内侧,内撑杆(4)中限位杆(42)分别置于箍筋(3)内侧或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梁柱钢筋框架,其特征在于,在上下两层梁柱纵筋之间还设有若干个腰筋(5),在部分腰筋(5)旁绑扎有内撑杆(4)。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梁柱钢筋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杆(4)间隔绑扎在箍筋(3 )上,且相邻内撑杆(4 )之间的水平间距为40mm-600mm之间。6.一种梁柱钢筋框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截面尺寸、钢筋保护层厚度、梁柱纵筋和箍筋(3)的间距,再根据上述数值计算处各梁柱纵筋、箍筋(3)、梁底模或柱底模、梁侧模或柱侦_以及内撑杆(4)中横杆(41)和限位杆(42)的下料尺寸、下料数量; S2:根据步骤一中各部件的尺寸和数量,分别切割相应尺寸和数量的钢筋和模板,并将横杆(41)和限位杆(42)进行组合、焊接,形成内撑杆(4);焊接时,需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来确定两根限位杆(42)的焊接位置; S3:对焊接完成后的内撑杆(4)进行质量检查和相关力学复检,并在横杆(41)的两端套上保护套(43); S4:铺设模板并根据步骤一中设计图纸进行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施工,施工时,如果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截面宽度I 600mm,则其施工工序从先到后依次为:铺设梁底模、绑扎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绑扎内撑杆(4)、支护梁侧模;如果框架梁或框架柱的截面宽度<600mm,则其施工工序从前到后依次为:铺设梁底模、支护梁侧模、绑扎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绑扎铁内撑; 55: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钢筋笼和内撑杆(4)的绑扎质量进行验收和检查,检查时,主要是观察内撑杆(4)中横杆两端是否是垂直紧贴在梁侧模或柱侧模内侧,内撑杆(4)中限位杆(42)是否与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中的箍筋(3)紧贴,并对梁侧模或柱侧模与钢筋笼之间的间距进行测量,以检测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是否合格; 56:封闭模板,并向模板内浇筑混凝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梁柱钢筋框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如果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内设计有腰筋或抗扭钢筋,应将内撑杆(4)水平放置在腰筋或抗扭钢筋与箍(3)筋的交叉处绑扎牢固;如果梁钢筋笼或柱钢筋笼内没有设计腰筋或抗扭钢筋,则将内撑杆(4)直接与箍筋(3)绑扎。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梁柱钢筋框架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如果将限位杆(42)布置在钢筋外侧,则限位杆(42)内边缘距横杆(41)端部距离为钢筋保护层厚度值;如将限位杆(42)布置在钢筋内侧,则限位杆(42)外边缘距横杆(41)端部距离为保护层厚度和钢筋厚度之和。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撑杆、应用该内撑杆制成的梁柱钢筋框架及其施工工艺,所述支撑杆包括一横杆以及垂直固定在横杆上的两根限位杆,两根限位杆位于横杆的同一侧,所述两根限位杆分别设置在横杆的端头;梁柱钢筋框架包括梁柱侧模、梁柱纵筋和箍筋,在箍筋的中部绑扎有至少一根内撑杆,所述内撑杆中横杆的长度与梁柱侧模之间的距离相等,横杆的两端垂直抵在梁柱侧模内侧;梁柱钢筋框架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下料;制作内撑杆;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框架梁的施工;封闭模板并浇筑混凝土。本发明得到的内撑杆、应用该内撑杆制成的梁柱钢筋框架及其施工工艺通过采用内撑杆制作梁柱钢筋框架,能够确保构件和梁柱框架的截面宽度一致。
【IPC分类】E04G17/075, E04G13/02, E04C5/06, E04G13/04
【公开号】CN105649274
【申请号】
【发明人】邬建光, 赵清
【申请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