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导风板及立式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84933阅读:来源:国知局
凹坑12。整个导风板10呈现狭长型结构,长度较长,这是因为空调器出风口的高度大,使得导风板10的长度较长,因此导风板10分成上下两节导风板片,两节导风板片11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13,该第一连接部13为圆柱体型,便于通过连接该圆柱体支撑固定导风板10。
[0029]通常,每节导风板片11的长度也较长,所以每节导风板片11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连接部14为设置在导风板片11本体一侧上的小圆柱体,S卩,该小圆柱体的外侧与导风板片本体外侧平齐,并没有超出部分,便于通过连接小圆柱体支撑每一节导风板片11。
[0030]因为,通常空调器出风口的宽度较大,所以需要在其出风口处设置多片导风板10,为了方便多个导风板10同时转动,导风板10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导风板10上端的安装部为圆柱体15,且在该圆柱体15的端部设有连接杆16,多片导风板10通过该连接杆16连为一个整体,当电机驱动其中一片导风板10转动时,通过连接杆16同时带动所有的导风板1同时转动;导风板1下端的安装部为独立的圆柱体17。
[0031]如图4所示,导风板片11的横截面中间厚,两端薄,并由中间至两端圆滑过渡,呈流线型设计,这样结构降低了导风板10对空调器吹风的阻力。
[0032]其中,为了提高美观度,如图5所示,导风板片11上的圆形凹坑12以“V”字形图案均匀分布,且每个“V”字形图案之间的距离相等,均为5mm。如图5所示,每个“V”字形图案均由5个圆形凹坑12排列而成,其直径由上至下分别为2.83mm、2.30mm、2.23mm、1.75mm、1.40mm。
[0033]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导风板片11上的圆形凹坑12还可以纵横排列、蜂窝状排列或者相对错位排列,只要满足美观性的要求即可。
[0034]实施例2
参考图6-10所示,该实施例是一种贯流立式空调室内机的前壳20,室内机的前壳20上安装有上述实施例1的空调器导风板10,共计三片。
[0035]空调器导风板10在前壳20上的固定结构具体如下:
室内机的前壳20上设有上安装板30、下安装板40、第一连杆50、第二连杆60;
上安装板30的左端与前壳20卡装,右端设有螺钉孔31,与前壳20通过螺钉固定;
如图11、12所示,在上安装板30上对应设有三个装配半圆孔32,前壳20上对应位置设有三个装配半圆孔,装配时,导风板上端的圆柱体15间隙配合在对应的两个半圆孔组成的圆孔内;
下安装板40的左端与前壳20卡装,右端设有螺钉孔41,与前壳20通过螺钉固定;
如图13、14所示,在下安装板40上对应设有三个装配孔42,装配时,导风板下端的圆柱体17间隙配合在对应装配孔42内,实现对导风板的支撑和固定。
[0036]同时,第一连杆50的设置是为了配合支撑导风板10的第一连接部13的部位,第一连杆50的左端与前壳20卡装,右端设有螺钉孔51,与前壳20通过螺钉固定;
具体来讲,如图15、16所示,第一连杆50上设有三个装配半圆孔52,前壳20上对应位置设有装配半圆孔,导风板的第一连接部13的圆柱体部分限位支撑在第一连杆50和前壳20组成的圆孔中,实现对导风板10的支撑和固定。
[0037]为了进一步增强稳定性,第二连杆60的设置是为了配合支撑导风板10的第二连接部14的部位;如图17、18所示,第二连杆60上设有卡扣61和定位柱62,前壳20上对应设置卡槽和定位孔,第二连杆60通过该卡扣61与前壳20卡扣连接,同时在第二连杆60上设有与三个装配半圆孔63,导风板10的第二连接部的小圆柱体部分限位支撑在第二连杆60的装配半圆孔63中,实现对导风板10的支撑和固定。
[0038]这样,导风板10通过上安装板30、下安装板40固定在前壳20上,设置在导风板10上端的电机驱动其中一个导风板转动,在连接杆16的带动下,所有导风板同时转动,由于导风板10长度较长,为增强其在转动时的稳定性,第一连杆50和第二连杆60起到辅助支撑作用。
[0039]另外,根据空调器出风口的宽度大小,通常,导风板10设置2-5片。
[0040]本发明的空调器导风板主要应用在贯流立式空调室内机上。
[0041]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通过上安装板30、下安装板40以及第一连杆50、第二连杆60固定在前壳20上,正对出风口,当空调器运行时,风从出风口吹出,与导风板10直接接触,凹坑的存在增大了风与导风板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应力,减小了噪声;同时,凹坑能够缓冲风力,使得吹到用户身上的风更加柔和、舒适。
[004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导风板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片的前后两面上均设有间隔规则排列的凹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调器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上下两节导风板片,两节导风板片之间设有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为圆柱体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空调器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每节导风板片的中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在导风板片本体一侧上的小圆柱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空调器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所述导风板上端的安装部为圆柱体,且在该圆柱体的端部设有连接杆,多片导风板通过该连接杆连为一个整体;下端的安装部为独立的圆柱体。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器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片的横截面中间厚,两端薄,并由中间至两端圆滑过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空调器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片上的凹坑为圆形凹坑,以“V”字形图案均匀分布,且每个“V”字形图案之间的距离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空调器导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片上的凹坑为圆形凹坑,所述圆形凹坑纵横排列、蜂窝状排列或者相对错位排列。8.—种立式空调器,包括室内机,所述室内机包括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前壳上安装有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器导风板。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的前壳上设有上安装板、下安装板,且在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均对应设有装配孔,所述导风板上端的圆柱体和下端的圆柱体分别间隙配合在对应装配孔内; 所述前壳对应导风板中间的第一连接部的部位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与导风板数目相同的装配半圆孔,所述前壳上对应位置设有装配半圆孔,所述导风板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杆配合; 所述前壳对应每节导风板片中部的第二连接部的部位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与导风板数目相同的装配半圆孔,所述导风板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杆配合。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包括2-5片。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导风板,包括导风板片,所述导风板片的前后两面上均设有间隔规则排列的凹坑。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空调器导风板的立式空调器。本发明通过在导风板上设置规则排列的凹坑,增加了导风板的表面积,使得风从出风口吹出时与导风板的接触面积增大,减小了应力的产生,故而能够降低噪音;其次,凹坑的存在能够缓冲风速,使风力更加柔和,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最后,导风板上的凹坑图案排列规则、分布均匀,美化了空调器外观。
【IPC分类】F24F13/24, F24F13/14, F24F1/00
【公开号】CN105650747
【申请号】
【发明人】胥锋, 张江
【申请人】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