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9886565阅读:来源:国知局
元产生与第一图像对应的第一初始光线。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被第一基板承载的第一显示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电路子单元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微显示子单元的至少一部分。
[0062 ]例如,如图3B所示,光路转换组件120可以包括准直放大组件121,该准直放大组件12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初始光线IlOa的照射区域内,用于将第一显示组件110输出的第一初始光线IlOa转换为准直放大光线121a。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光路转换组件120的一部分可以包括该准直放大组件121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如图3B所示,第一基板211的板面211a可以用于承载该准直放大组件121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显示组件110。例如,第一基板211的板面211a可以用于承载第一显示组件110(如图3C所示)或者准直放大组件121的至少一部分(如图3D所示)。
[0063]例如,如图4所示,第二显示组件210还可以包括电路单元218,该电路单元218用于根据上述第二图像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二显示组件210包括的像素单元219产生第二初始光线200a。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该电路单元218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图像提供控制信号,以控制第一显示组件110产生第一初始光线110a。也就是说,第一、二显示组件可以共用电路单元218,与分别为第一、二显示组件提供驱动、控制电路相比,这样可以节省空间、有利于小型化设计。例如,电路单元218可以设置于上述第一基板的外围电路区中。
[0064]图4仅以第二显示组件210包括的第一基板211还可以用于承载上述电路单元218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
[0065]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子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发光组件214,第一显示组件110可以对发光组件214发出的一部分光线214a进行处理以输出第一初始光线110a。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显示组件110可以是调制光微显示组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显示组件110通过共用第二子显示装置200中的发光组件214,可以省去第一显示组件110中单独设置的光源,以节省空间。
[0066]例如,当第二显示组件210为液晶面板等非主动发光式显示面板时,第二子显示装置200包括的发光组件214可以是为第二显示组件210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如图5所示。例如,当第二显示组件210为OLED面板等发光式显示面板时,第二子显示装置200包括的发光组件214可以为该OLED面板包括的承载有呈矩阵排列的多个OLED单元的基板。
[0067]以下结合图6A至图SC,对第一子显示装置100中的光路转换组件120的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0068]例如,如图6A和图6B所示的实施例中,光路转换组件(图中未示出)可以包括准直放大组件121,该准直放大组件121具有入光面121b和出光面121c,并且用于将从该入光面121b入射的第一初始光线IlOa转换为准直放大光线121a并且使该准直放大光线121a从上述出光面121c射出,上述出光面121c位于第一初始光线IlOa的照射区域之外。
[0069]例如,准直放大组件121的使第一初始光线IlOa的至少一部分入射的入光面121b与使准直放大光线121a出射的出光面121c的延伸方向可以相交,如图6A所示),或者入光面121b和出光面121c可以共面设置(如图6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此。
[0070]在第一初始光线IlOa进入准直放大组件121并经过其处理之后,射出的准直放大光线121a为携带有放大信息的光线,可以用于形成尺寸大于第一显示组件110的显示尺寸的虚像。
[0071]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准直放大组件的出光面位于第一初始光线IlOa的照射区域之外,可以使入射至准直放大组件的第一初始光线与从准直放大组件射出的准直放大光线的光路之间具有较大程度的弯折,与将入射至准直放大组件的第一初始光线与从准直放大组件射出的准直放大光线设置为光路大致相同的方式相比,更有利于减小第一子显示装置的尺寸。
[0072]例如,如图7A-7E所示,准直放大组件121可以包括偏振分束单元1211、第一波片1212和第一放大单元1213;偏振分束单元1211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初始光线IlOa的照射区域内,具有分别位于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不同位置处的第一表面021、第二表面022和第三表面023,第一表面021与第二表面022非共面,并且偏振分束单元1211用于在第一初始光线IlOa的至少一部分从第一表面021入射至偏振分束单元1211之后从第二表面022射出第一偏振光121 Ia;第一波片1212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第一偏振光121 Ia的照射区域内,用于将第一偏振光121 Ia进行光路转换为第二偏振光121 Ib并将第二偏振光121 Ib输出至偏振分束单兀1211,第二偏振光121 Ib与第一偏振光121 Ia的偏振方向不同并且第二偏振光121 Ib在射入偏振分束单兀1211后从偏振分束单兀1211的第三表面023出射;第一放大单兀1213可以设置于第一波片1212的远离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一侧(如图7A、7B、7E所示),或者第一放大单元1213也可以靠近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第三表面023(如图7C所示),或者第一放大单元1213也可以靠近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第一表面021,即设置于第一显示组件与偏振分束单元1211之间(如图7D所示)。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用偏振分束单元、第一波片和第一放大单元,在实现对第一图像进行放大的基础上,还可以使光路发生多次折叠,从而有利于缩短光路、减小第一子显示装置的尺寸。
[0073]与将第一放大单元靠近偏振分束单元的第一表面的方式相比,将第一放大单元1213设置于第一波片的远尚偏振分束单兀1211的一侧或靠近偏振分束单兀的第三表面023的方式使得第一放大单元1213与偏振分束单元1211之间的贴合更加简单。
[0074]例如,第一表面021和第三表面023可以为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非共面的表面,如图7A、7C-7E所示;或者,第一表面021和第三表面023可以为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共面的表面,如图7B所示。例如,在图7B所示的实施例中,偏振分束单元1211可以具有反射面O25,其用于对第二偏振光1211b进行反射以使其从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第三表面023射出。例如,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反射面025可以通过涂覆反射材料形成。
[0075]例如,偏振分束单元1211可以由一对高精度直角棱镜组合而成,其中一个棱镜的斜边上镀有偏振分光介质膜,从而偏振分束单元1211能把入射的非偏振光分成两束垂直的线偏光,使P偏振光完全通过,而S偏振光以相对于直角棱镜的交界面成45度角被反射,S偏振光的出射方向与P偏振光的出射方向成90度。
[0076]例如,从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第一表面021入射的第一初始光线IlOa可以包括P偏振光和S偏振光(参见图7A-7E中的标号P+S)。
[0077]例如,如图7A-7D所示,当第一初始光线11Oa包括P偏振光和S偏振光时,第一初始光线I 1a经过偏振分束单元1211之后,第一初始光线I 1a中的P偏振光透过偏振分束单元1211进入第一波片1211中并且S偏振光(参见图中的标号S’)被反射并且沿与P偏振光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方向传播。例如,可以将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与上述被反射的S偏振光的传播方向相对的侧表面涂成黑色,以吸收S偏振光。当然,在图7A-7D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初始光线11Oa也可以包括P偏振光(参见图中的标号P)但不包括S偏振光。
[0078]例如,如图7E所示,当第一初始光线I 1a包括P偏振光和S偏振光时,在第一初始光线I 1a经过偏振分束单兀1211之后,第一初始光线I 1a中的S偏振光被反射并且透过偏振分束单元1211进入第一波片1211中,第一初始光线IlOa中的P偏振光(参见图中的标号P’)沿原来的传播方向传播。例如,可以将偏振分束单元1211的与该P偏振光的传播方向相对的侧表面涂成黑色,以吸收P偏振光。当然,在图7E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初始光线IlOa也可以包括S偏振光但不包括P偏振光。
[0079]例如,第一波片1212可以为四分之一波片。从偏振分束单元1211射出的第一偏振光121 la(例如图7A-7D所示的P偏振光或图7E所示的S偏振光)通过第一波片1212后可以被转换为另一种偏振光(例如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等),该另一种偏振光在通过第一波片1212之后被转换为第二偏振光1211b(例如图7A-7D所示的S偏振光或图7E所示的P偏振光)。
[0080]例如,第一放大单元1213可以为单个透镜或透镜组。图7A-7E仅以第一放大单元1213为单个透镜为例进行说明。
[0081 ] 例如,在图7A、7B、7E中,第一放大单元1213的远离第一波片1212的侧表面1213a可以为凸出方向远离第一波片1212的凸曲面,以对从第一波片1212射出的上述另一种偏振光起到准直放大作用。
[0082]例如,在图7A、7B、7E中,第一放大单元1213的靠近第一波片1212的侧表面1213b可以为平面。由于第一波片12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