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陀飞轮及其适用的陀飞轮钟表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86748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1]转架夹板2为圆形且四周设置一圈外齿轮,用于与陀飞轮钟表的传动轮片11啮合,以接收陀飞轮钟表机心通过传动轮片11传递过来的能量。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飞行式陀飞轮,其与传动轮片啮合的部件为秒轴,即需要在秒轴上加设一段齿轮与传动轮片相啮合,而一般的秒轴需要在陀飞轮的厚度方向延伸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转架夹板4四周设置一圈外齿轮,来与传动轮片11啮合,这样在设计秒轴时,可以省去秒轴上那一段齿轮设计,这样可以缩减秒轴的长度,进而可以降低陀飞轮钟表的厚度。
[0032]秒齿环7套设于擒纵齿轴5外且与陀飞轮钟表的陀飞轮夹板12固定连接,陀飞轮夹板12与陀飞轮钟表的主夹板(附图中未标示)固定连接,擒纵齿轴5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插装在转架夹板2和叉擒秒夹板3中,且擒纵齿轴5上的齿轮与秒齿环7中设置的一圈内齿轮啮合。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陀飞轮钟表中,为了使得擒纵齿轴能够自转,以带动陀飞轮中的擒纵系统工作,会在陀飞轮的转架夹板下方设置一个圆盘形的轮片,该轮片四周设有一圈齿轮,擒纵齿轴则需要伸出转架夹板一段,并在这一段上设置与上述轮片啮合的齿轮,这样擒纵齿轴在其围绕秒轴公转的同时,也会发生自转,进而带动套设在其上的擒纵轮片自转,以带动陀飞轮中的擒纵系统工作。在本实施例中,擒纵齿轴5在绕秒轴公转时,通过与秒齿环7中设置的一圈内齿轮啮合,而发生自转(秒齿环7因与陀飞轮夹板12固定连接且陀飞轮夹板12与陀飞轮钟表的主夹板固定连接,因此秒齿环7和陀飞轮夹板12相对陀飞轮钟表均保持静止),秒齿环7和擒纵齿轴5只需要设置在转架夹板2和叉擒秒夹板3之间即可,这样即省去了现有陀飞轮钟表中,转架夹板下方设置的一个圆盘形轮片,又缩减了擒纵齿轴5的长度,进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陀飞轮钟表的厚度。
[0033]擒纵轮片6套设在擒纵齿轴5上,擒纵叉轴9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插装在转架夹板2和叉擒秒夹板3之间,擒纵叉8套设在擒纵叉轴9上且分别与擒纵轮片6和双圆盘104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擒纵叉8的工作原理与现有的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34]秒轴10—端与陀飞轮夹板12固定连接(例如:可以为螺纹连接),且其另一端依次贯穿转架夹板2和擒纵叉8并沿伸至叉擒秒夹板3中,秒轴10通过转架夹板2中设置的第一限位轴承201(例如:宝石轴承)和叉擒秒夹板3中设置的第二限位轴承304(例如:宝石轴承)进行轴线方向上的限位。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飞行式陀飞轮的秒轴一端是与转架夹板固定的,其另一端向陀飞轮钟表机心内延伸,并将陀飞轮夹板设置为一种双层结构,以在秒轴轴向方向对秒轴进行固定(即飞行式陀飞轮的生根方式),陀飞轮整体随着秒轴的转动而转动,而秒轴则通过轴上的齿轮与传动轮片配合,由传动轮片带动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秒轴10—端与陀飞轮夹板12固定连接,陀飞轮整体绕秒轴10转动,其转动的动力来源为转架夹板2与传动轮片11的配合,而秒轴10是固定不动的。同时,秒轴10在其轴向方向上的限制是由转架夹板2中设置的第一限位轴承201和叉擒秒夹板3中设置的第二限位轴承304来完成的,因此,秒轴10延伸出陀飞轮三层的框架结构外的部分可以明显缩减,这样能更进一步降低陀飞轮钟表的厚度。
[0035]在本实施例中,陀飞轮的工作原理如下:转架夹板2和摆夹板4通过均与叉擒秒夹板3固定连接,形成三层的框架结构,这个三层框架结构依次为转架夹板2、叉擒秒夹板3、摆夹板4,两个相邻层次之间存有间隙空间,以供陀飞轮的其他零部件的安装设计。三层框架结构可以绕着秒轴10转动,同时,由于转架夹板2中设置的第一限位轴承201和叉擒秒夹板3中设置的第二限位轴承304对秒轴10在其轴向方向上进行了限位,陀飞轮整体不会在秒轴10轴线方向上运动。该陀飞轮首先是由转架夹板2与陀飞轮钟表的传动轮片11啮合,进而随着传动轮片11的转动而转动,同时,由擒纵齿轴5在绕秒轴10公转时,与秒齿环7内的一圈内齿轮啮合而发生自转,这样擒纵齿轴5绕秒轴10做行星运动。擒纵齿轴5在自转时会带动擒纵轮片6转动,擒纵轮片6又与擒纵叉8配合,擒纵叉8与双圆盘104配合,进而完成了擒纵系统的能量传递。
[0036]具体地,参见图3,擒纵叉8可以包括:三角形的叉身801、与双圆盘104配合的叉头802、与擒纵轮片6配合的出瓦803和进瓦804,叉身801中设有容秒轴10穿过的开口 805,叉头802、出瓦803、以及进瓦804分别设置在叉身801三个端角处。
[0037]在本实施例中,擒纵叉8改用三角形的叉身801,并在叉身801中设有容秒轴10穿过的开口 805,这样擒纵叉8能与秒轴10的结构良好的结合在一起,有效缩减陀飞轮钟表厚度。
[0038]具体地,参见图4和图5,叉擒秒夹板3可以包括:夹板主体301、在夹板主体301厚度方向延伸出来的第一连接部分302和第二连接部分303,第一连接部分302与转架夹板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分303与摆夹板4固定连接。
[0039]在本实施例中,叉擒秒夹板3主要用于固定连接转架夹板2和摆夹板4,并与它们一同形成三层框架结构,该三层框架结构有利于陀飞轮中的转轴(例如:擒纵齿轴5、摆轴101、秒轴10等)的限位安装。该叉擒秒夹板3主要包括夹板主体301,并在夹板主体301厚度方向延伸出来的第一连接部分302和第二连接部分303,这样第一连接部分302与转架夹板2固定连接时,叉擒秒夹板3与转架夹板2之间留有足够的间隙,同理,第二连接部分303与摆夹板4固定连接时,叉擒秒夹板3摆夹板4之间同样留有足够的间隙。
[0040]具体地,参见图6,转架夹板4可以为圆形且四周设置一圈外齿轮,转架夹板4上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分302配合的第一通孔401,转架夹板4与叉擒秒夹板3通过销钉连接。
[0041]在本实施例中,叉擒秒夹板3的第二连接部分303与摆夹板4也可以销钉连接。转架夹板4通过设计成圆形并在其四周设置一圈外齿轮,就可以与陀飞轮钟表的传动轮片11啮合,以将传动轮片11传输的能量传递都陀飞轮中,以带动陀飞轮整体转动。这样可以简化现有技术中秒轴的结构,缩减了现有技术中秒轴的设计,进而可以降低陀飞轮钟表的厚度。
[0042]具体地,参见图7,秒齿环7上设有第二开口 701,第二开口 701内壁上设有一圈圆形的与擒纵齿轴5上的齿轮啮合的内齿轮702,秒齿环7上还设有至少3个与陀飞轮夹板12配合的第二通孔703,秒齿环7与陀飞轮夹板12可以通过销钉连接。
[0043]本实施例中,在陀飞轮钟表中新增一个秒齿环7,并将该秒齿环7设置在转架夹板
2、叉擒秒夹板3之间,擒纵齿轴5穿过第二开口 701,其且擒纵齿轴5上的齿轮与第二开口701内壁上设置的内齿轮702啮合,这样,擒纵齿轴5在绕秒轴10公转时,还会发生自转。这样可以代替现有转架夹板下方设置的一个使擒纵齿轴能发生自转的圆盘形轮片,进而降低陀飞轮钟表的厚度。
[0044]本发明实施例先通过将转架夹板设计为圆形且四周设置一圈外齿轮,用于与陀飞轮钟表的传动轮片啮合,以接收陀飞轮钟表机心通过传动轮片传递过来的能量,这样代替现有技术中在秒轴上设置一段齿轮与传动轮片配合,进而可以省去秒轴上那一段齿轮设计,可以缩减秒轴的长度,降低陀飞轮钟表的厚度;然后,通过设置一个秒齿环,并将秒齿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