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频通信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892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先确定的第二通信速率发送第四音频信号至移动终端。通常情况下麦克接口的通信速率高于现有耳机声道接口的通信速率,因此在采用麦克接口发送第四音频信号时可以提高设备之间的通信速率。并且在发送第四音频信号时采用预先确定的第二通信速率,这样移动终端可以一次正确接收并解码第四音频信号,降低解码错误时信号重新发送带来的通信时间增加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通信速率。
[0056]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5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58]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005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方法应用于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0060]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方法中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不意图;
[0061]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方法中载波信号和过渡信号的示意图;
[0062]图5为第一通信速率和第二通信速率不相同时确定第一通信速率和第二通信速率的流程图;
[0063]图6为第一通信速率和第二通信速率相同时确定第一通信速率和第二通信速率的流程图;
[0064]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65]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装置中音频编解码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66]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装置中音频编码单元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67]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频通信装置中用于确定通信速率的相关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69]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的音频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中,且该电子设备可以和移动终端进行信号通?目。
[0070]其中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包括: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音频编解码模块、耳机声道接口和MIC (Microphone,麦克)接口,音频编解码模块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MCU用于将需要发送给移动终端的音频信号传递给音频编解码模块进行编码。并且图2中的箭头方向表示出电子设备与移动终端之间的信号通信方向以及电子设备内部的信号通信方向。
[0071]箭头21表示电子设备通过耳机声道接口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音频信号,箭头22表示电子设备通过MIC接口向移动终端发送音频信号,双向箭头23则表示电子设备内部MCU和音频编解码模块之间的信号通信。
[0072]下面则以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1所示音频通信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且为了区分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传输的音频信号,采用第一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方式进行区分。上述图1所示的音频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3]101:通过耳机声道接口接收移动终端以预先确定的第一通信速率发送的第一音频信号。
[0074]其中预先确定的第一通信速率是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在进行信号通信前确定的通信速率,该通信速率可以确保电子设备在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对音频信号进行正确解码以及确保移动终端在发送音频信号前对音频信号进行正确编码。
[007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音频信号为模拟信号形式的音频信号。所谓模拟信号是指信息参数在给定范围内表现为连续的信号。而音频信号是指带有语音、音乐和音效的有规律的声波的频率、幅度变化信息载体。本实施例中,第一音频信号由移动终端和电子设备之间的耳机声道接口传输。耳机声道接口将第一音频信号发送给音频编解码模块进行处理。
[0076]102: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音频信号。
[0077]103:依据第二音频信号,确定需发送至移动终端的第三音频信号,第三音频信号为数字信号形式的音频信号。
[0078]通常情况下,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传输的信号为模拟信号,而电子设备内部不同模块之间传输的信号为数字信号,因此音频编解码模块在接收到第一音频信号后,需要对其进行解码得到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音频信号,并将第二音频信号发送给MCU,由MCU根据第二音频信号中携带的信息来确定需要反馈给移动终端的信息,并将反馈给移动终端的信息携带于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三音频信号中发送给音频编解码模块。
[0079]104: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得到模拟信号形式的第四音频信号。
[008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中携带的信息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三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的信号形式不同,将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三音频信号编码为模拟信号形式的第四音频信号是为了便于第四音频信号可以传输给移动终端。
[0081]在这里需要提出的一点是,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在进行信号通信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标准密码学应用操作,如加密、解密、签名和验签等;其中加密和解密操作可以实现数据加密传输,签名和验签操作可以实现数据在接收或者发送时的身份验证,提高通信安全性。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音频通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场景中,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
[0082]105:通过麦克接口以预先确定的第二通信速率发送第四音频信号至移动终端。
[0083]其中预先确定的第二通信速率是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在进行信号通信前确定的通信速率,该通信速率可以确保电子设备在发送音频信号前对音频信号进行正确编码以及确保移动终端在接收到音频信号后对音频信号进行正确解码。
[0084]应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耳机声道接口接收移动终端以预先确定的第一通信速率发送的第一音频信号;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后得到模拟信号形式的第四音频信号;然后通过麦克接口以预先确定的第二通信速率发送第四音频信号至移动终端。通常情况下麦克接口的通信速率高于现有耳机声道接口的通信速率,因此在采用麦克接口发送第四音频信号时可以提高设备之间的通信速率。并且在发送第四音频信号时采用预先确定的通信速率,这样移动终端可以一次正确接收并解码第四音频信号,降低解码错误时信号重新发送带来的通信时间增加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通信速率。
[0085]此外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之间传输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的波形可以采用标准正弦波全波、正弦波半波和方波中的任意一种波形。但是发明人对标准正弦波全波、正弦波半波和方波的传输效果进行多次试验和比对,发现标准正弦波全波在通信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优于其他两个波形,所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的波形优选为标准正弦波全波,以提高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当信号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提高后,其信号通信的质量和速度也相应提高。
[008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想正确解码和编码音频信号,电子设备必须采用与移动终端相同的编码频率的解码频率,同样移动终端采用的解码频率也必须与电子设备的编码频率相同,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编码频率和解码频率相同,以信号频率来标识编码频率和解码频率,并且信号频率与通信速率相对应。
[0087]为了使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能够正确获取信号频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可以采用图3所示方式,第一音频信号和第四音频信号包括载波信号、过渡信号和音频信号,其中载波信号中的信号频率与通信速率相对应,过渡信号用于指示过渡信号之后的信号为移动终端要解码的音频信号,且过渡信号的信号周期与载波信号的信号周期不同,音频信号则用于传输实际信息。基于此种形式的信号,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三音频信号的处理过程如下:
[0088]确定第一音频信号中载波信号的第一信号频率,以第一信号频率为解码频率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解码,得到数字信号形式的第二音频信号,其中第一信号频率与第一通信速率相对应。
[0089]同样在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编码时是以第二信号频率为编码频率得到模拟信号形式的第四音频信号,第二信号频率与第二通信速率相对应,其编码过程如下:
[0090]首先以第二信号频率为编码频率,对第三音频信号进行编码,得到模拟信号形式的第五音频信号,第五音频信号的波形为标准正弦波全波;其次在第五音频信号前端依次插入标准正弦波全波形式的载波信号和过渡信号,得到第四音频信号,过渡信号用于指示过渡信号之后的信号为移动终端要解码的音频信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