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及接合方法_6

文档序号:9892800阅读:来源:国知局
J24中,与第十实施方式同样地以将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设置成与铅垂轴平行的状态进行摩擦搅拌。另一方面,在倾斜重合部J23中,以使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相对于铅垂轴倾斜,并将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设定成与倾斜重合部J23的接合面垂直的状态,进行摩擦搅拌。
[0217]在进行第十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的情况下,例如,能将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安装到在前端具有主轴单元等旋转驱动元件的机器人臂,来进行摩擦搅拌。根据这种摩擦搅拌装置,能容易地改变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相对于铅垂轴的角度。藉此,SP便在重合部J21的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在摩擦搅拌中改变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相对于铅垂轴的角度,来以将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设置成始终与重合部J21(边界面)垂直的状态连续地进行摩擦搅拌。
[0218]根据上述第五变形例,也能获得与第十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效果。此外,由于能改变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相对于铅垂轴的角度,因此,即便是倾斜面,也能对位于较深位置处的重合部J21(边界面)进行摩擦搅拌。另外,在接合面为曲面的情况下,只要以使该接合面的法线与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旋转中心轴重合的方式进行摩擦搅拌即可。
[0219][第^实施方式]
接着,对本发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接合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8所示,在第十一实施方式中,在供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插入一侧的金属构件211的仅正面211a的高度发生变化这点上,与第十实施方式有所不同。
[0220]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摩擦搅拌,将使金属构件210与金属构件211重合后形成的对接部J25接合。金属构件210是以恒定的厚度形成的板状构件。
[0221]另一方面,金属构件211与上述第十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下侧的金属构件211相同。金属构件211的正面211a形成为高度发生变化。金属构件211的背面211b是平坦的。
[0222]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方法中,进行重合工序和接合工序。在重合工序中,使下侧的金属构件210的正面210a与上侧的金属构件211的背面211b重合。使下侧的金属构件210的正面210a与上侧的金属构件211的背面211b发生面接触来形成重合部J25。重合部J25的高度位置是恒定的。
[0223]接合工序是使用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对重合部J25进行摩擦搅拌的工序。在接合工序中,将向右旋转的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搅拌销F2从上侧的金属构件211的正面21 Ia插入,并在金属构件211的正面211a上使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相对移动。通过接合工序,对重合部J25周围的金属进行摩擦搅拌,并将金属构件210、211接合。在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移动轨迹上形成有塑性化区域W。
[0224]搅拌销F2的插入深度只要设定成至少使通过摩擦搅拌形成的塑性化区域W到达重合部J25即可,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搅拌销F2的前端设定为与下侧的金属构件210接触的程度。
[0225]在本实施方式的接合工序中,在将搅拌销F2插入重合部J25(金属构件210)的插入深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同时,在仅使搅拌销F2与金属构件210、211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
[0226]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接合方法,由于轴肩部没有与上侧的金属构件211接触,因此,即便是金属构件211的正面211a的高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将搅拌销F2容易地插入到重合部J25处。藉此,能可靠地将重合部J25接合。也就是说,即便是在供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插入一侧的金属构件211的正面211a具有向上倾斜(上坡)或向下倾斜(下坡)的情况下,也能提高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的操作性。
[0227]此外,由于在仅使搅拌销F2与金属构件210、211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因此,能减轻作用于摩擦搅拌装置的负荷。藉此,能在摩擦搅拌装置不受到很大负荷的状态下,对位于较深位置处的重合部J25进行摩擦搅拌。
[0228]此外,在接合工序中,通过使搅拌销F2的前端与下侧的金属构件210接触(进入下侧的金属构件201)来进行摩擦搅拌,从而能更可靠地将重合部J25接合。
[0229]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搅拌销F2与金属构件210、211两者接触来进行摩擦搅拌,但也可以使搅拌销F2仅与供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插入一侧的金属构件211接触来进行接合工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利用因搅拌销F2与上侧的金属构件211的摩擦而产生的摩擦热来使金属构件210、211塑性流动,从而将重合部J25接合。
[023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的金属构件211的正面211a的一部分(倾斜部213)为倾斜面,但在为曲面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此外,当倾斜面或曲面在上侧的金属构件上连续的情况下,也能适用本发明。
[0231]以上,对本发明第十实施方式、第十一实施方式及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进行设计改变。例如,也可以在进行接合工序之前,使用小型的旋转工具从金属构件彼此的侧方进行摩擦搅拌,或是通过焊接进行临时接合工序。藉此,能防止在进行接合工序时重合部J21、J25的开裂。
[0232]此外,也可以在进行接合工序时,在重合部的两端配置接头件。能在上述接头件各自的正面上设定摩擦搅拌的开始位置及结束位置。只要在接合工序结束后将接头件切除即可。藉此,能提高正式接合工序的操作性。此外,通过设置接头件来进行接合工序,从而能规整地精加工出金属构件各自的侧面。
(符号说明)
[0233]
I传热板 2底座构件 3盖板
4热介质用管 10凹槽 11盖槽 101金属构件 210金属构件 211金属构件
F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旋转工具)
Fl搅拌销
G临时接合用旋转工具 JlO对接部 J21重合部 J25重合部W塑性化区域。
【主权项】
1.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工序,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将盖板插入形成在凹槽周围的盖槽中,并且使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的正面侧凸出地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中所述凹槽在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开口;以及 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使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沿着所述盖槽的侧壁与所述盖板的侧面的对接部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 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所述搅拌销插入所述对接部,并在仅使所述搅拌销与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2.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工序,在所述准备工序中,将热介质用管插入形成在盖槽底面的凹槽中并将盖板插入所述盖槽中,并且使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的正面侧凸出地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中所述盖槽在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开口 ;以及 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使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沿着所述盖槽的侧壁与所述盖板的侧面的对接部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 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所述搅拌销插入所述对接部,并在仅使所述搅拌销与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临时接合工序,所述临时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之前,对所述对接部进行临时接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临时接合工序中,仅将所述旋转工具的搅拌销插入所述对接部,以进行临时接入口 ο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形量进行测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一边与所述变形量相适应地对所述搅拌销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一边进行摩擦搅拌。6.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工序,在所述准备工序中,使盖板与底座构件的正面重合,以覆盖凹槽或凹部,并且使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的正面侧凸出地固定在工作台上,其中所述凹槽或凹部在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开口;以及 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从所述盖板的正面插入,使所述旋转工具沿着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与所述盖板的背面的重合部相对移动, 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在仅使所述搅拌销与所述底座构件和所述盖板这两者、或者仅与所述盖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所述重合部的摩擦搅拌。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临时接合工序,所述临时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之前,对所述重合部进行临时接合。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形量进行测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一边与所述变形量相适应地对所述搅拌销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一边进行摩擦搅拌。9.如权利要求1、2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毛刺切除工序,所述毛刺切除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结束之后,将因所述旋转工具的摩擦搅拌而产生的毛刺切除。10.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形工序,在所述变形工序中,使拉伸应力作用在底座构件及盖板的正面侧,从而使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变形成使所述正面侧凸出; 盖槽封闭工序,在所述盖槽封闭工序中,将所述盖板插入形成在凹槽周围的盖槽,其中所述凹槽在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开口;以及 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使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沿着所述盖槽的侧壁与所述盖板的侧面的对接部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 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所述搅拌销插入所述对接部,并在仅使所述搅拌销与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11.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形工序,在所述变形工序中,使拉伸应力作用在底座构件及盖板的正面侧,从而使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变形成使所述正面侧凸出; 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在所述热介质用管插入工序中,将热介质用管插入形成于盖槽底面的凹槽中,其中所述盖槽在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开口 ; 盖板插入工序,在所述盖板插入工序中,将盖板插入所述盖槽;以及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使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沿着所述盖槽的侧壁与所述盖板的侧面的对接部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 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所述搅拌销插入所述对接部,并在仅使所述搅拌销与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临时接合工序,所述临时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之前,对所述对接部进行临时接合。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临时接合工序中,仅将所述旋转工具的搅拌销插入所述对接部,以进行临时接入口 ο14.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变形量进行测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一边与所述变形量相适应地对所述搅拌销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一边进行摩擦搅拌。15.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变形工序,在所述变形工序中,使拉伸应力作用在底座构件及盖板的正面侧,从而使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变形成使所述正面侧凸出; 封闭工序,在所述封闭工序中,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重合,以覆盖凹槽或凹部,其中所述凹槽或凹部在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开口 ; 临时接合工序,在所述临时接合工序中,将所述底座构件与所述盖板的重合部临时接合;以及 正式接合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将包括搅拌销的旋转工具从所述盖板的正面插入,使所述旋转工具沿着所述底座构件的正面与所述盖板的背面的重合部相对移动, 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在仅使所述搅拌销与所述底座构件和所述盖板这两者、或者仅与所述盖板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所述重合部的摩擦搅拌。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底座构件及所述盖板中的至少任意一方的变形量进行测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中,一边与所述变形量相适应地对所述搅拌销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一边进行摩擦搅拌。17.如权利要求10、11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热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毛刺切除工序,所述毛刺切除工序在所述正式接合工序结束之后,将因所述旋转工具的摩擦搅拌而产生的毛刺切除。18.一种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接工序,在所述对接工序中,使正面的高度变化的金属构件彼此对接来形成高度变化的对接部;以及 接合工序,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在仅使旋转工具的搅拌销与所述金属构件接触的状态下,对高度变化的所述对接部进行摩擦搅拌。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在将所述搅拌销插入高度变化的所述对接部的插入深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同时进行摩擦搅拌。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对所述搅拌销插入高度变化的所述对接部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以使通过摩擦搅拌形成的塑性化区域的深度大致恒定。21.一种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合工序,在所述重合工序中,使至少正面的高度变化的一方的金属构件的正面与至少背面的高度变化的另一方的金属构件的背面重合,来形成高度变化的重合部;以及 接合工序,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将旋转工具从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的正面插入,在仅使旋转工具的搅拌销与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和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这两者、或是仅与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接触的状态下,对所述重合部进行摩擦搅拌。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在将所述搅拌销插入高度变化的所述重合部的插入深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同时进行摩擦搅拌。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对所述搅拌销插入高度变化的所述重合部的插入深度进行调节,以使通过摩擦搅拌形成的塑性化区域的深度大致恒定。24.一种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合工序,在所述重合工序中,使一方的金属构件的正面与正面的高度变化的另一方的金属构件的背面重合,来形成重合部;以及 接合工序,在所述接合工序中,将旋转工具从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的正面插入,在仅使旋转工具的搅拌销与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和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这两者、或是仅与另一方的所述金属构件接触的状态下,对所述重合部进行摩擦搅拌。25.如权利要求18、21和2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搅拌销的周面上刻设有螺旋槽, 在使所述旋转工具向右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螺旋槽从所述搅拌销的基端侧朝向前端侧朝左旋转地刻设, 在使所述旋转工具向左旋转的情况下,将所述螺旋槽从所述搅拌销的基端侧朝向前端侧朝右旋转地刻设。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传热板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平坦的传热板,并且旋转工具的操作性良好,同时设计的自由度高。所述传热板的制造方法的特征是,包括:准备工序,在准备工序中,将盖板(3)插入形成在凹槽(10)周围的盖槽(11)中,并且使底座构件(2)及盖板(3)的正面侧凸出地固定在工作台(K)上,其中凹槽(10)在底座构件(2)的正面(2a)开口;以及正式接合工序,在正式接合工序中,使包括搅拌销(F2)的正式接合用旋转工具(F)沿着盖槽(11)的侧壁(11b、11b)与盖板(3)的侧面(3c、3c)的对接部(J1)相对移动,以进行摩擦搅拌,在正式接合工序中,将搅拌销(F2)插入对接部(J1),并在仅使搅拌销(F2)与底座构件(2)及盖板(3)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摩擦搅拌。
【IPC分类】B23K20/12
【公开号】CN105658370
【申请号】
【发明人】堀久司, 濑尾伸城, 佐藤勇人, 河本知広
【申请人】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7日
当前第6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