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辅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9354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平板电脑辅助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背景技术】
[0001]与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相比,平板电脑紧凑且重量轻。然而,由于其紧凑的性质,平板电脑缺少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中可用的许多特征或性能。
【附图说明】
[0002]图1是包括供平板电脑使用的平板电脑辅助杆的示例性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示意图;
[0003]图2是图1中的示例性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平板电脑辅助杆连接至平板电脑;
[0004]图2A是图2中的示例性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侧视图;
[0005]图3是图1中的平板电脑辅助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06]图4是图1中的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07]图5是图4中的示例性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侧视图;
[0008]图6是可由图4中的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实施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0009]图7是可使用图4中的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实施的另一种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0010]图8是图4中的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透视图,其示出平板电脑辅助杆与平板电脑分尚;
[0011]图9是图8中的示例性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的主视图,其示出平板电脑辅助杆连接至平板电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供具有平板边缘24和沿平板边缘24的挂钩接收口26的平板电脑22使用的示例性平板电脑辅助杆20。平板电脑辅助杆20为平板电脑22提供额外的辅助特征或功能28。可由平板电脑辅助杆20提供的不同辅助功能的实例包括补充或替换用扬声器、替换用或附加电池、存储卡插槽以及辅助通信端口和用于连接至诸如系索、肩带、扶手带等的悬挂线的悬挂锚。
[0013]辅助杆20与平板边缘24相配合。图2和图2A示出辅助杆20连接至平板电脑22。如图2A中例示的示例所示,辅助杆20包括顶面30和底面32。当辅助杆20连接至平板电脑22时,顶面30平行于平板电脑22的底面34和显示面板35。当辅助杆20连接至平板电脑22时,底面32平行于平板电脑22的底面36并与该底面36共面。因为底面32平行于平板电脑22的底面36并与该底面36共面,所以辅助杆20在连接平板电脑22时形成连续的底部支撑表面,该底部支撑表面是水平的,使得通过辅助杆20和平板电脑22形成的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40以最小的摇动水平地倚靠在平坦的底面上。
[0014]如图2和图2A所示,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辅助杆20具有侧部辅助边缘42,侧部辅助边缘42平行于平板电脑22的侧部平板边缘44并与该侧部平板边缘44相连。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辅助杆20的顶面30还与平板电脑22的顶面34相连。因此,辅助杆20与平板电脑22的厚度和宽度匹配,以避免或最小化向外突出边缘,当在运输或存放平板电脑22时,突台(shoulder)避免表面可能会卡在其他物体上。此外,通过辅助杆20和平板电脑22的组合形成的扩展型平板电脑系统40是滑动式的(sleek),并且更像是单个集成单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杆20可能比平板电脑22窄或比平板电脑22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面30在平板电脑22的顶面34的下方凹进或者在平板电脑22的顶面34的上方突出。尽管所示出的辅助杆20沿着平板电脑22的较短的侧边缘连接至平板电脑22,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杆20可替换地可连接至平板电脑22的较长的侧边缘。
[0015]如图1和图2所示,平板电脑辅助杆20被配置为利用连接件50可释放地连接至平板电脑22。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连接件50包括可移动挂钩52和释放致动件54。挂钩52从辅助杆20的辅助杆边缘或辅助边缘56延伸,以便在辅助杆20连接至平板电脑22时被可接收在平板电脑22的开口26内。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挂钩52可插入开口26内并且可在位于开口26内时在箭头58所示的方向上平行于边缘56移动,从而在分离状态和电脑连接状态之间移动,其中,在分离状态下,挂钩52从开口 26内的内部捕获突台表面60收回;而在电脑连接状态下,挂钩52与开口 26内的内部捕获突台表面60接合。
[0016]释放致动件54包括一机构,该机构可操作地联接至挂钩52并且定位为可被手动地接合或手动地接触以使挂钩52在分离状态和连接状态之间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挂钩52朝向连接状态(如虚线所示)弹性地偏置,其中,释放致动件54使挂钩52抵着偏置朝向分离状态移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释放致动件54包括滑杆,该滑杆可操作地联接至挂钩52以使挂钩52抵着弹性偏置(比如由弹簧提供)从连接位置或状态移动至分离位置或状态。
[001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释放致动件54可包括按钮以及将释放致动件54可操作地联接至挂钩52的机械传动件。在又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释放致动件54可包括开关、按钮或其他输入件,通过该输入件诸如螺线管的上电致动件可以驱动为使挂钩52在连接位置或状态和分离位置或状态之间移动。当处于分离位置或状态时,挂钩52可插入平板电脑22的口 62中。释放致动件54的释放动作使得挂钩52弹性地返回至连接位置或状态(如虚线所示)并且同时仍处于开口26内,以便接合表面60从而可释放地将辅助杆20保持至平板电脑22。尽管辅助杆20被示出为包括单个连接件50或由释放致动件54驱动的单个挂钩52,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辅助杆20可包括多个连接件50或由单个释放致动件54驱动的多个挂钩52,其中,平板电脑22具有与此类挂钩52对应的对应数量的开口 26。
[0018]图3示意性地示出辅助杆120,辅助杆2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辅助杆120类似于辅助杆20,不同的是辅助杆120被示出为具体包括连接件150,连接件5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连接件150包括挂钩152、偏置件(bias) 153和释放致动件154。
[0019]挂钩152通过一个或多个内部凹槽、轨道、轴承等沿着箭头159所指示的方向、相对于辅助杆120的主体155可移动地支撑和导向。挂钩152可在平板电脑连接或保留位置与分离或插入/释放位置之间移动。挂钩152从主体155突出,并且挂钩152的形状和尺寸适于被接收在开口 26 (如图1所示)或类似配置的开口内。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挂钩152包括坡形的、倾斜的、呈角度的或有坡度的凸轮表面160,凸轮表面160可被定位为与开口 26的边缘相接触以与平板电脑22相互作用,从而使挂钩152抵着偏置件153朝向分离位置移动,以利于将挂钩152插入到开口 26(如图1所示)中并且随后在偏置件153的力的作用下返回至连接状态。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表面160可具有其他形状。
[0020]偏置件153弹性地使挂钩152朝向连接位置或状态偏置,在该状态下,挂钩152与开口26内的捕获表面60接合。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偏置件153包括被捕获在主体155的内表面与挂钩152之间的压缩弹簧,其中,挂钩152朝向分离状态的移动压缩作为偏置件153的压缩弹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偏置件153包括拉力弹簧,随着挂钩152从连接状态朝向分离状态移动,拉力弹簧被拉伸。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挂钩152并不是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线性地移动,而是挂钩152可在连接状态与分离状态之间转动或者可在缩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转动。在此类实施方式中,挂钩152通过在主体155的内部结构与挂钩152之间捕获的扭力弹簧而被弹性地偏置为展开或连接状态。
[0021]释放致动件154包括可手动接合或可手动接触的结构,该结构可操作地联接至挂钩152以使挂钩152抵着偏置件153从连接状态移动至分离或插入/释放状态。为了本公开,术语“联接”应该意指两个构件彼此之间直接或间接的结合。此类结合本质上可以是静态的或者可移动的。此类结合可以用两个构件实现,或者可以用两个构件与任意额外的中间构件彼此一体地形成为单个统一整体件而实现,或者可以用两个构件与任意额外的中间构件彼此附着而实现。此类结合本质上可以是永久的,或者可替换地本质上可以是可移动或可释放的。术语“可操作地联接”应该意指两个构件直接或间接地结合以使得运动可从一个构件直接地或经由中间构件传递给另一构件。
[0022]在所例示的示例中,释放致动件154包括可在细长通道164内沿箭头167所指示的方向滑动或线性地滑动的杆。作为释放致动件154的滑杆通过作为传动件的一个或多个力传递结构而可操作地联接至挂钩152。如上所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释放致动件154可替换地可包括转盘,该转盘可转动从而使挂钩152抵着偏置件153在平板电脑连接和保持状态与分离、释放/插入状态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