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数据同步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93583阅读:来源:国知局
参照图2和图3并且下面还参照图4和图5描述了一种方法,其中为第一、第二和第 Ξ转换来分别设置有转换规则,根据该转换规则来实施转换。
[0092] 在本发明的构造方案中,每个转换都配备有转换规则。图3所示的第一转换Τι例如 能够配备多个转换规则TR。按本发明,在执行第一转换Τι时选出分配给该转换Τι的转换规 贝1J,并且据此来执行该转换。因此例如能够根据第一数据对象DOi的特定的属性值来选择特 定的转换规则。如果例如第一数据对象DOi的属性"位置"具有特定的数值,则能够选择第一 转换规则,在属性"位置"为另一数值时能够选择另一转换规则。
[0093] 为此每个转换规则都能包括生效标准,它表明在哪个前提条件下能够应用特定的 转换规则。例如转换规则能够包括生效标准,它表明,只有数据对象的特定属性具有特定数 值,则能应用相应的转换规则。如果一个转换配备有多个转换规则,则有利的是,设置有预 定的转换规则作为标准-转换规则,如果另一转换规则的生效标准未能满足,则应用该标 准-转换规则。
[0094] 图4示出了图2所示的形成架构的树状结构的一部分,W便展示了两个数据对象 D化和0化的同步。
[0095] 该数据对象DOi是元类MK4的实例。该数据对象D04是元类MK?的实例。如同参照图2 阐述的一样,元类MKi是共同的元类,元类MK4和MK7从该共同的元类中推导而来。因此,运些 数据对象DOi和D04按本发明转换成元类MKi。为此,编制元类MKi的实例MOi和M02。然后在第一 转换Τι中,将数据对象DOi转换为第一元对象MOi。在第二转换T2中,将数据对象D04转换为第 二元对象M02。在运两个数据对象成功转换之后,运两个元对象MOi和M02按同步规则S进行同 步。在运两个元对象MOi和M02成功同步之后,它们在第Ξ转换T3中分别再次转换成数据对象 D化或IX)4,从而实现数据对象DOi和D04的同步。
[0096] 图5示出了备选的按本发明的方法,用来使图4的数据对象DOi和D04同步。
[0097] 与图4所示的实施例不同,运两个数据对象DOi和D04不是直接借助转换Τι和T2转换 成元类MKi或者不是直接从元类MKi转换至数据对象DOi或D04。
[0098] 在此处所示的实施例中,运些转换Τι、Τ2和T3分别包括两个局部转换。
[0099] 在第一步骤中朝元类ΜΚ2和ΜΚ3产生了暂时的元对象ΜΟτ,所述元类ΜΚ2和ΜΚ3分别位 于元类服4和MKi之间或元类ΜΚ7和元类MKi之间的路径中。
[0100] 然后在转换Τι的第一局部转换中,将数据对象DOi转换成暂时的元对象Μ0τ(其分配 给元类ΜΚ2)。随后,该暂时的元对象ΜΟτ在第一转换Τι的第二局部转换中转换为第一元对象 MOio
[0101] 第二数据对象D04借助第二转换T2的第一局部转换转换成暂时的元对象ΜΟτ(其分 配给元类ΜΚ3)。随后,将第二暂时的元对象ΜΟτ转换成元对象Μ02。
[0102] 运两个元对象MOi和Μ02在此又是元类MKi的实例。如此分别借助两个局部转换转换 的数据对象或元对象MOi和M02则按同步规则S进行同步。现在同步的元对象Μ化和M02随后分 别借助两个局部转换转换成各暂时的元对象Μ)τ,然后转换成各自的数据对象DOi或D04,从 而实现数据对象DOi和IX)4的同步。
[0103] 运些局部转换在此同样能够配备一些转换规则,它们分别能够包括一些生效标 准,并且将一个转换规则设置为标准-转换规则。
[0104] 参照图2至5,描述了按本发明的同步方法,用来实现"简单的"数据对象的同步。该 按本发明的同步方法也能够用来使组合的(复杂的)数据对象同步。
[0105] 复合的数据对象也由多个数据对象构成,或者包括多个(简单的)、相互关联的数 据对象。对此的例子是组合的数据对象"专利卷宗',其由数据对象"卷宗'、数据对象"文件" 和数据对象"发明人"构成。该数据对象"卷宗"在此是所谓的主数据对象,而数据对象"文 件"和"发明人"与该数据对象"卷宗"有关系。所述关系能够是1:1或l:n或n:m的关系。
[0106] 在运种组合的数据对象进行同步时,使运些属于该组合的数据对象的数据对象同 步。此外运些关系也进行同步,因为如果参照的数据对象在目标系统中包含另一明确的标 识,则该参照物能够从例如主数据对象改为另一数据对象。
[0107] 根据上述按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执行组合的数据对象的同步,或者执行组合的数据 对象的数据对象的同步。
[0108] 图6示出了按本发明的同步方法的实施例,借助该同步方法能够使组合的数据对 象同步。第一组合的对象DOi由数据对象A、E和D构成,其中该数据对象A与数据对象E和数据 对象D呈M: N关系。该数据对象A分配给元类MKs,第一组合的数据对象DOi的数据对象D分配给 元类服4,并且第一组合的数据对象DOi的数据对象E分配给元类MK6。
[0109] 第二组合的数据对象D02由类A2、D和E构成,其中在数据对象A2和数据对象E或D之 间分别存在着Μ: N关系。该数据对象A2分配给元类MK?,其中该元类MK?直接从元类Ms中推导 而来。第二组合的数据对象D02的数据对象D分配给元类MK4并且第二组合的数据对象D02的 数据对象E分配给元类MK6。
[0110] 尽管运两个组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分别包括多个数据对象,它们分别分配给不 同的元类,借助按本发明的同步方法能够使运两个组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彼此同步。
[0111]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元类MKs沿着数据对象之间的路径向上朝根元类MKi构成运两 个数据对象A和A2的第一共同的元类。如同借助图3至图5所示的一样,运两个数据对象A和A2 能够同步。为此由元类MKs中获得两个元对象的实例,其中第一组合的数据对象DOi的数据对 象A转换至第一元对象。并且第二组合的数据对象D02的数据对象A2转换至第二元对象,如同 在图6中借助指向上方的实屯、箭头示出的一样。那么,元对象MKs的运两个元对象能够如上 所述的那样进行同步随后又朝下转换至相应的数据对象A或A2,如同在图6中借助指向下方 的实屯、箭头示出的一样。
[0112] 运两个组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的数据对象A和A2因此实现了同步。
[0113] 在下一个步骤中,运两个组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的其余数据对象也能够同步。为 了使视觉清晰,在图6中没有示出至相应元类MK4或MK6的相应转换,也没有示出从元类MK4或 MK6至数据对象D或E的相应转换。但是,运两个数据对象D02的实例D和E分别转换至运两个元 类MK6和MK7的相应元对象。然后,元类MK4和MK6的如此产生的元对象进行同步,随后又朝下 转换至各自的数据对象D或E,如同参照图3所示的一样。
[0114] 因此,现在也使运两个组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的数据对象D和E同步。
[0115] 在另一步骤(其只在需要时可选地执行)中,各组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的数据对 象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同步。如果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第一组合的数据对象DOi的数据对象D 包含新的主密钥,借助该主密钥建立朝数据对象A的联结,则运一点是必要的。在运两个组 合的数据对象DOi和D02的数据对象同步之后,存在于第二数据对象D02中的联结则在数据对 象D和数据对象A2之间失效。如果组合的数据对象的数据对象之间的联结或关系现在也同 步,则运些关系或联结在此同步的数据对象中也继续生效。
[0116] 按本发明,通过W下方式来使组合的数据对象的数据对象之间的关系或联结同 步,即只要该联结在此指N: N-联结,则对于该联结来说将相应的元类设置在元类的架构中。 与上述例子类似的是,也可借助相应的转换来使运些联结同步。因此对于组合的数据对象 的同步来说,也无需在单个待同步的数据对象之间提供接口或实施成像规则。
[0117] 图7示出了按本发明的用来使数据对象同步的系统的例子。该系统包括数据处理 装置DV,其通过通讯网络K(例如互联网)与一些存储装置(例如计算机或智能电话)禪合。在 运些存储装置DBi和DB2中能够分别存储一些数据对象,其中运些数据对象分别能够指不同 元类的实例。
[0118] 上面提到的形成架构的树状结构存储在数据处理装置DV中,并且必要时在此维 护。存储在存储装置DBi和DB2中的数据对象分别包括标识,它指明,存储在数据处理装置DV 中的形成架构的树状结构的元类配备有数据对象。为了使存储在第一存储装置DBi中的数 据对象与存储在第二存储装置DB2中的数据对象同步,它们按上述方法转换成元对象,将元 对象同步,并且使同步的元对象转回为各数据对象。待转换的数据对象在此能够通过通讯 网络K传递到数据处理装置DV上,所述同步在该处同步,并且同步的数据对象随后能够再次 通过通讯网络存储在相应的存储装置中。
[0119] 如果将新的数据对象(其代表元类的实例,它还不形成等级的树状结构的组成部 分)添加到存储装置中,只须为运些额外的元类定义两个转换,W便该新的元类的实例能够 与其它所有数据对象同步。在此有利的是,为了定义运两个转换只须识别上一级的元类的 数据结构(例如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为了转换新抵达的元类MK8,只须识别元类MK3的数据结 构,W便定义Ms和MK3之间的两个转换)。为此无需知道此形成架构的树状结构中的其余元 类的构造和数据结构。
[0120] 该数据处理装置DV例如指置于云中的伺服装置。
[0121] 为了实施按本发明的方法,能够设置处理器或微处理器,它用来在树状结构中获 得元类,该元类是待同步的数据对象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