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96271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摄像头21的中心线相交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上的同一点。
[0052]如图2和图4所示,各摄像头21的可视角度β相同,且可视角度β为140度;各摄像头21的中心线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夹角α相同,且夹角α为30度;通过上述可视角度β和夹角α的匹配,使各摄像头21的可视范围在轴向距离引导管I的前端部11顶端的前方至少I毫米处重叠,且3个摄像头21的总体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为260度的全周可视。
[0053]摄像模块2与控制显示模块需要通过导线3连接,摄像模块2上可设有包括LED灯的发光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导线3设于引导管I的管壁14内,引导管I的中空管道12可用作医疗器械的进出通道或吸液通道。
[0054]本实施例的摄像模块2与盲孔13之间为螺纹旋接固定,摄像模块2可以旋入盲孔13中,也可从盲孔13中旋出并拆卸下来。
[0055]本实施例中,引导管I的外管径为5毫米;管壁14的厚度为1.5毫米,但可选择的,引导管I安装摄像头21部分的管壁14可以略粗于管体部分的管壁14。
[0056]本实施例引导管I为前端弯曲的硬管,与电子喉镜的中空硬质杆的形状相似。
[0057]实施例2
[0058]本实施例是一种具有子弹头状的内窥镜。
[0059]图中未显示,但基于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引导管I的前端部11为子弹头状;3个盲孔13,均匀分布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外周管壁上;摄像模块2与盲孔13数量相同,同为3个,且一一对应地嵌入并固定于盲孔13内,各摄像模块2的摄像头21的中心线相交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上的同一点。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基本相同。
[0060]本实施例的子弹头状,是一种形状如子弹头的椭圆形结构或锥形结构。
[0061]实施例3
[0062]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内窥镜。
[0063]如图5至图7所示,内窥镜包括:带有摄像头21的摄像模块2,中空的引导管I以及控制显示模块(图中未显示);其中,摄像模块2设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引导管I的后端部连接控制显示模块;引导管I的前端部11为半球状;3个盲孔13,均匀分布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外周管壁上;摄像模块2与盲孔13数量相同,同为3个,且一一对应地嵌入并固定于盲孔13内,各摄像模块2的摄像头21的中心线相交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上的同一点。
[0064]本实施例中,各摄像头21的可视角度β相同,且可视角度β为120度;各摄像头21的中心线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夹角α相同,且夹角α为20度;通过上述可视角度β和夹角α的匹配,使各摄像头21的可视范围在轴向距离引导管I的前端部11顶端的前方至少I毫米处重叠,且3个摄像头21的总体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为230度的全周可视。
[0065]摄像模块2与控制显示模块需要通过导线3连接,如图6和图7所示,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管口呈封闭状态,导线3设于引导管I的中空管道12内。本实施例的引导管I的中空管道12的管径较小,仅用于放置导线,因而引导管I的外管径也相对较小。
[0066]引导管I的外管径为4毫米;管壁14的厚度为1.2毫米,但可选择的,引导管I安装摄像头21部分的管壁14可以略粗于管体部分的管壁14。
[0067]本实施例的摄像模块2与盲孔13之间为过盈配合固定,摄像模块2可以嵌入盲孔13中。过盈配合固定的优点为引导管I安装摄像头21部分的管壁14具有较薄的壁厚。
[0068]本实施例中,引导管I为前端弯曲的硬管,与电子喉镜的中空硬质杆的形状相似。
[0069]实施例4
[0070]本实施例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内窥镜。
[0071]如图8至图10所示,内窥镜包括:带有摄像头的摄像模块2,中空的引导管I以及控制显示模块(图中未显示);其中,摄像模块2设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引导管I的后端部连接控制显示模块;引导管I的前端部11为半球状;3个盲孔13,均匀分布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外周管壁上;摄像模块2与盲孔13数量相同,同为3个,且一一对应地嵌入并固定于盲孔13内,各摄像模块2的摄像头的中心线相交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上的同一点。
[0072]本实施例中,各摄像头的可视角度β相同,且可视角度β为120度;各摄像头21的中心线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中心线夹角α相同,且夹角α为20度;通过上述可视角度β和夹角α的匹配,使各摄像头21的可视范围在轴向距离引导管I的前端部11顶端的前方至少I毫米处重叠,且3个摄像头21的总体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为230度的全周可视。
[0073]摄像模块2与控制显示模块需要通过导线3连接,如图9和图10所示,导线3设于引导管I的管壁14内,引导管I的中空管道12可用作医疗器械的进出通道或吸液通道。
[0074]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发光装置4和送水孔5,发光装置4为LED灯,设于引导管I的前端部11的外周管壁上,且分别位于两两相邻的盲孔13之间;与发光装置4连接的导线3,和与送水孔5连通的送水通道51,设于引导管I的管壁14内。
[0075]可选择的,本实施例可以只包括3个发光装置4,而不设送水孔5以及送水通道51,这样发出的光线分布更均匀。
[0076]本实施例的摄像模块2与盲孔13之间为弹性卡合固定,摄像模块2可以嵌入盲孔13中并被卡扣固定住。
[0077]此外,如图9所示,盲孔13的上方设有可透光的封闭件6,用于将摄像模块2封闭于盲孔13内,防止液体通过盲孔13与摄像模块2的间隙渗入到引导管I中。
[0078]本实施例中,引导管I为前端弯曲的硬管,与电子喉镜的中空硬质杆的形状相似。
[0079]上述的说明是本发明中【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但其并非是用于对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变型和修改上述的实施例,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内的变型和修改均包含在本发明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内窥镜,包括: 带有摄像头的摄像模块,中空的引导管以及控制显示模块;其中,所述摄像模块设于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所述引导管的后端部连接所述控制显示模块;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为半球状或子弹头状; 还包括至少3个盲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的外周管壁上; 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盲孔数量相同,一一对应地嵌入并固定于所述盲孔内,且各所述摄像模块的摄像头的中心线相交于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的中心线上的同一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摄像头的可视角度相同,且范围为60度至160度;各所述摄像头的中心线与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的中心线夹角相同,且范围为20度至9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控制显示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导线设于所述引导管的管壁内,所述引导管的中空管道可用作医疗器械的进出通道或吸液通道。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控制显示模块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的管口呈封闭状态,所述导线设于所述引导管的中空管道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盲孔之间为可拆卸的固定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拆卸的固定结构为所述摄像模块与所述盲孔之间的螺纹旋接固定,或通过弹性卡合的固定。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孔的上方设有可透光的封闭件,用于将所述摄像模块封闭于所述盲孔内。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发光装置和/或送水孔,设于所述引导管的前端部的外周管壁上,且分别位于两两相邻的所述盲孔之间;与所述发光装置连接的导线,和/或与所述送水孔连通的送水通道,设于所述引导管的管壁内。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管的外管径范围为2毫米至15毫米。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管为软管,或可弯折的硬管。
【专利摘要】一种内窥镜,包括:带有摄像头的摄像模块,引导管以及控制显示模块;其中,摄像模块设于引导管的前端部,引导管的后端部连接控制显示模块;引导管的前端部为半球状或子弹头状;至少3个盲孔,均匀分布于引导管的前端部的外周管壁上;摄像模块与盲孔数量相同,一一对应地嵌入并固定于盲孔内,且各摄像模块的摄像头的中心线相交于引导管的前端部的中心线上的同一点。本发明的内窥镜,其整体产品结构简单、维护便捷、可靠性高,图像处理方式简易且不失真,而且可以获得可视范围相当于可视角度大于等于180度的全周影像。
【IPC分类】A61B1/005, A61B1/05
【公开号】CN105662319
【申请号】
【发明人】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上海安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