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活塞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16250阅读:来源:国知局
作活塞35上。
[0034]根据运行方式而定,S卩栗运行还是马达运行,在主动侧或者从动侧,传动轴20在壳体10外部与传动轮15、例如通过啮合齿连接。由此在马达运行情况下将转矩从传动轴20传递到传动轮15上,该传动轮以此是从动轮。在栗运行情况下转矩从传动轮15传递到传动轴20上,传动轮因此是驱动轮。
[0035]传动轮15的任务从传动轴20或者到传动轴20上的转矩传递。但是根据与传动轴20的连接方式而定也可以传递轴向力,例如在斜啮合齿情况下。实施为滑动轴承的第二轴承22不能承受轴向力。实施为圆锥滚子轴承的第一轴承21可以承受从第二轴承22向第一轴承21方向的轴向力。为了能够承受从第一轴承21向着第二轴承22方向的轴向力,传动轮15具有滑动面15a,该滑动面在壳体侧或者与在壳体10上构成的、处于壳体端面11上的止挡面12共同作用,或者如在图1中所示与在布置于壳体端面11上的钢盘13上构成的止挡面12共同作用。
[0036]图2示出一实施例的在图1中以II标记的局部,在该实施例中,与第二轴承22共同作用的轴端部25在其轴承面25a上具有凸度。为此在轴承面25a的两个边缘上的第一直径D1比在轴承面25a中部的第二直径出小。该凸度通过两个直径差来定义并且优选在5μm至30μπι之间。在此,凸度在横截面中观察可以具有恒定的半径,或者也可以与圆柱滚子轴承的实施方式类似地在轴承边缘上构造有椭圆形横截面,以便在整个轴承长度上实现尽可能均匀的接触挤压力分布,而没有边缘承载。
[0037]轴向活塞机100的工作原理在栗运行时如下:摆动摇架30借助调整器活塞33被调整到大于90°的倾翻角α,使得在图1中处于上面的工作室46a具有相对较小的容积而在图1中处于下面的工作室46b具有相对较大的容积;上面的工作活塞35a位于上死点,下面的工作活塞35b位于下死点,其余的分布在圆周上的工作活塞35相应地位于中间位置。同时,在图1中处于上面的接头18a与高压H连接,下面的接头18b与低压N连接。传动轴20由传动轮15驱动,因而在这种情况下传动轮15是驱动轮。工作流体被下面的、到低压侧N处于下死点位置的工作活塞35b抽吸并借助旋转的活塞滚筒40运动到上死点位置,在此,在逐渐变小的工作室46中压缩,其方式是,滑靴36在摆动摇架30的圆形轨道上滑动,此时工作活塞35在其从下死点向上死点的过程中被压入工作缸45中。在上死点中,工作室46与高压接头18a液压连接,由此将工作流体输送给高压区域H。
[0038]为了从栗运行转换到马达运行,或者将倾翻角α从>90°调整到<90°,或者将高压接头与低压接头18a和18b交换。下面以交换接头18为例简短解释马达运行:
[0039]上面的接头18a与低压N连接,下面的接头18b与高压H连接。倾翻角α始终大于90°,使得上面的工作室46a具有相对较小的容积而下面的工作室46b具有相对较大的容积;上面的工作活塞35a位于上死点,下面的工作活塞35b位于下死点。
[0040]工作活塞35由于旋转的活塞滚筒40而处于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过程中,即从工作缸45运动出来,该工作活塞与高压H连接。相应的工作室46膨胀,位于其中的工作活塞35的行程运动通过作用的高压H产生。通过工作活塞35的行程运动,活塞滚筒40和与其连接的传动轴20的旋转被推动,使得传动轴20能够驱动传动轮15。在这种情况下传动轮15是从动轮。
[0041]在下死点区域内,工作活塞35通过未示出的缓冲装置逐渐地与低压N连接,使得工作流体可以泄压而此时不产生过强的压力脉动。
[0042]基于轴向活塞机100的工作原理,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的造型显著地确定整个轴向活塞机100的耐用性和效率。圆锥滚子轴承与滑动轴承的组合的优点列举如下:
[0043]-径向上可承受高负载的圆锥滚子轴承在空间上靠近传动轮15布置并由此靠近横向力导入处或横向力导出处布置。
[0044]-通过作用于圆锥滚子轴承上的横向力产生在滑动轴承方向上的轴向力,该轴向力通过弹簧23作用于活塞滚筒40上。这抵制活塞滚筒40从第二壳体件1b或者位于它们之间的控制盘上抬起。由此减小从工作室46的泄漏。
[0045]-滑动轴承通过其相对较大的润滑面实现良好的振动阻尼、碰撞缓冲和噪声衰减。
[0046]-滑动轴承可以通过轴端部25的轴承面25a的球形结构这样构成,使得存在尽可能均匀的接触挤压力分布。
[0047]-在驱动轮15与壳体端面11的止挡面12之间传递从第一轴承21向第二轴承22方向的高轴向力,该轴向力会使活塞滚筒40与第二壳体件1b或位于它们之间的控制盘之间产生固体摩擦。
[0048]-该组合是成本有利的解决方案,尤其当使用系列圆锥滚子轴承时。
[0049]但是,圆锥滚子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组合要求在一个方向上附加进行轴向支承,该轴向支承有利地通过传动轮15的滑动面15a与布置在壳体端面11上的止挡面12之间的接触构成。轴向支承这样构成具有下面的优点:
[0050]-简单的装配,
[0051]-没有由于压入过程而引起的轴承底部变形,
[0052]-方便地维护和检验轴承滑动面(滑动面15a和止挡面12),
[0053]-成本有利的解决方案,
[0054]-在选择轴承滑动面的材料副时的大的选择余地。
【主权项】
1.轴向活塞机(100),用于栗运行和/或马达运行,具有壳体(10)、传动轴(20)和活塞滚筒(40),其中,所述活塞滚筒(40)与传动轴(20)连接,并且,所述传动轴(20)通过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0)内部,其中,第一轴承(21)构造为圆锥滚子轴承,第二轴承(22)构造为滑动轴承,其中,第一轴承(21)能够承受在从第二轴承(22)向第一轴承(21)的力方向上作用于传动轴(20)上的轴向力,传动轴(20)在该力方向上是被预紧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的面对驱动装置或者从动装置的壳体端面(11)上布置有止挡面(12),该止挡面能够与布置在传动轴(20)上的主动轮或者从动轮(15)的与所述止挡面(12)对置的滑动面(15a)共同作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面(12)在布置于壳体端面(11)上的钢盘(13)上构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两体式地构成,具有驱动侧或者从动侧的第一壳体件(1a)以及壳体端部侧的第二壳体件(10b),在第一壳体件中布置有所述第一轴承(21),在第二壳体件中布置有所述第二轴承(22)。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力通过弹簧(23)产生,该弹簧布置在传动轴(20)与活塞滚筒(40)之间。5.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22)由复合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22)由具有烧结青铜的钢背和由聚苯硫醚制成的面层组成。7.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21)比所述第二轴承(22)具有更大的内直径。8.如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20)上在壳体端部侧构成轴端部(25),其中,所述第二轴承(22)布置在轴端部(25)上。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端部(25)的轴承滑动面(25a)具有凸度。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向活塞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滑动面(25a)的凸度为 5μηι 至 30μηι,优选为 15μηι。
【专利摘要】一种轴向活塞机(100),用于泵运行和/或马达运行,具有壳体(10)、传动轴(20)和活塞滚筒(40)。活塞滚筒(40)与传动轴(20)连接。传动轴(20)通过第一轴承(21)和第二轴承(22)可旋转地支承在壳体(10)内部,其中,第一轴承(21)构造为圆锥滚子轴承,第二轴承(22)构造为滑动轴承。第一轴承(21)可以承受在从第二轴承(22)向第一轴承(21)的力方向上作用于传动轴(20)上的轴向力。传动轴(20)在该力方向上被预紧。在壳体(10)的朝向驱动装置或者从动装置的壳体端面(11)上布置有止挡面(12),该止挡面能够与布置在传动轴(20)上的主动轮或者从动轮(15)的与所述止挡面(12)对置的滑动面(15a)共同作用。
【IPC分类】F04B1/20, F04B27/08, F03C1/06
【公开号】CN105683561
【申请号】
【发明人】M·格莱纳
【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9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