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0792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时间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
【背景技术】
[0002]时间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时间继电器具有一个插座部件,也称时间继电器插座,它包括基座、底板和八个插片,八个插片之间具有较高的电压差,基座、底板固定联接形成内腔,八个插片被封装在所述的内腔内。现有的时间继电器插座由于其结构不合理,其隔弧筋往往只设置在外壳上,或者只设置在基座上,例如隔弧筋仅设在外壳上,基座设与隔弧筋对应的凹槽,完全采用隔弧筋与隔弧槽的对应关系,而且往往外壳上的隔弧筋不分区,隔弧筋在导电片插套区、中间过渡区和接线端区没有任何区别,采用一条长筋贯穿的方案,而基座上也是各区都采用雷同的隔弧筋贯穿,使八个插片之间存在绝缘性能差的问题,导致插片间产生电弧,影响产品的安全等级、使用寿命和控制可靠性。基于时间继电器插座的工作原理,对于其基本的结构要求包括:每个插片的一端设有供触头插接的插套,每个插套分别对着设置在基座上的各自的插孔;每个插片的另一端为供导线接入的接线端,每个接线端分别对着设置在各自的接线座上;由于八个插孔需密集地设置在基座的中央,所以需要八个插套挨得很近,以至于相邻两个插套之间的距离可能会小于爬电距离;由于接线空间的要求,需要接线端具有较宽的尺寸,所以使得相邻两个接线端之间的距离很小,甚至出现小于爬电距离的情况。为了满足绝缘要求,现有的时间继电器插座,通常在插套之间和接线端之间采用隔弧筋的结构,但是,由于受插片安装在带有插孔的基座上的结构限制,因此使得隔弧筋与基座或底板之间的配合间隙离插片很近,特别是在插套和接线端附近的有害间隙的问题尤为突出,从而导致导插片之间的绝缘效果不佳,所述的间隙仍会导致电弧的产生。
[0003]现有的时间继电器插座在插片的插套端附近采用隔弧筋和隔弧槽的结构,用以减小有害间隙的危害程度,但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工艺原因,隔弧槽不能做得很深,隔弧筋与隔弧槽之间的交错重叠的面积很小,因此这种在插套端附近设置的隔弧筋和隔弧槽结构,对于插套之间的绝缘效果仍然不理想,或者说,减小有害间隙的危害程度很有限。此夕卜,隔弧筋与隔弧槽之间的对接插入方式(隔弧筋的顶边对准隔弧槽插入的方式),由于受基座与底板成型工艺的限制,很难确保隔弧筋与隔弧槽的对准精度(除非大幅度加大基座与底板的制造成本),而该对准精度直接关系到时间继电器插座的组装效率和零件的报废率,为了不影响组装效率和减小报废率,隔弧筋与隔弧槽之间的配合间隙不能很小,而配合间隙的增大显然不利于插套之间的绝缘。
[0004]现有的时间继电器插座,在减小插片的接线端附近的有害间隙的危害方面,尚未见到理想的技术方案,原因可能在于,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要形成实用性好的方案具有一定的难度。【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它通过对接线座结构的改进,以杜绝在导电片的接线端附近出现可能引发电弧的有害间隙,同时采用错位对插隔弧筋结构,以避免在插孔附近形成可能引起电弧的有害间隙,从而有效提升产品的安全等级、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改善产品的控制可靠性,并且还能方便外壳与盖板之间的装配。为了阻隔电弧、提供一种耐压强、安全性能高的时间继电器插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时间继电器插座,包括外壳1、盖板2和八片导电片3,外壳I上设有八个插孔14,每个插孔14对应一个导电片3,八片导电片3的各插套端3b分别对着外壳I上的八个插孔14设置,外壳I与盖板2固定联接并形成空腔,八片导电片3位于外壳I与盖板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的盖板2的两端的每一端均设有:四个接线座21、一个盖板螺钉座25和两个绝缘隔板22 ;每个盖板螺钉座25将同一端的四个接线座21分隔成两组,每组具有2个接线座21,每组的2个接线座21之间均由一个凸起设置在盖板2上的绝缘隔板22分隔,八片导电片3的接线端3a分别安装在八个接线座21上。所述的外壳I的两端的每一端均设有:两个内凹的孔槽11和一个外壳螺钉座15,所述外壳螺钉座15位于同一端的两个孔槽11之间并将同一端的两个孔槽11分隔,每个孔槽11的内凹空间均容纳一组设有I个绝缘隔板22并带有2个接线端3a的2个接线座21。在接线端的盖板上设置绝缘隔板,两个接线座共用一个外壳孔槽的方案增强了导电片在接线端附近的电弧的阻隔效果,提高了产品的耐压性。
[0007]此外,作为更优选的方案,所述的外壳I的八个插孔14的每两个插孔14之间均设有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所述的盖板2上设有分隔八个导电片3的插套端3b用的八个绝缘筋23,外壳上的每个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仅与盖板上的一个绝缘筋23对应,并且外壳上的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与其对应盖板上的绝缘筋23相互平行并错位对插。
[0008]所述时间继电器包括导电片插套区51、中间过渡区52和接线端区53 ;所述外壳I仅在导电片插套区51、中间过渡区52设有隔弧筋,在外壳I的接线端区53不设有隔弧筋。换句话说,隔弧筋包括:导电片插套区51的插套区隔弧筋13、中间过渡区52的中间过渡区隔弧筋16、接线端区53的绝缘隔板22。其中,接线端区53的隔弧筋绝缘隔板22在盖板上,中间过渡区52的隔弧筋中间过渡区隔弧筋16在外壳上,这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阻隔性,解决了在导电片的接线端附近出现可能引发电弧的有害间隙的问题,绝缘效果好。
[0009]作为优选方案,中间过渡区隔弧筋16与其对应的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错位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过渡区隔弧筋16宽于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
[0011]此外,中间过渡区52的盖板2上设有容纳导电片的引导槽26,在盖板2的导电片插套区51设有绝缘筋23,所述引导槽26与绝缘筋23错位设置。
[0012]当外壳I与盖板2联接时,各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和盖板2上与其对应的绝缘筋23可以位于不同侧,有的左右交错、有的右左交错,但作为优选方案,各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均位于与其对应的绝缘筋23的同侧。
[0013]优选的,所述的外壳I上的孔槽1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与绝缘隔板22插装配合的插接槽12。此外,所述的外壳I的孔槽11优选为通透结构,容装在孔槽11内的绝缘隔板22从孔槽11内伸出到外壳I外形成接入导线的绝缘隔板。更优选的是,盖板2的所述绝缘隔板22的上缘的两侧均设有下落台阶27,台阶的低缘插入外壳I的接插槽12内,而台阶的上缘可伸出到外壳外。
[0014]优选的,所述的绝缘隔板22高于接线座21的接线端安装面2a,所述的绝缘隔板22长于接线座21的端面2b。所述的绝缘隔板22与接线座21的接线端安装面2a之间具有能隔离电弧的高度差H,所述的高度差H为0.5倍至I倍的爬电距离;所述的绝缘隔板22与接线座21的端面2b之间具有能隔离电弧的长度差L,所述的长度差L为0.5倍至I倍的爬电距离。
[0015]优选的,所述的导电片插套区隔弧筋13与绝缘筋23错位对插形成的重叠部分的高度尺寸为0.5倍至I倍的爬电距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