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731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在端子线材生产线上,大量的线材需要预先截断,装箱。市场上目前销售的端子剥线机,只有剥线皮以及切断端子线材的功能,对于切断的成品线材没有进一步的收纳整理功能,因此端子线生产厂家往往每一台剥线机都要配备一名工人,对剥线机加工后的线进行排列、整理、计数,很多时候由于反复的劳动,工人会出现各种失误,如记错线才根数、排放不整齐、跟不上节拍导致成品线散落等,而且利用人工收纳线材还大大浪费了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整理剥线机输出的线材,并自动计数,当达到预设数量后,自动把整理好的线材投放到收线盒中。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振动台及设置在所述振动台上的下料装置,所述振动台与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下料装置包括下料口、设置在所述下料口下方的落料通道及集线仓,所述落料通道侧壁上设有计数装置,所述集线仓下方开口处设置翻板,所述翻板经第一连杆与第一气缸连接,上述各装置与控制装置相连。
[0006]进一步的,所述计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落料通道两侧的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
[0007]进一步的,所述计数装置的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设置在所述下料装置外侧的第二气缸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翻板呈Z字型,所述翻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集线仓上而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导轨,所述振动台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集线仓下方开口相对应的出料口。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12]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整理剥线机输出的线材并实现计数,当达到预设数量后将线材投放到收线盒中,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线材排列、整理和计数过程中的重复劳动;
[0013]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收线装置结构简单,收线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0018]其中:1、机架;11、导轨;12、出料口 ;2、振动台;3、下料装置;31、下料口 ;32、落料通道;33、挡板;34、红外线发射器;35、集线仓;36、翻板;37、红外线接收器;4、控制装置;
5、电机;6、第二气缸;7、第一气缸;8、第一连杆;9、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方便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所述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1]参见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提供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其包括机架
1、设置在机架I上的振动台2及设置在振动台2上的下料装置3,振动台2与电机5传动连接,振动台2在振动过程中实现线材的下料,为了使振动台2沿固定方向振动,在机架I上还设有导轨11,振动台2的两端与导轨11滑动连接。
[0022]本例中在电机5的输出轴上设有偏心轮,振动台2通过第二连杆9连接在偏心轮上,这样电机5在工作过程中带动振动台2左右振动。
[0023]下料装置3包括下料口 31、设置在下料口 31下方的落料通道32及集线仓35,整个下料装置3呈长方体型,为了实现下料过程中对线材的计数,在落料通道32的侧壁上设有计数装置,该计数装置为设置在落料通道32两侧的红外线发射器34和红外线接收器37,落料通道32的宽度优选为线材直径的1.2倍即在下料过程中保证每次仅有一根线材从落料通道32落下进入集线仓35中,计数装置对下落的线材进行计数。
[0024]集线仓35下方开口处设置有翻板36,该翻板36经第一连杆8与第一气缸7连接,第一气缸7带动翻板36实现集线仓35下方开口的开闭,本例中该翻板36呈Z字型,其一端铰接在集线仓35上而另一端与第一气缸7连接,当然翻板36还可以为其他形式,本实用新型在此不作限制;机架I上还设有与集线仓35下方开口相对应的出料口 12,剥线机输出的线材经下料口 31、落料通道32进入集线仓35,当达到预定数量时,即可通过打开翻板36将集线仓35内的线材经出料口 12投放到收线盒内。
[0025]计数装置的上方还设有用于阻隔线材下落的挡板33,该挡板33 —端与第二气缸6连接而另一端可从落料通道32的一侧伸出将落料通道32关闭,当计数装置累计计数达到设定值时,第二气缸6带动挡板33伸出将落料通道32挡住,下料口 31的线材停止下落,翻板36打开,集线仓35中的完成计数的线材经出料口 12进入收线盒中。
[0026]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收线机的自动化操作,上述各装置均与控制装置4相连。
[00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下料口 31接收剥线机输出的端子线材,通过落料通道32落入集线仓35中,在通过落料通道32的过程中产生瞬间光电隔阻,此时计数装置计数一次,当累计数量达到设定数值时,第二气缸6动作产生出杆动作,推动挡板33运动阻挡剥线机的线材落入集线仓35,这时由剥线机输出的线材全部暂存于下料口 31的腔体内,第一气缸7开始收杆动作带动翻板36打开,此时集线仓35中存贮的线材有规则的落入预先放置在机架I下面的收线盒内,第一气缸7带动翻板36关闭,挡板33打开,此时一次工作结束,工人可拿走收线盒准备下一次装线。
[0028]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设置在所述机架(I)上的振动台(2)及设置在所述振动台(2)上的下料装置(3),所述振动台(2)与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下料装置(3)包括下料口(31)、设置在所述下料口(31)下方的落料通道(32)及集线仓(35),所述落料通道(32)侧壁上设有计数装置,所述集线仓(35)下方开口处设置翻板(36),所述翻板(36)经第一连杆(8)与第一气缸(7)连接,上述各装置与控制装置(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落料通道(32)两侧的红外线发射器(34)和红外线接收器(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数装置的上方设有挡板(33),所述挡板(33)与设置在所述下料装置(3)外侧的第二气缸(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36)呈Z字型,所述翻板(3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集线仓(35)上而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上设有导轨(11),所述振动台⑵与所述导轨(1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上设有与所述集线仓(35)下方开口相对应的出料口(1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收线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振动台(2)及设置在所述振动台(2)上的下料装置(3),所述振动台(2)与电机(5)传动连接,所述下料装置(3)包括下料口(31)、设置在所述下料口(31)下方的落料通道(32)及集线仓(35),所述落料通道(32)侧壁上设有计数装置,所述集线仓(35)下方开口处设置翻板(36),所述翻板(36)经第一连杆(8)与第一气缸(7)连接,上述各装置与控制装置(4)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收线装置,其结构简单,能够整理剥线机输出的线材并实现计数,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线材排列、整理和计数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IPC分类】B65B57-20
【公开号】CN204415886
【申请号】CN201520023508
【发明人】杨嵩, 谭洪
【申请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谭洪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