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546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谷物干燥技术是通过在场地上利用自然阳光照射干燥后入仓保存。为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投入产出率,现代农业中谷物生产正在推广用谷物烘干机来替代自然晾晒。可是现在市场上供应的谷物烘干机大部分为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此类烘干机建设时需要配套较多的仓库和场地,由于考虑了保持谷物品质(特别是水稻),低温循环式烘干机烘干速度慢,效率低,全面实现机械化烘干要求的投资大。更为关键的是低温循环式烘干机烘干的能源消耗大,这是因为:低温循环式烘干机主要用两种燃料作为烘干用热源,分别是燃烧柴油或燃煤(秸杆和木柴),根据统计数据,燃油烘干消耗的能源达到240元/吨(谷物),燃煤烘干的能源消耗达到100-120元/吨。这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同时也造成农业生产的高耗能,增加了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加重环境恶化,不利于现代化可持续农业的建设。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通过设计若干组烘干单元串联使用,有利于可移动设计,整机外形类似于集装箱,使用农村的拖拉机就能方便安全的牵引移动,可以实现机具的跨区作业,提高机具使用率,降低农机亩均投资量,节约社会资源。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加热系统、出粮室和若干组烘干单元,所述机架底部设有高度可以调节的若干支撑脚和用于牵引移动所述机架的若干轮子;所述加热系统连接一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中央通风管,所述加热系统能够通过所述中央通风管向所述烘干单元内提供热风;对应每个烘干单元,设有一转运机构,第一个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将其对应的烘干单元内干燥后的谷物自动转运至下一个烘干单元,最后一个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将其对应的烘干单元内干燥后的谷物自动转运至所述出粮室内。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系统为热泵型加热系统,主要包括热泵系统和内燃机,所述内燃机驱动所述热泵系统工作,所述热泵系统收集空气中的热量并通过风机向所述中央通风管中排入热风。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发电机和用于控制烘干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所述内燃机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为所述控制系统、所述转运机构、所述风机提供电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系统为燃煤型加热系统或燃油型加热系统或热风炉型加热系统,该加热系统主要由燃烧器和热交换器组成。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烘干单元包括围成密封的烘干腔的若干封板,所述烘干腔内自上而下依次设有若干组头尾相连呈斜向布置的斜板组件,每个斜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具有网孔的上斜板和下斜板,上斜板与下斜板之间形成粮食通道;所述烘干腔的上部形成有储存腔,所述储存腔底部连通所述粮食通道。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烘干单元的烘干腔具有不同容积。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运机构包括用于控制出粮速度的出粮机构和用于提升谷物的提升机,所述出粮机构设于其对应的烘干单元底部,并连通所述粮食通道;所述提升机通过管道将从所述出粮机构排出的谷物提升进入下一个烘干单元的储存腔内。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粮机构为一组带有叶轮的轴或为一块可调节开度的闸板。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机为气动式、绞龙式、畚斗式中的一种。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包括若干纵向布置的支撑梁,所述轮子和所述支撑脚设于所述支撑梁的底部,所述支撑梁上设有用于调节水平的水平仪。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采用现代内燃机直接驱动热泵系统的技术,形成了独立工作烘干系统。具有以下技术、经济和社会优势。
[00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具可以直接使用,无需供电设施,机房等附加投资,节约社会成本,有利于节能型农业的建设。
[0017]2、本实用新型移动式设计(机架底部设有轮子),机具可以随着联合收割机一起转移实现跨区作业,提高机具使用率,提高用户投资效益。
[0018]3、通过设置若干组烘干单元连续烘干,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单位水分的烘干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
[0019]4、本实用新型设计中在低温烘干的基础上增加了中间舒缓腔,在烘干作业中自动遵循烘干一舒缓循环,根据不同的谷物类型和水分基础,烘干和舒缓时间比例可以设定,保证了高效和高质的统一,保持了谷物的品质和口感,提高了谷物的商品率,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
[0020]5、本实用新型的实际优势在于可以适应多用户间的不停机切换,当一个农户的谷物进料结束后。中间只要留一个烘干单元作为分隔过度,第二个农户的谷物就能跟着同步进料而不会混杂。有利于机具的连续尚效运彳丁,发挥机具的最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若干烘干单元组合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烘干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0026]I——机架11——支撑梁
[0027]2——加热系统3——出粮室
[0028]4——烘干单元41——烘干腔
[0029]411——储存腔42——封板
[0030]43——斜板组件431——上斜板
[0031]432——下斜板433——粮食通道
[0032]5——支撑脚6——轮子
[0033]7——中央通风管8——转运机构
[0034]81 出粮机构82 提升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使本实用新型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为方便说明,实施例附图的结构中各组成部分未按正常比例缩放,故不代表实施例中各结构的实际相对大小。
[0036]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谷物干燥的移动式烘干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上设有加热系统2、出粮室3和若干组烘干单元4,所述机架底部设有高度可以调节的若干支撑脚5和用于牵引移动所述机架的若干轮子6 ;所述加热系统连接一设于所述机架底部的中央通风管7,所述加热系统能够通过所述中央通风管向所述烘干单元内提供热风;对应每个烘干单元,设有一转运机构8,第一个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将其对应的烘干单元内干燥后的谷物自动转运至下一个烘干单元,最后一个所述转运机构能够将其对应的烘干单元内干燥后的谷物自动转运至所述出粮室内。较佳的,将若干烘干单元依次并排排布,形成并列串联的布局。这样,通过设计若干组烘干单元串联使用,保持了低温烘干,能够有效舒缓消除谷物的干燥应力,保持稻米的完整粒和口感,其烘干原理基于带中间舒缓功能的低温烘干。采用若干烘干单元并列布局有利于可移动设计,整机外形类似于集装箱,使用农村的拖拉机就能方便安全的牵引移动,可以实现机具的跨区作业,提高机具使用率,降低农机亩均投资量,节约社会资源。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保持低温烘干和适宜于机具移动转移方面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
[0037]优选的,所述加热系统为热泵型加热系统,主要包括热泵系统和内燃机,所述内燃机驱动所述热泵系统工作,所述热泵系统收集空气中的热量并通过风机向所述中央通风管中排入热风。热泵系统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压缩机和换热系统(蒸发器和冷凝器)内循环的制冷剂的共同作用下,由环境热源(空气)中吸取较低温热能,然后转换为较高温热能释放至循环介质(如水、空气)中成为高温热源输出,热泵系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热泵技术在现代家庭空调、农业经济作物的干燥如香菇、茶叶、中药材等干燥已有应用,用于谷物干燥也有试验。可是因为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有限,谷物生产又具有大量集中收获的特点,如果要建能够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热泵型谷物烘干机,必须扩建大功率供电设施,将极大的提高投资成本。同时建固定式热泵型烘干机用于农业生产,全年机具使用时间在30-40天左右,其余时间设备将处于闲置状态,造成固定资产建设的大量浪费。本实用新型热泵型加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8]通过内燃机驱动热泵系统运转,具体实施时可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内燃机和热泵系统的压缩机,这样,通过控制内燃机的转速和出力可控制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实现调节烘干温度的功能,从而达到实现通过收集空气中的热量来为谷物加热烘干的目的,为了在供电能力有限或没有电的农村地区方便使用,采用现代内燃机动力来直接驱动热泵系统运转,减少了能源转换环节,提高了效率和机具的适用范围;内燃机运转时产生的余热也可被全面利用。通过上述技术整合的有利结果是可以将谷物烘干的能源消耗下降70%以上。在一些独特地区例如高寒地区、高原地区,在谷物烘干季节环境气温接近或低于0°C时,采用热泵技术的热效率不高。这时本系统可以考虑传统加热技术,利用矿物燃料或生物燃料直接燃烧获取热量烘干谷物,具体方案这里不再细述。
[0039]优选的,还包括发电机和用于控制烘干机工作的控制系统,所述内燃机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为所述控制系统、所述转运机构、所述风机提供电源。这样,内燃机驱动发电机,发电机产生的电能主要用于远程动力需求和自动控制,形成完整的自循环系统,消除机组工作时对外部条件的依赖,达到在野外也能正常作业的目的。同时内燃机产生的大量余热也可以加以充分利用,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节能降耗,节本环保的效果。
[0040]优选的,所述加热系统为燃煤型加热系统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