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89858阅读:来源:国知局
4设置为沿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的周边分布。
[0031]在本实施例中,输电带7设置在下线圈4的端面部并且输电带7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线圈4联接。
[0032]在本实施例中,输电带7设置为相互联接并且至少两个输电带7设置在操作人员的手部。
[0033]在带电场所作业时,当电流作用在安全帽本体I上时,上线圈3接受漏电电流并且传输到下线圈4上,再通过输电带7传输到断电器上,阻止漏电电流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
[0034]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0035]1、由于设计了安全帽本体1、绝缘壳体2、上线圈3、下线圈4和输电带7,当电流作用在安全帽本体I上时,上线圈3接受漏电电流并且传输到下线圈4上,再通过输电带7传输到断电器上,不再只使用安全帽本体1,因此阻止漏电电流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对操作人员进行了保护。
[0036]2、由于设计了上线圈3、下线圈4和输电带7,方便在作业场所进行维修,减轻了重量。
[0037]3、由于设计了卡扣8,方便安全帽本体I和绝缘壳体2的联接,适合在不同场所使用安全帽。
[0038]4、由于设计了上线圈3和下线圈4,增大了传输电流的面积,不再使用单根导线,防止产生瞬间高温度。
[0039]5、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0040]还有其它的与在安全帽本体I上形成漏电电流保护网络的安全帽本体1、绝缘壳体2、上线圈3、下线圈4和输电带7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0041]因此在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作为主体的安全帽本体1、设置为套装在安全帽本体I上的绝缘壳体2、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顶端端面部上的上线圈3、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上的下线圈4、设置为与下线圈4连接的输电带7,下线圈4设置为与上线圈3连接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包含有作为主体的安全帽本体(I)、设置为套装在安全帽本体(I)上的绝缘壳体(2)、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顶端端面部上的上线圈(3)、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上的下线圈(4)、设置为与下线圈(4)连接的输电带(7),下线圈(4)设置为与上线圈(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按照在安全帽本体(I)上形成漏电电流保护网络的方式把绝缘壳体(2)、上线圈(3)、下线圈(4)和输电带(7)与安全帽本体(I)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还包含有卡片(5)、压片(6)和卡扣(8),绝缘壳体(2)设置在安全帽本体(I)上并且绝缘壳体(2)设置为覆盖在安全帽本体(I)上,在绝缘壳体(2 )的外缘部和安全帽本体(I)的外缘部之间设置有卡扣(8 ),上线圈(3)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顶端端面部并且上线圈(3)设置为卡装在卡片(5)和绝缘壳体(2)之间,下线圈(4)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上并且下线圈(4)设置为卡装在压片(6)和绝缘壳体(2)之间,设置在上线圈(3)上的导电线设置为与设置在下线圈(4)上的导电线连接并且设置在下线圈(4)上的导电线设置为与输电带(7),输电带(7)设置在下线圈(4 )上并且输电带(7 )设置为与断电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在绝缘壳体(2)的外侧面部设置有凹槽体(21)并且凹槽体(21)设置为分布在绝缘壳体(2)的外侧面部的周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上线圈(3)和下线圈(4)分别设置为由导电线缠绕成的柱状体。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卡扣(8)设置为U形体并且卡扣(8)的一端端部设置为与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铰接式联接,安全帽本体(I)的外缘部设置在卡扣(8)的U形体扣槽中。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上线圈(3)和下线圈(4)分别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凹槽体(21)的两端端部并且连接上线圈(3)和下线圈(4)的导电线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凹槽体(21)中。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上线圈(3)设置为沿绝缘壳体(2)的顶端端面部的周边分布并且下线圈(4)设置为沿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的周边分布O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输电带(7)设置在下线圈(4)的端面部并且输电带(7)设置为通过螺栓与下线圈(4)联接。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其特征是:输电带(7)设置为相互联接并且至少两个输电带(7)设置在操作人员的手部。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带电场所的安全帽,包含有作为主体的安全帽本体(1)、设置为套装在安全帽本体(1)上的绝缘壳体(2)、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顶端端面部上的上线圈(3)、设置在绝缘壳体(2)的外缘部上的下线圈(4)、设置为与下线圈(4)连接的输电带(7),下线圈(4)设置为与上线圈(3)连接,当电流作用在安全帽本体(1)上时,上线圈(3)接受漏电电流并且传输到下线圈(4)上,再通过输电带(7)传输到断电器上,不再只使用安全帽本体(1),因此阻止漏电电流对操作人员产生伤害,对操作人员进行了保护。
【IPC分类】A42B1/24
【公开号】CN204742758
【申请号】CN201520426401
【发明人】张雨菡
【申请人】张雨菡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