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0017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拖拉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
【背景技术】
[0002]拖拉机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的动力来源,对农业生产机械化有很大的影响。在田间作业时,如棉花、玉米、高粱,大豆、油菜等作物生长中后期,要求拖拉机地隙较高,否则无法进入地块进行作业,如土地耕整、播种环节要求拖拉机地隙较低。而中耕除草、植保灭虫等环节,尤其是玉米抽雄、植保及后期的收获等,要求拖拉机地隙应该随着作物高度可调。而目前的拖拉机在地隙高度及轮距宽度的调整上调节范围比较小,且结构复杂。因此,地隙调节方式简单便捷,调节范围宽的拖拉机是一种急需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其地隙调节方式简单便捷,调节范围宽,适用范围广。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包括:
[0006]机架;
[0007]行走系统,所述行走系统包括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
[0008]驱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设于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行走系统;
[0009]前调节机构,所述前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前部,所述前调节机构包括前支撑臂和套装在所述前支撑臂上的前高度调节导轨,所述前支撑臂可相对所述前高度调节导轨滑动和转动,所述前支撑臂与所述前行走轮连接;
[0010]后调节机构,所述后调节机构设于所述机架后部,所述后调节机构包括后支撑臂和套装在所述后支撑臂上的后高度调节导轨,所述后支撑臂可相对所述后高度调节导轨滑动,所述后支撑臂与所述后行走轮连接;以及
[0011]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与所述前支撑臂固定连接,用于转动所述前支撑臂,以调节所述前行走轮方向。
[0012]进一步地,所述前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前支撑臂上,用于限定所述前支撑臂相对所述前高度调节导轨的位置;
[0013]所述后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机构设于所述后支撑臂上,用于限定所述后支撑臂相对所述后高度调节导轨的位置。
[00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
[0015]动力装置;
[0016]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
[0017]长度调节机构,所述长度调节机构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长度调节结构旋转;
[0018]驱动轮,与长度调节机构传动连接,所述长度调节机构带动所述驱动轮旋转,所述长度调节机构调整所述驱动轮在所述拖拉机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驱动轮驱动所述后行走轮转动。
[0019]进一步地,所述后行走轮还同轴固定连接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所述驱动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带动所述后行走轮一同转动。
[0020]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前部设有前导轨,所述前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机架后部设有后导轨,所述后导轨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前调节机构装配在所述前导轨上,所述前调节机构沿所述前导轨滑动,用于调节所述前行走轮轮距,所述后调节机构装配在所述后导轨上,所述后调节机构沿所述后导轨滑动,用于调节所述后行走轮轮距。
[0021]进一步地,所述前调节机构还包括前伸缩机构,所述前伸缩机构装配在所述前导轨上,所述前伸缩机构上设有若干限位孔,所述前导轨上与所述前伸缩机构对应的方向设有若干限位孔,通过销轴插入所述前伸缩机构和所述前导轨对应的限位孔来限定前行走轮轮距;
[0022]所述后调节机构包括后伸缩机构,所述后伸缩机构装配在所述后导轨上,所述后伸缩机构通过定位销与所述后导轨固定,从而限定后行走轮轮距。
[0023]进一步地,所述前调节机构包括左前调节机构和右前调节机构,所述左前调节机构和所述右前调节机构相对所述机架对称布置;
[0024]所述后调节机构包括左后调节机构和右后调节机构,所述左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右后调节机构相对所述机架对称布置。
[0025]进一步地,所述左前调节机构和所述右前调节机构相对远离的方向调节,以增加所述前行走轮轮距,所述左前调节机构和所述右前调节机构相对靠近的方向调节,以减小所述前行走轮轮距;
[0026]所述左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右后调节机构相对远离的方向调节,以增加所述后行走轮轮距,所述左后调节机构和所述右后调节机构相对靠近的方向调节,以减小所述后行走轮轮距。
[0027]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撑臂至少为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后支撑臂平行设置。
[002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前端设有前安装架,所述机架后端设有后安装架。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隙可调的拖拉机,其地隙调节方式简单便捷,调节范围宽,同时,其轮距可调节,适用范围广。
[0031]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的示意图;
[0033]图2是图1中第一定位机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0034]图中所示:I为驱动系统,101为动力装置,102为驱动轴,103为长度调节机构,104为驱动轮,2为转向机构,3为前安装架,4为前导轨,5为机架,6为前调节机构,61为左前调节机构,62为右前调节机构,621为前支撑臂,622为第一定位机构,623为前伸缩机构,624为前高度调节导轨,7为后调节机构,71为左后调节机构,72为右后调节机构,711为后伸缩机构,712为后高度调节导轨,713为第二定位机构,714为后支撑臂,8为后导轨,9为后安装架,10为前行走轮,11为后行走轮,12为从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36]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隙可调的拖拉机,包括:
[0037]机架5 ;机架5为一体型框架结构,结构可靠。
[0038]行走系统,行走系统包括前行走轮10和后行走轮11 ;作业时前行走轮和后行走轮保持轮距相同;
[0039]驱动系统1,设于机架5上,用于驱动行走系统;驱动系统设置在机架5的中部位置,使拖拉机在作业过程中的保持左右平衡。
[0040]前调节机构6设于机架5前部,前调节机构6包括前支撑臂621和套装在所述前支撑臂621上的前高度调节导轨624,前支撑臂621可相对前高度调节导轨624滑动和转动,前支撑臂621与前行走轮10连接;前支撑臂621可相对前高度调节导轨624滑动,以实现对前高度调节导轨624的提升或降低,进一步实现对机架5前部的提升或降低,达到对前部地隙进行调节的目的。前支撑臂621可相对前高度调节导轨624转动,以实现对前行走轮10的径向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