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驱水田运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016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四驱水田运苗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驱水田运苗机。
[0002]【背景技术】:目前,现有的水田运苗机大多采用前发动机后货厢,单厢运苗作业,作业效率低,整机前后平衡性差,行走时防滑系数小,并为前转向转弯行走,转弯半径大,破坏了水田插秧作业地表面,行走轮采用骨架式大牙体,行走阻力大,翻土缠草,影响作业效率。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四驱水田运苗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水田运苗机大多采用前发动机后货厢,单厢运苗作业,作业效率低,整机前后平衡性差,行走时防滑系数小,前转向转弯行走,转弯半径大及行走轮采用骨架式大牙体,行走阻力大,翻土缠草等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四驱水田运苗机由:前机架、前固定座、前齿形全包行走轮、前桥、发动机皮带轮、发动机、皮带、腰节转向机架、油缸、后机架、后固定座、后齿形全包行走轮、后桥、转向后固定板、后传动轴、后三角转向板、转向锁紧螺栓、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变速箱、驾驶座、离合器、方向盘、前货厢、转向机、液压油管、后货厢、后油缸固定座、前油缸固定座、前传动轴构成。前桥通过前固定座装在前机架上,两个对称的前齿形全包行走轮分别安装在前桥两端,发动机安装在前机架的后端,发动机皮带轮与发动机相连接,变速箱安装在前机架后端的中部,离合器与变速箱相连接,发动机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离合器相连接,腰节转向机架与前机架相连接,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与腰节转向机架相连接,后桥通过后固定座安装在后机架上,两个对称的后齿形全包行走轮分别安装在后桥的两端,转向后固定板与后机架焊接在一起,后三角转向板与后机架焊接在一起,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通过转向锁紧螺栓与后三角转向板相连接,前货厢与前机架相连接,后货厢与后机架相连接,转向机安装在前机架的中部,转向机一端与方向盘相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油管相连接,液压油管与油缸相连接,油缸一端安装在前油缸固定座上,另一端安装在后油缸固定座上,驾驶座安装在前机架上,后传动轴与后桥相连接,前传动轴与前桥相连接,后传动轴、前传动轴分别与变速箱相连接。该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发动机安装在前机架后端,节省了安装空间,安装了前货厢,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强了整机的平衡性,行走时防滑性能好,采用腰节转向,下油缸工作,转弯灵活,半径小,行走轮平行转弯阻力小,不破坏水田插秧作业地表面,采用齿形全包行走轮行走时不翻土、不缠草。
[0004]【附图说明】:
[0005]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驱水田运苗机的俯视图。
[0006]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四驱水田运苗机的转向结构示意图。
[0007]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四驱水田运苗机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08]I一前机架2—前固定座3—前齿形全包行走轮4一前桥
[0009]5一发动机皮带轮6—发动机7—皮带8一腰节转向机架9一油缸
[0010]10一后机架11一后固定座12—后齿形全包行走轮13—后桥
[0011]14一转向后固定板15—后传动轴16—后二角转向板17—转向锁紧螺栓
[0012]18—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9一变速箱20—驾驶座21—离合器
[0013]22一方向盘23—前货厢24—转向机25—液压油管26—后货厢
[0014]27—后油缸固定座28—前油缸固定座29—前传动轴
[00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四驱水田运苗机由:前机架1、前固定座2、前齿形全包行走轮3、前桥4、发动机皮带轮5、发动机6、皮带7、腰节转向机架8、油缸9、后机架10、后固定座11、后齿形全包行走轮12、后桥13、转向后固定板14、后传动轴15、后三角转向板16、转向锁紧螺栓17、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8、变速箱19、驾驶座20、离合器21、方向盘22、前货厢23、转向机24、液压油管25、后货厢26、后油缸固定座27、前油缸固定座28、前传动轴29构成。前桥4通过前固定座2安装在前机架I上,两个对称的前齿形全包行走轮3分别安装在前桥4的两端,发动机6安装在前机架I的后端,发动机皮带轮5与发动机6相连接,变速箱19安装在前机架I后端的中部,离合器21与变速箱19相连接,发动机皮带轮5通过皮带7与离合器21相连接,腰节转向机架8与前机架I相连接,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8与腰节转向机架8相连接,后桥13通过后固定座11安装在后机架10上,两个对称的后齿形全包行走轮12分别安装在后桥13的两端,转向后固定板14与后机架10焊接在一起,后三角转向板16与后机架10焊接在一起,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8通过转向锁紧螺栓17与后三角转向板16相连接,前货厢23与前机架I相连接,后货厢26与后机架10相连接,转向机24安装在前机架I的中部,转向机24 —端与方向盘22相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油管25相连接,液压油管25与油缸9相连接,油缸9 一端安装在前油缸固定座28上,另一端安装在后油缸固定座27上,驾驶座20安装在前机架I上,后传动轴15与后桥13相连接,前传动轴29与前桥4相连接,后传动轴15、前传动轴29分别与变速箱19相连接。
【主权项】
1.一种四驱水田运苗机,它由:前机架(I)、前固定座(2)、前齿形全包行走轮(3)、前桥(4)、发动机皮带轮(5)、发动机(6)、皮带(7)、腰节转向机架(8)、油缸(9)、后机架(10)、后固定座(11)、后齿形全包行走轮(12)、后桥(13)、转向后固定板(14)、后传动轴(15)、后三角转向板(16)、转向锁紧螺栓(17)、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8)、变速箱(19)、驾驶座(20)、离合器(21)、方向盘(22)、前货厢(23)、转向机(24)、液压油管(25)、后货厢(26)、后油缸固定座(27)、前油缸固定座(28)、前传动轴(29)构成,其特征在于:前桥(4)通过前固定座(2)安装在前机架(I)上,两个对称的前齿形全包行走轮(3)分别安装在前桥(4)的两端,发动机(6 )安装在前机架(I)的后端,发动机皮带轮(5 )与发动机(6 )相连接,变速箱(19 )安装在前机架(I)后端的中部,离合器(21)与变速箱(19 )相连接,发动机皮带轮(5 )通过皮带(7)与离合器(21)相连接,腰节转向机架(8)与前机架(I)相连接,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8)与腰节转向机架(8)相连接,后桥(13)通过后固定座(11)安装在后机架(10)上,两个对称的后齿形全包行走轮(12)分别安装在后桥(13)的两端,转向后固定板(14)与后机架(10)焊接在一起,后三角转向板(16)与后机架(10)焊接在一起,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18)通过转向锁紧螺栓(17)与后三角转向板(16)相连接,前货厢(23)与前机架(I)相连接,后货厢(26 )与后机架(10 )相连接,转向机(24)安装在前机架(I)的中部,转向机(24)一端与方向盘(22)相连接,另一端与液压油管(25)相连接,液压油管(25)与油缸(9)相连接,油缸(9)一端安装在前油缸固定座(28)上,另一端安装在后油缸固定座(27)上,驾驶座(20)安装在前机架(I)上,后传动轴(15)与后桥(13)相连接,前传动轴(29)与前桥(4)相连接,后传动轴(15)、前传动轴(29)分别与变速箱(19)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驱水田运苗机,它主要由:前后桥、发动机、腰节转向机架、油缸、前后传动轴、后三角转向板、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变速箱、前后货厢、转向机等构成。前桥装在前机架上,发动机安装在前机架的后端,离合器与变速箱相连接,发动机皮带轮与离合器相连接,腰节转向机架与前机架相连接,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与腰节转向机架相连接,转向后固定板与后机架焊接在一起,后三角转向板与后机架焊接在一起,腰节前三角转向机架与后三角转向板相连接,前后货厢与前后机架相连接。该产品发动机安装在前机架后端,节省安装空间,安装前货厢,提高了运输效率,增强整机的平衡性,行走时防滑性能好,转弯灵活半径小,不破坏水田插秧作业地表面。
【IPC分类】B60K17/34, A01B51/02, A01C11/02, B62D12/00, B60K17/28
【公开号】CN204774651
【申请号】CN201520521238
【发明人】马国发, 陶继哲
【申请人】马国发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