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065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复轨器上使用的平面顶托,尤其是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
【背景技术】
:
[0002]目前,在轨道车辆脱线后的救援复位作业中,有时必须将受力点选择在车体下部两支粗大、并行设置的工字钢梁即中梁上,将复轨器的举升油缸置于中梁下,油缸的活塞杆在工作时,通过上顶横跨在两支中梁上的平面顶托,将脱轨的车体抬离地面,而平面顶托的结构强度,将决定救援复位作业的成败。现有的顶托均为单梁结构,当脱轨车体重量较大、两中梁跨度较大时,平面顶托的主梁板会承受较大的弯矩,一旦不堪重负,发生弯曲变形,将直接导致二次事故发生。因此,只能靠增加主梁板的高度、厚度以及主梁板的数量来提高其整体的抗弯强度。通过增加主梁板的厚度与数量的这两种方式,其抗弯强度提升的效果不明显,并且制造这种满足抗弯强度的平面顶托因其厚重、宽大,运输、安装及操作起来都极为不便;通过增加主梁板高度的方式虽能明显提升整体的抗弯强度,但是车体中梁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有限,尤其是当车体脱轨后,车体中梁与地面的距离更加局促,再加上预留复轨器横移底桥、横移滑车、举升油缸的高度,因此,限制了平面顶托主梁板高度的增加,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平面顶托的抗弯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平面顶托由单点受力变为多点受力,避免了平面顶托因不堪重负而导致其发生弯曲变形现象的发生,有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在满足抗弯强度需要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平面顶托整体的重量,便于运输、安装与操作,省时省力;使平面顶托由长梁受力变为短梁受力,减少了弯矩,在梁板相同厚度和数量的情况下,可使平面顶托的高度降低二分之一,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在车体中梁与地面距离狭小时进行救援复位作业,尤其适用于救援复位中梁跨度较大的车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包括一支撑底座和固连在支撑底座顶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凹槽,两竖直设置的内梁主梁板的底部分别卡嵌在支撑板的两凹槽内,在内梁两主梁板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与内梁主梁板垂直设置的侧板,每个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内梁主梁板外侧、与内梁主梁板平行设置的两外梁主梁板相连,在两外梁主梁板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外梁主梁板垂直设置的负重踏板。
[0006]在每个侧板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一抵接在外梁柱梁板底面的凸缘。
[0007]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为锥形体结构。
[0008]在负重踏板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槽。
[0009]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平面顶托由单点受力变为多点受力,避免了平面顶托因不堪重负而导致其发生弯曲变形现象的发生,有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在满足抗弯强度需要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平面顶托整体的重量,便于运输、安装与操作,省时省力;使平面顶托由长梁受力变为短梁受力,减少了弯矩,在梁板相同厚度和数量的情况下,使平面顶托的高度降低二分之一,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在车体中梁与地面有限距离之间进行救援复位作业,尤其适用于救援复位中梁跨度较大的车体。
【附图说明】
: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中A-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中B-B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支撑底座;2、支撑板;3、凹槽;4、内梁主梁板;5、侧板;6、外梁主梁板;7、负重踏板;8、凸缘;9、防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
[001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0015]如图1-3所示,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包括一支撑底座I和固连在支撑底座I顶部的支撑板2,在支撑板2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凹槽3,两竖直设置的内梁主梁板4的底部分别卡嵌在支撑板2的两凹槽3内,在两内梁主梁板4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与内梁主梁板4垂直设置的侧板5,每个侧板5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内梁主梁板4外侧、与内梁主梁板4平行设置的两外梁主梁板6相连,在两外梁主梁板6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外梁主梁板6垂直设置的负重踏板7。
[0016]在每个侧板5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一抵接在外梁柱梁板6底面的凸缘8。将从内梁主梁板受到的举升力更平稳的传递到外梁柱梁板上,减轻了侧板与外梁柱梁板之间的焊缝负荷,提高了外梁柱梁板的稳定性。
[0017]所述支撑底座I的底部为锥形体结构。方便操作者将其对准在油缸活塞杆的轴线上,提高工作效率。
[0018]在负重踏板7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槽9。更好的稳定外梁柱梁板,有效防止其受力变形情况的发生。
[0019]将复轨器的举升油缸置于车体底部的两中梁下,油缸的活塞杆在工作时,通过上顶横跨在两中梁上的平面顶托,将脱轨的车体抬离地面。油缸的活塞杆通过上顶支撑底座,将举升力通过支撑底座I上的支撑板2传递到两分别卡嵌在凹槽3内的内梁主梁板4上,再由内梁主梁板4将举升力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侧板5传递到两外梁主梁板6上,最后由设置在外梁主梁板6顶部两端上的负重踏板7将车体底部两中梁向上顶起,将脱轨的车体抬离地面。由原有的单梁结构变成多梁结构,使平面顶托由单点受力变为多点受力,极大程度的避免了平面顶托因不堪重负而导致其发生弯曲变形现象的发生,有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在满足需要抗弯强度的情况下,大大减轻了平面顶托整体的重量,便于运输、安装与操作,省时省力;使平面顶托由长梁受力变为短梁受力,外梁主梁板6跨在车体中梁上做功,大大缩短了内梁主梁板4的跨度,大大减少了其内梁主梁板6上的弯矩,在相同厚度和数量的情况下,使平面顶托的高度降低二分之一,极大程度的方便了在车体中梁与地面有限距离之间进行救援复位作业,尤其适用于救援复位中梁跨度较大的车体。
[002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面顶托,还可有以下的延伸,均可减小作用在其上面的弯矩:外梁主梁板和内梁主梁板的受力方式稍加变换,即可变外梁主梁板为单点受力而内梁为双点受力;对于跨度较大的主梁板,也可设计成一主梁板为单点受力,另一主梁板为四点受力;还可设计成三梁以上的结构,即一主梁板为单点受力,直接承受来自油缸的举升力,另外的两主梁板设计成两点或多点受力。
[002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撑底座和固连在支撑底座顶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凹槽,两竖直设置的内梁主梁板的底部分别卡嵌在支撑板的两凹槽内,在两内梁主梁板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与内梁主梁板垂直设置的侧板,每个侧板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在内梁主梁板外侧、与内梁主梁板平行设置的两外梁主梁板相连,在两外梁主梁板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外梁主梁板垂直设置的负重踏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侧板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一抵接在外梁柱梁板底面的凸缘。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为锥形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其特征在于:在负重踏板上表面均设有防滑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复轨器上使用的平面顶托,尤其是一种复合梁结构的平面顶托。它包括一支撑底座和固连在支撑底座顶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平行设有两凹槽,两竖直设置的內梁主梁板的底部分别卡嵌在支撑板的两凹槽内,在內梁两主梁板的两端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与內梁主梁板垂直设置的侧板,在两外梁主梁板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个与外梁主梁板垂直设置的负重踏板。它结构简单,使平面顶托由单点受力变为多点受力,避免平面顶托因不堪重负而导致其发生弯曲变形现象的发生,有效防止二次事故发生,使平面顶托由长梁受力变为短梁受力,在梁板相同厚度和数量的情况下,可使平面顶托的高度降低二分之一,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IPC分类】B61K5/06
【公开号】CN204775280
【申请号】CN201520532675
【发明人】江放
【申请人】高超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