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245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如LED灯帽、按键、纽扣、开关、卡扣等)普遍就有体积小、质量轻等特点,采用这些零部件组装产品时,需要进行分料后再进入自动化生产线组装成成品。现有技术中,自动的分料上料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庞大、耗能高分料效率低,大多数电子零部件的上料装置仅通过震盘将零件逐个抖动至传输带上,分料效率低,严重限制电子产品自动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此外,由于电子零件的质量较轻、体积小,现有的送料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控制送料的精度(物料间的间距、位置等),限制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电子零件送料、分料处理提供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包括框架,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中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可开合的托料块;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可将所述多个托料块撑开的导向组件以及驱动输送组件行进的驱动组件。
[0006]输送组件连接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推动托料块向前移动,接触导向组件后托料块在向两侧平行分开。通过驱动组件推动整个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运动来进行材料分离,大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而且自动化联动开合装置的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耗能小,对于生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可将托料块可滑动连接在框架上的定位组件。
[0008]定位组件设置有前后导向块对称分布在托料块两侧,左右导向轴垂直贯穿托料块并与前后导向块连接,前后导向块下端还设置有前后导向轴,所述前后导向轴与左右导向柱垂直且两端固定在框架上。驱动组件推动输送组件沿前后导向轴向前运动,托料块同时向两边分开,左右导向轴的设置保证托料块平行分开,加强了运动的稳定性。
[0009]所述前后导向块为两块相同的任意几何形状金属块;所述前后导向轴及左右导向轴为金属导杆。
[0010]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可将分开托料块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为垂直设置于托料块上方及下方的弹性件。
[0011]两端托料块设置有弹簧固定件,弹簧垂直设置于托料块上方及下方,且两端与弹簧固定件连接。分开的托料块往回运动时,弹簧收缩对托料块产生拉力向中间靠拢复位,结构简单,动作直接、流畅。
[0012]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插入相邻托料块间隙的一对前接触顶块及若干后接触顶块,所述前接触顶块垂直设置于框架内侧底部,后接触顶块对称且平行分布于前接触顶块两侧,所述相邻接触顶块间距相同,接触顶块末端设置有接触头。
[0013]托料块向前运动,前接触顶块先插入托料块间隙将托料块向两侧分开,一段行程之后短接触块再插入托料块间隙继续将其余托料块向两侧分开,前后有序的完成托料块的分离工作,避免同时插入受力过大而造成损坏,有效延长工件的寿命。
[0014]所述接触头外侧为一斜度面,所述斜度面与接触顶块外侧面通过一过渡弧面连接,且与接触顶块顶面相交;所述托料块末端侧面向内倾斜与托料块顶面相交,其延伸角成一锐角。
[0015]所述托料块末端的延伸角为10° -70°。
[0016]接触头通过斜度面及过渡弧面很好的减小摩擦力,托料块末端延伸角设置为一锐角,避免接触顶块与托料块的直接撞击。
[0017]所述驱动组件优选为气缸。
[0018]所述托料块上方还设置有一 T型固定板,所述T型固定板两端固定在前后导向块上,第三端固定在中间托料块上。
[0019]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0]1.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推动开合组件来是实现开合动作,从而对LED灯珠进行分拣,大大提升了生产的效率,对于生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性。
[002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耗能小,制造难度低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主视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闭合状态仰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6]1.框架。
[0027]2.中间锁定块。
[0028]21.第一侧滑块。
[0029]211.第一后触顶块。
[0030]22.第二侧滑块。
[0031]221.第一前触顶块。
[0032]23.第三侧滑块。
[0033]231.第二前触顶块。
[0034]24.第四侧滑块。
[0035]241.第二后触顶块。
[0036]3.T型固定板。
[0037]31.前后滑块。
[0038]32.左右导向轴。
[0039]33.前后导向轴。
[0040]41.上弹簧固定件。
[0041]42.下弹簧固定件。
[0042]5.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4]实施例1
[004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如图1-图4,包括框架I,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中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可开合的托料块2 ;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可将所述多个托料块2撑开的导向组件以及驱动输送组件行进的驱动组件5。
[0046]定位组件设置有前后导向块31对称分布在托料块2两侧,左右导向轴32垂直贯穿托料块并与前后导向块31连接,前后导向块31下端还设置有前后导向轴33,所述前后导向轴33与左右导向轴32垂直且两端固定在框架I上。驱动组件5推动输送组件沿前后导向轴33向前运动,托料块2同时向两边分开。
[0047]所述前后导向块31为两块相同的任意几何形状金属块;所述前后导向轴33及左右导向轴32为金属导杆。
[0048]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可将分开托料块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为垂直设置于托料块上方及下方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第一托料块21及第四托料块24上的弹簧固定件及连接弹性件的弹簧,弹簧垂直设置于托料块2上方及下方,上方弹簧两端与上弹簧固定件41连接,下方弹簧两端与下弹簧固定件42连接,分开的输送组件往回运动时,弹簧收缩对第一托料块21及第四托料块24产生拉力向中间靠拢复位。
[0049]导向组件包括可插入中间托料块2与第二托料块22及第三托料块23之间间隙的一对前接触顶块221、231及一对后接触顶块211、241,所述前接触顶块221及231垂直设置于框架I内侧底部,后接触顶块211及241对称且平行分布于前接触顶块221及231两侧,所述相邻接触顶块间距相同,所述接触顶块宽度相同,接触顶块末端设置有接触头。
[0050]输送组件向前运动,第一前接触顶块221及第二前接触顶块231同时插入中间托料块2与第二托料块22及第三托料块23的间隙将其向两侧分开,一段行程之第一后短接触块211及第二后接触顶块241再同时插入第一托料块21及第二托料块22的间隙、第三托料块23及第四托料块24的间隙,继续将第一托料块21及第四托料块24向两侧分开,前后有序的完成分离工作。
[0051]所述接触头外侧为一斜度面,所述斜度面与接触顶块外侧面通过一过渡弧面连接,且与接触顶块顶面相交;所述托料块末端侧面向内倾斜与托料块顶面相交,其延伸角成一锐角。
[0052]所述托料块末端的延伸角为10° -70°。
[0053]所述驱动组件5优选为气缸。
[0054]所述托料块上方还设置有一 T型固定板3,所述T型固定板3两端固定在前后导向块31上,第三端固定在中间托料块2上。
[0055]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包括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中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可开合的托料块;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可将所述多个托料块撑开的导向组件以及驱动输送组件行进的驱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将托料块可滑动连接在框架上的定位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可将分开托料块复位的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为垂直设置于托料块上方及下方的弹性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可插入相邻托料块间隙的一对前接触顶块及若干后接触顶块,所述前接触顶块垂直设置于框架内侧底部,后接触顶块对称且平行分布于前接触顶块两侧,所述相邻接触顶块间距相同,接触顶块末端设置有接触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外侧为一斜度面,所述斜度面与接触顶块外侧面通过一过渡弧面连接,且与接触顶块顶面相交;所述托料块末端侧面向内倾斜且与托料块顶面相交,其延伸角成一锐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料块末端的延伸角为10° -70。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优选为气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化联动开合送料装置,包括框架,还包括设置在框架中的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多个并列设置、可开合的托料块;所述送料装置还包括可将所述多个托料块撑开的导向组件以及驱动输送组件行进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省材料、耗能小,可大大提升效率,对于生产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性。
【IPC分类】B65G47/04
【公开号】CN204777418
【申请号】CN201520436961
【发明人】谢宗贵
【申请人】惠州市铠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