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下料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127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风下料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旋风下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旋风下料箱。
【背景技术】
[0002]在生产过程中,颗粒状物料内会含有造粒或输送过程造成的碎肩。而在此类物料做气力输送时,输送管道末端的旋风下料箱往往不能起到理想的作用。传统的旋风下料箱包括箱体、排气管和入料道,一般是将排气管的下端延伸到箱体内适当位置,起到对进入旋风下料箱的颗粒状物料进行隔离。颗粒状物料随进入的空气进入旋风下料箱,颗粒状物料经入料道在旋风下料箱的圆形内壁旋转,对颗粒状物料形成一定的离心力。颗粒状物料因重力及离心力作用而沿旋风下料箱圆形内侧壁沉淀,然后由排料口排出。同时进入旋风下料箱中的空气因相对较轻,从旋风下料箱内的排气管的下端口进入,沿排气管排出。
[0003]颗粒状物料中含有物料碎肩,由于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不太容易被旋风下料箱内旋转的空气分离。而旋风下料箱内进入排气管的空气与排气管下端口附近空气的流速及方向都较接近,部分物料碎肩会随上升的气流从排气管排出,旋风下料箱内的排气管下端口附近的气体上升速度越快,带出的物料碎肩量就越多,使旋风下料箱外排气过滤系统负担较重。
[000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排气并能防止物料碎肩从排气管逃逸出的旋风下料箱,以符合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气、物分离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风下料箱,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排气过程中,部分物料碎肩会从旋风下料箱的排气管道逃逸出,使旋风下料箱外排气过滤系统负担较重的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风下料箱,包括箱体、用于入料的入料管、用于排气的排气管,该入料管装设于所述箱体的上方,所述箱体内设有入料道,该入料道的入料端与入料管连通,该入料道的出料端延伸至箱体内,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箱体外侧,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内,所述旋风下料箱设有排料口,所述入料道呈螺旋状地绕设于排气管外壁,所述排气管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气、物分离的过滤网。
[0007]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为第一筒状过滤网,且该第一筒状过滤网包括圆周侧面网和连接于圆周侧面网底部的底面网,该第一筒状过滤网装设于所述排气管的下端。
[0008]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的直径相等。
[0009]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与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可拆连接。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气管下端与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间经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的上端的内侧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排气管下端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第一筒状过滤网配合的外螺纹。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内装设有第二筒状过滤网,该第二筒状过滤网包括圆周侧面网和连接于圆周侧面网底部的底面网,该第二筒状过滤网的网孔比第一筒状过滤网的网孔小。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下端设有排料管道,该排料管道呈倒立的锥形状,所述排料口设置于所述排料管道的下端。
[0013]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的高度等于所述排气管下端到所述排料管道上端的距离。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料管道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箱体的下端。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与所述排料管道通过螺纹连接。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实用新型的下料箱在排气过程中,由于在排气管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气、物分离的过滤网,从而大大减少了物料碎肩由排气管排出的排出量,减轻了旋风下料箱外排气过滤系统的负担。其二,过滤网设计成第一筒状过滤网,从而使气体可从第一筒状过滤网的圆周侧壁网和底部网同时进行过滤排气,提高过滤排气的效率。其三,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筒状过滤网的高度等于排气管下端到排料管道上端的距离,可以使第一筒状过滤网筒状过滤网下端口附近气体流速降低,使颗粒碎肩不易经第一筒状过滤网的底面进入,减少碎肩排出量。其四,本实用旋风下料箱的第一筒状过滤网内装设第二筒状过滤网,可以有效减少物料碎肩由排气管排出的排出量。其五,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其六,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筒状拆装方便、易于清洗。其七,本实用新型的排料管道设计成可拆卸的方式,便于拆卸。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旋风下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具体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旋风下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具体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旋风下料箱的俯视图。
[0020]图4为图2中A-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2中B-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标号说明:1 一箱体;2 —入料管;3 —排气管;4 一入料道;5 —排料口 ;6 —过滤网;7 —第一筒状过滤网;8 —排料管道;9 一第二筒状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考图1、图3,一种旋风下料箱,包括箱体1、用于入料的入料管2、用于排气的排气管3,该入料管2装设于所述箱体1的上方,所述箱体1内设有入料道4,该入料道4的入料端与入料管2连通,该入料道4的出料端延伸至箱体1内,所述排气管3的一端延伸到所述箱体1外侧,所述排气管3的另一端延伸到箱体1内,所述旋风下料箱设有排料口 5。所述入料道4呈螺旋状地绕设于排气管3外壁,所述排气管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气、物分离的过滤网6。
[0026]参考图1、图3,所述过滤网6为第一筒状过滤网7,且该第一筒状过滤网7包括圆周侧面网和连接于圆周侧面网底部的底面网。该第一筒状过滤网7装设于所述排气管3的下端。过滤网设计成第一筒状过滤网,从而使气体可从第一筒状过滤网的圆周侧壁网和底部网同时进行过滤排气,提高过滤排气的效率。排气管3的直径与所述第一筒状过滤网7的直径相等,从而不影响排气过程。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筒状过滤网7的网孔比物料碎肩较小。
[0027]参考图1,箱体1的下端设有排料管道8,该排料管道8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