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1323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电梯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对乘用轿厢的出入口部进行过改良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设置于建筑物的井道内的乘用轿厢在各楼层间升降以运输人员和货物的电梯装置,为了使乘用轿厢升降,在各楼层的侯梯厅和乘用轿厢之间设置有一定的间隙。因此,在乘用轿厢平层停靠在侯梯厅后出入口的门打开了的状态下,侯梯厅的门槛和乘用轿厢侧的门槛之间产生间隙。该门槛之间的间隙成为人姅倒、或者轮椅和推车等的车轮下陷卡住的原因,很危险。另外,小物件也可能从门槛间的间隙落入电梯井坑内。
[0003]于是,以往,提出有设置用于遮蔽门槛之间的间隙的遮蔽板,该遮蔽板与门的打开动作连动地进行动作以遮蔽门槛之间的间隙的电梯装置(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421130号公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第421130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7]但是,现有的遮蔽板为只有在门的打开动作完成后成为全开状态,间隙的遮蔽才完成的结构,在门打开动作的中途,遮蔽板呈遮蔽间隙的途中的状态。因此,在门成为全开状态前的打开途中,乘客、推车等发生了移动的情况下,会发生被遮蔽动作途中的遮蔽板卡住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乘客受伤或推车等的损伤,或相反地遮蔽板本身也可能发生损伤。
[0008]另外,乘用轿厢平层时,若门槛间产生阶差,则会发生遮蔽板的边缘部大突出较大、或没有到达对方侧的门槛上等故障。
[0009]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电梯装置:通过在与侯梯厅平层之后门开始打开时,就立即遮盖住侯梯厅侧的门槛和乘用轿厢侧的门槛之间的间隙,来提高安全性,并且即使门槛之间产生阶差,也不会发生遮盖门槛之间间隙的盖板的边缘部突出较大、或是没有到达对方侧的门槛上等故障。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装置,其具备:乘用轿厢侧的门槛,所述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对设置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轿厢门进行导向使所述轿厢门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候梯厅侧的门槛,所述候梯厅侧的门槛对所述乘用轿厢能够平层的各楼层的、设置于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候梯厅门进行导向使所述候梯厅门沿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盖板,所述盖板具有与所述乘用轿厢的出入口的宽度尺寸相对应的长度、和比所述乘用轿厢侧的门槛与候梯厅侧的门槛之间的相对间隔更宽的宽度,通过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一边被铰接于所述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和候梯厅侧的门槛中的任一方、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另一方门槛,来遮盖住所述相对间隔;以及作动机构,所述作动机构通过所述轿厢门或候梯厅门的开门动作使所述盖板转动为立起状态,通过该门的关门动作而允许所述盖板35转动成遮盖住所述相对间隔的状态,所述电梯装置将所述乘用轿厢侧的门槛和侯梯厅侧的门槛的所述相对间隔侧的边缘部,分别形成为朝着所述相对间隔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0011]另外,所述盖板还可以具有载荷构件,所述载荷构件促使所述盖板转动成遮盖住所述相对间隔的状态。
[0012]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门的打开动作、门的开闭的中途,即使人员和推车等出入乘用轿厢,也不会像以往那样被进行遮盖动作中的遮蔽板卡住,能够顺畅地出入,明显提高了安全性。另外,即使门槛间产生阶差,也能够不发生遮盖门槛之间间隙的盖板的边缘部突出较大、或是没有到达对方侧的门槛上等故障地,保持圆滑的移动。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从侯梯厅侧来观察乘用轿厢的门部分的主视图。
[0015]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乘用轿厢的门部分的详细结构的立体图。
[0016]图4是放大地示出作为图3的主要部分的盖板的立起状态的局部图。
[0017]图5是放大地示出作为图3的主要部分的盖板的遮盖状态的局部图。
[0018]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对在门槛之间产生阶差的情况下的盖板的状态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20]首先,基于图1对电梯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电梯装置I具备在井道3内配置的乘用轿厢4和对重5。井道3的上方设置有机械室6,该机械室6设置有对主钢丝绳9进行驱动的曳引机7。并且,设置有对电梯装置I的整体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8,根据侯梯厅呼叫或轿厢呼叫对曳引机7的运行进行控制,使乘用轿厢4在有过呼叫的楼层平层。
[0021]在该电梯装置I中,设置于建筑物的各楼层的侯梯厅11中设置有通往井道3内的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 12,该出入口 12设置有侯梯厅门2。该侯梯厅门2在乘用轿厢4平层时,与设置于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 24的轿厢门25侧进行卡合,与轿厢门25的开闭连动地进行开闭动作。
[0022]图2是从侯梯厅11侧来观察设置于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的轿厢门25部分的主视图。轿厢门25是使两扇门板25a、25b往同一方向(图示左方)进行打开动作的所谓单向打开方式。该两扇门板25a、25b的上部通过吊架26a、26b连接在门开闭机构27上,通过该门开闭机构27在图示的左右方向上被驱动,从而进行开闭动作。
[0023]另外,门开闭机构27是公知的机构,省略其结构说明,利用未图示的马达的动力,通过驱动线和滑轮,使两扇门板25a、25b相互连动,使其沿导轨在左右方向上驱动进行开闭动作。
[0024]该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部分设置有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对上述构成轿厢门25的两扇门板25a、25b进行导向以使其沿着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如图3所示,该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被设置在乘用轿厢的出入口 24的下边部,其上表面形成的导槽与两扇门板25a、25b的下端部(在图3中为了防止复杂化,将其断裂进行了表示)分别卡合,沿开闭方向对门板25a、25b进行导向。
[0025]与该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相对地,如图3所示,侯梯厅11侧也设置有门槛32。该候梯厅侧的门槛32与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的一个侧面(图3的跟前侧的侧面)保持规定的间隔地相对配置。该候梯厅侧的门槛32的上表面也形成有导槽,能够对如图1所示的侯梯厅门2进行导向以使其沿着其开闭方向能够滑动。该侯梯厅侧门2也是具有未图示的两扇门板的单向打开方式,如上所述,乘用轿厢4在与侯梯厅平层时,就与该轿厢门25卡合,与轿厢门25 —起进行开闭动作。
[0026]在此,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上设置有盖板35。该盖板35具有与乘用轿厢4的出入口 24的宽度尺寸(图2的左右方向)相对应的长度,以及比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和候梯厅侧的门槛32的相对间隔(即,其间产生的间隙)更大的宽度。并且,沿长度方向的一边通过支轴36(如图5所示)能够转动地被铰接于乘用轿厢侧的门槛31的上表面。
[0027]该盖板35以所述支轴36为中心进行转动以成为如图3和图4所示的盖板35的板面为大致垂直立起的立起状态、以及如图5所示的盖板35的板面为大致水平的遮盖状态这两种状态。在上述遮盖状态中,沿盖板35的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成为对象的侯梯厅侧的门槛32上以遮盖住所述间隙。
[0028]对于该盖板35设置有作动机构37。作动机构37通过轿厢门25的关闭动作而使盖板35转动成立起状态,通过该轿厢门25的打开动作而允许使盖板35转动成遮盖住相对间隔的状态。如图3至图5所示,该作动机构37由被一体化地设置于盖板35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图示的右端)的作动体371、以及位于其上方的锤38的组合构成。
[0029]如上所述的作动体371曲折形成“ < ”字形,伴随在其一片371a的上方设置成能够上下移动的锤38的上下移动而使盖板35转动成所述的两个状态。S卩,当锤38下降时,与作动体371的一片371a的上表面接触,并将其往下压。由此,与作动体371 —体化的盖板35以支轴36为中心进行顺时针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板面成为大致垂直立起的立起状态。另一方面,当锤38上升时,由于锤38从作动体371的一片371a上脱离,所以与作动体371 —体化的盖板35由于自重而以支轴36为中心进行逆时针转动。因此,如图5所示,沿其长度方向的另一边被载置于成为对象的侯梯厅侧的门槛32上而变为大致水平,从而变成遮盖间隙的状态。
[0030]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若在盖板35的背面设置带状的载荷构件39,促进锤38上升时的盖板35因其自重而进行的逆时针转动,能够更切实地使盖板35进行转动。
[0031]对于锤38,设置有锤上下机构41。该锤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