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折叠车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7299阅读:来源:国知局
2包括两个C型结构的中间支撑龙骨2-1,两个C型支撑龙骨之间连接有横梁2-2,
[0049]水平行走折叠组架3包括数个截面为C型结构的水平支撑龙骨3-1和相互配合的嵌装式直线滑轨组件3-2以及与中间基准架连接的伸缩折叠栅栏3-3 ;嵌装式直线滑轨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相邻的水平支撑龙骨3-1的下端部,所述嵌装式直线滑轨组件包括滑槽3-21和安装滑槽两侧的钢珠3-22以及安装在滑槽上的限位挡板3-23 ;上述中间基准架的下端一侧连接第一水平滑轨3-24,所述第一水平滑轨插装在与其相邻的配合的第二直线滑槽3-25内;根据车身的长度布设数个水平支撑龙骨,每个水平支撑龙骨都与前后相邻的直线滑轨组件配合。在与第二扇形折叠组架相连的水平支撑龙骨的下端部的尾部直线滑槽的底部安装在加固衬板3-26上,所述加固衬板上安装有行走轮3-27,所述尾部直线滑槽连接有行走齿条3-28,所述行走齿条的另一端啮合有行走齿轮3-29,并插装在第一扇形折叠组架的槽式底架1-1的槽体内,所述行走齿轮连接12V微型驱动电机3-30,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扇形折叠组架的槽式底架上;
[0050]所述第二扇形折叠组架4包括第二安装角板4-1,所述第二安装角板上铰接有数个截面为C型结构的第二扇形支撑龙骨4-2,在第二扇形支撑龙骨的上端部连接罩体5 ;
[0051]所述第二推拉组件7包括第二拉杆7-1、第二三角形推拉架7-2以及第二电动伸缩杆7-3,所述第二三角形推拉架7-2的顶角上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7-3的端部,第二电动伸缩杆7-3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水平行走折叠组架3尾部的水平支撑龙骨上,所述第二三角形推拉架7-2的两个底角中其中一个底角铰接在第二扇形折叠组架4中位于最下端的第二扇形支撑龙骨4-2上,另外一个底角铰接第二拉杆7-1,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水平行走折叠组架3尾部的水平支撑龙骨上;
[0052]还包括有控制上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V微型驱动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启动或关闭的控制按钮。
[0053]为了满足夜间或者黑暗处进行使用,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照明装置和/或警示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和/或者警示装置罩体安装在所述罩体上。所述的照明装置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照明;
[0054]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盗性能,还包括触碰感应器,所述触碰感应器连接蜂鸣报警装置。
[0055]为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能源利用,在所述罩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
[0056]为了提高防盗或者了解车库的事实情况,还包括有摄像储存装置,同时还可以配置一些无限或者有线的输送装置等等,其目的在于用户随时可以了解车库的情况。
[0057]为了提高防盗性能,同时也提高本实用新型安装的牢固性,在第一扇形折叠组架的槽式底架上和加固衬板上分别配装有天地锁构件8。
[0058]为了便于操作,既可以配送按钮是操作,同时也可以配置控制上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V微型驱动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启动或关闭的遥控器。
[0059]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在槽式底架的下表面均布安装有垫块1-10。
[0060]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汽车停好后,按下遥控器或者控制按钮,车库会自动工作对汽车进行全面遮挡,第一步,第一推拉组件6使车库直立,待直立动作完成后,12V微型驱动电机会牵引车库水平行走折叠组架3、第二扇形折叠组架4平行前移,第三步车库的第二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第二扇形折叠组架(相当于库门)放下关闭,第四,安装在车库门龙骨上的天地锁会进行车库上锁,紧紧贴在地面,打开车库时跟上述动作相反,将汽车开出。
[006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0062](I)使用方便:需要车库时可以遥控或手动开启、关闭。
[0063](2)安装方便:不用破坏小区地面,根据车的停泊位置,直接放置。
[0064](3)存储方便:折叠后的高度完全可以放置在后备箱内,而且C型设计结构,不会影响其它物品的存在
[0065](4)无须倒入库,根据车辆停放位置随意摆放,并自动完成车身的遮挡保护。避免因倒车技术很差,而造成的擦伤车身的问题,如果在传统车库内倒车就很容易划伤车身。
[0066](5)转移运输方便,无需拆装。
[0067](6)美观大方,车库四面的篷布上可以招揽广告。
[0068](7)制作成本低,结构安全可靠。
[0069](8)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配置照明、报警、摄像等等,从而提供高了便利性、实用性以及安全性。
[0070]本人围绕着这一系列困扰有车一族多年的难题,设计本实用新型折叠车库,车库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有了它不必一个人去盖那一个人很难盖上的车衣。有了它冬天早晨那很难去除的霜冻荡然无存,有了它阻止夏天那烈阳的炙烤,车漆完美保护,车里不会那么热了。有了它灰尘明显减少,车没那么脏了,洗车的频率大大降低,有了它遇到自然灾害马上变成一个完美的避难场所,有了它,紧急避雨的东西不用往楼上般了。
[0071]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扇形折叠组架、中间基准架、水平行走折叠组架、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以及包覆在外表面的罩体;上述的第一扇形折叠组架和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位于中间基准架的两侧,其中第一扇形折叠组架通过第一推拉组件铰接连接中间基准架;所述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与中间基准架之间连接水平行走折叠组架;所述第二扇形折叠组架通过第二推拉组件连接水平行走折叠组架; 上述的第一扇形折叠组架包括槽式底架,所述在底架靠近中间基准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角板,所述第一安装角板上铰接有数个截面为C型结构的第一扇形支撑龙骨,在第一扇形支撑龙骨的上端部连接罩体;所述第一推拉组件包括第一拉杆、第一三角形推拉架以及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三角形推拉架的顶角上铰接第一电动伸缩杆的端部,第一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槽式底架上,所述第一三角形推拉架的两个底角中一个底角铰接在中间基准架上,另外一个底角铰接第一拉杆,所述第一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槽式底架上; 中间基准架包括两个C型结构的中间支撑龙骨,两个C型支撑龙骨之间连接有横梁, 水平行走折叠组架包括数个截面为C型结构的水平支撑龙骨和相互配合的嵌装式直线滑轨组件以及与中间基准架连接的伸缩折叠栅栏;嵌装式直线滑轨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相邻的水平支撑龙骨的下端部,所述嵌装式直线滑轨组件包括滑槽和安装滑槽两侧的钢珠以及安装在滑槽上的限位挡板;上述中间基准架的下端一侧连接第一水平滑轨,所述第一水平滑轨插装在与其相邻的配合的第二直线滑槽内;在与第二扇形折叠组架相连的水平支撑龙骨的下端部设有尾部直线滑槽,所述尾部直线滑槽的底部安装在加固衬板上,所述加固衬板上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尾部直线滑槽连接有行走齿条,所述行走齿条的另一端啮合有行走齿轮,并插装在第一扇形折叠组架的槽式底架的槽体内,所述行走齿轮连接12V微型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扇形折叠组架的槽式底架上; 所述第二扇形折叠组架包括第二安装角板,所述第二安装角板上铰接有数个截面为C型结构的第二扇形支撑龙骨,在第二扇形支撑龙骨的上端部连接罩体; 所述第二推拉组件包括第二拉杆、第二三角形推拉架以及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三角形推拉架的顶角上铰接第二电动伸缩杆的端部,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水平行走折叠组架尾部的水平支撑龙骨上,所述第二三角形推拉架的两个底角中其中一个底角铰接在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中位于下方的第二扇形支撑龙骨上,另外一个底角铰接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在水平行走折叠组架尾部的水平支撑龙骨上; 还包括有控制上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V微型驱动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启动或关闭的控制按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支撑龙骨的截面形状和大小与上述的槽式底架的槽口的形状和大小匹配,C型支撑龙骨嵌装在上述的槽式底架的槽口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照明装置和/或警示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和/或者警示装置安装在所述罩体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碰感应器,所述触碰感应器连接蜂鸣报警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的外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蓄电池。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摄像储存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第一扇形折叠组架的槽式底架上和加固衬板上分别配装有天地锁构件。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上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2V微型驱动电机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启动或关闭的遥控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在槽式底架的下表面均布安装有垫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折叠车库,包括第一扇形折叠组架、中间基准架、水平行走折叠组架、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以及包覆在外表面的罩体;第一扇形折叠组架和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位于中间基准架的两侧,第一扇形折叠组架通过第一推拉组件铰接连接中间基准架;第二扇形折叠组架与中间基准架之间连接水平行走折叠组架;第二扇形折叠组架通过第二推拉组件连接水平行走折叠组架;还包括有控制启动或关闭的控制按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庭轿车,解决了没有车库给汽车带来的各种伤害,本车库能有效地预防霜冻,日晒,雨雪,灰尘,刮伤盗抢等,车库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实用。只需把车库放在露天停车位就可以,按下遥控对汽车进行全覆盖,全方位保护。
【IPC分类】E04H6/04
【公开号】CN204782132
【申请号】CN201520322001
【发明人】李朋
【申请人】李朋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