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22078阅读:来源:国知局
统100处于空调制热模式时,第一控制器7导通,第二控制器8不导通,第一换向组件2的第一阀口 C与第二阀口 D连通,第三阀口 E与第四阀口 F连通,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一接口 G与第二接口 H连通,第三接口 I与第四接口 J连通,经压缩机I的排气口 A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经过第一阀口 C进入到第一换向组件2,随后从第二阀口 D流出,并流向室内换热器11,在室内换热器11内与室内环境换热,从室内换热器11流出后经过第一接口 G进入到第二换向组件3,随后从第二接口 H流出并流向节流元件6,经节流元件6节流降压后,冷媒经过第三阀口 E和第四阀口 F,流向室外换热器4,在室外换热器4内与室外环境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过第三接口 I和第四接口 J,并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B返回到压缩机1,以此往复。
[0052]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处于空调制冷模式时,第一控制器7导通,第二控制器8不导通,第一换向组件2的第一阀口 C与第四阀口 F连通,第三阀口 E与第二阀口 D连通,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一接口 G与第四接口 J连通,第三接口 I与第二接口 H连通,经压缩机I的排气口 A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第一控制器7,经过第一阀口 C进入到第一换向组件2,随后从第四阀口 F流出,并流向室外换热器4,在室外换热器4内与室外环境换热,换热后的冷媒经过第三接口 I进入到第二换向组件3,并从第二接口 H流出,接着流向节流元件6,经节流元件6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随后通过第三阀口 E和第二阀口 D,流向室内换热器11,并在室内换热器11内与室内环境换热以给室内降温,换热后的冷媒经过第一接口 G和第四接口 J,并通过压缩机I的排气口 A返回到压缩机1,以此往复。
[0053]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在空调制冷模式、空调制热模式、制取热水和空调制冷模式以及制取热水和空调制热模式之间切换时,冷媒在冷媒流路中的流向始终保持不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栗空调系统100的性能。
[005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热栗空调系统100,通过在热栗空调系统100中设置热水气冷器5,同时设置第一换向组件2和第二换向组件3,以及第一控制器7和第二控制器8,不但可以在制取热水的同时,实现热栗空调系统100的制冷或制热功能,还可以保证热栗空调系统100中的冷媒流向不因热栗空调系统100的运行模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005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热栗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回热器9。回热器9包括高压管路91和低压管路92,其中热水气冷器5的第二端和第二接口 H通过高压管路91与节流元件6相连,第四接口 J通过低压管路92与回气口 B相连,从而便于高压的冷媒通过高压管路91,低压的冷媒流经低压管路92。
[0056]例如,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处于空调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时,从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二接口 H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流向回热器9的高压管路91,从高压管路91流出后流向节流元件6,经节流元件6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冷媒通过第一换向组件2,流向室内换热器11 (热栗空调系统100制冷时)或室外换热器4(热栗空调系统100制热时)换热,随后流向第二换向组件3,并从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四接口 J流出,经过回热器9的低压管路92,接着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B返回到压缩机I。
[0057]再例如,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处于制取热水和空调制冷模式或制取热水和空调制热模式时,从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二接口 H流出的高温高压的冷媒和从热水气冷器5流出的冷媒汇合后,流向回热器9的高压管路91,从高压管路91流出后流向节流元件6,经节流元件6节流降压后,形成低温低压的冷媒,冷媒通过第一换向组件2,流向室内换热器11 (热栗空调系统100制冷时)或室外换热器4 (热栗空调系统100制热时)换热,随后流向第二换向组件3,并从第二换向组件3的第四接口 J流出,经过回热器9的低压管路92,接着经过压缩机I的回气口 B返回到压缩机I。
[0058]由此,通过设置回热器9,以便于高压冷媒从高压管路91中流过,低压冷媒从低压管路92中流过,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压缩机I的吸气过热度,减少热栗空调系统100的节流损失,提尚热栗空调系统100的循环效率,从而提尚热栗空调系统100的性能。另外,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制取热水时,回热器9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热水气冷器5出口的冷媒的过冷度。
[0059]进一步地,热栗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储液罐10,储液罐10连接在热水气冷器5的第二端和第二接口 H与高压管路91之间,从而便于从热水气冷器5的第二端流出的冷媒和从第二接口 H流出的冷媒汇合后进入到储液罐10储存,随后流向回热器9的高压管路91。设置储液罐10可以有利于调节冷媒回路中的冷媒流量。例如,当从热水气冷器5的第二端流出的冷媒和从第二接口 H流出的冷媒在冷媒回路中汇合较多时,一部分冷媒可储存在储液罐10内,一部分冷媒流向高压管路91。
[0060]可选地,节流元件6为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也就是说,节流元件6可以是电子膨胀阀和毛细管中的一种,由此,不但结构简单,而且节省成本。
[0061]可选地,第一控制器7和第二控制器8分别为电磁阀,由于电磁阀结构简单,价格低廉,而且反应灵敏,因此,将第一控制器7和第二控制器8分别设置为电磁阀不但可以满足使用需要,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节省装配空间。但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控制器7和第二控制器8可以不限于电磁阀,第一控制器7和第二控制器8还可以为其他元件,只要可以实现导通或截止冷媒即可。
[0062]可选地,第一换向组件2为第一四通阀。例如,当第一四通阀断电时,第一阀口 C与第二阀口 D连通,第三阀口 E与第四阀口 F连通,当第一四通阀通电时,第一阀口 C与第四阀口 F连通,第二阀口 D与第三阀口 E连通。
[0063]可选地,第二换向组件3为无需供电驱动的第二四通阀,例如,第二四通阀可以依靠压差实现换向。
[006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换向组件3可以包括阀体30和阀芯。其中,第一接口 G至第四接口 J可位于阀体30上。第一接口 G至第四接口 J可以分别与热栗空调系统100中的管路连通,以便于冷媒的流通。
[0065]阀芯可移动地设在阀体30内,阀芯将阀体30内部分隔成第一阀腔31至第三阀腔33,其中阀芯被构造成当第一阀腔31内的压力小于第三阀腔33内的压力时,阀芯从第三阀腔33朝向第一阀腔3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接口 G与第二接口 H连通且第四接口 J与第三接口 I连通。当第一阀腔31内的压力大于第三阀腔33内的压力时阀芯从第一阀腔31朝向第三阀腔33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二接口 H与第三接口 I连通且第四接口 J与第一接口 G连通。
[0066]例如,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处于空调制热模式、制取热水和空调制热模式、或制取热水模式时,第一阀腔31的压力小于第三阀腔33的压力,阀芯朝向第一阀腔31的方向移动;当热栗空调系统100处于空调制冷模式或制取热水和空调制冷模式时,第一阀腔31的压力大于第三阀腔33的压力,阀芯朝向第三阀腔33的方向移动。由此,阀芯在阀体30内的可移动是由第一阀腔31和第三阀腔33之间的压力差驱动的,从而通过阀芯在阀体30内的可移动实现第二换向组件3的换向,这避免了电磁线圈和先导阀等结构的设置,减少了运动部件,不但结构简单,避免了因压力变化而产生的泄露,同时降低了噪音,另外由于第二换向组件3无需通电控制,还简化了热栗空调系统100的控制。
[0067]可以理解的是,无论热栗空调系统100处于空调制热模式、空调制冷模式、制取热水模式、制取热水和空调制冷模式还是制取热水和空调制热模式,第二接口 H始终为高压冷媒接口,第四接口 J始终为低压冷媒接口,且冷媒流路中的冷媒流向始终保持不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栗空调系统100的性能。
[0068]进一步地,阀芯包括两个活塞34和连接在两个活塞34之间的连接件35,两个活塞34彼此间隔开设置以将阀体30内部分隔成第一阀腔31至第三阀腔33,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阀腔31和第三阀腔33分别位于两个活塞34的两侧,第二阀腔32位于两个活塞34之间。
[0069]第一接口 G至第四接口 J均位于第二阀腔32内,当第一阀腔31内的压力小于第三阀腔33内的压力时,连接件35将第一接口 G与第二接口 H和第四接口 J与第三接口 I隔开并使第一接口 G与第二接口 H连通且第四接口 J与第三接口 I连通,当第一阀腔31内的压力大于第三阀腔33内的压力时,连接件35将第一接口 G与第四接口 J和第三接口 I与第二接口H隔开并使第一接口G与第四接口J连通且第三接口 I与第二接口H连通。由此,根据第一阀腔31与第三阀腔33之间的压力差,活塞34及连接在活塞34之间的连接件35在阀体30内移动以使第四接口 J与第三接口 I和第一接口 G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二接口 H与第三接口 I和第一接口 G中的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