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24862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投影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知有具备光源装置、将从该光源装置射出的多个色光分别独立地调制的多个液晶面板、将由该多个液晶面板调制的光合成而形成图像的正交分色棱镜、以及将形成的图像放大投射于屏幕等的被投射面的投射光学装置的投影仪。作为这样的投影仪,公知有在各光射入面固定了上述多个液晶面板的正交分色棱镜通过支承部件而与投射光学装置一体化的结构。
[0003]然而,投射光学装置具有温度特性,存在因温度变化而焦点位置稍微变化的问题。与此相对地,提出有在支承棱镜的支承部件、与保持投射光学装置的保持部件之间配置了伸缩部件的投影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4]在该专利文献I记载的投影仪中,例如在伴随着温度上升,投射光学装置的后焦点量(焦距)变短的情况下,伸缩部件伸缩,使上述液晶面板以及正交分色棱镜朝稍微靠近投射光学装置的方向移动。由此,无论温度变化如何,均能够使液晶面板位于投射光学装置的后焦点位置,从而能够抑制焦点偏移的产生。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6394号公报
[0006]此处,存在投影仪具有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的光路进行变更的多个反射镜、遮挡入射的光并对用于图像形成的光量进行调整的调光装置等多个光学部件的情况。在这样的投影仪内容易产生不用于图像形成的杂光。存在这样的杂光入射至投射光学装置的可能性。
[0007]另一方面,投射光学装置多构成为具有多个透镜、和将该多个透镜收纳于内部的镜筒的透镜组。另外,考虑加工的容易度以及轻型化,这样的镜筒多通过合成树脂形成。
[0008]若光入射至这样的合成树脂制的镜筒,则存在该镜筒被加热而因热膨胀变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配置于镜筒内的投射透镜的位置稍微变化,存在投射的图像产生焦点偏移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投射透镜移位的投影仪。
[0010]本实用新型的一方式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装置,其形成图像;镜筒,其在内部收纳投射形成了的上述图像的投射透镜;以及遮光部,其与上述镜筒作为相独立部件而构成,该遮光部位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与上述镜筒之间,遮挡向上述镜筒入射的光。
[0011]此外,投射透镜能够例示包括对投射的图像的聚焦位置进行调整的聚焦透镜、对投射的图像的画角进行调整的变焦透镜等的多个透镜。
[0012]根据上述一方式,通过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与镜筒之间的遮光部,能够遮挡从图像形成装置侧向镜筒入射的光。据此,在产生上述杂光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该杂光入射至镜筒。
[0013]另外,遮光部与镜筒作为相独立部件构成。据此,在因光入射而将遮光部加热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在该遮光部产生的热不容易传递至镜筒。
[0014]因此,能够抑制因杂光入射而在镜筒产生形变的情况,从而能够抑制上述投射透镜的位移。另外,由此,除了能够抑制投射的图像产生焦点偏移之外,还能够抑制基于上述投射透镜的图像的投射位置变更。
[0015]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具备支承部件,其将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与上述镜筒一体地支承,上述遮光部设置于上述支承部件。
[0016]根据上述一方式,遮光部设置于支承部件,因此能够可靠地将遮光部与镜筒作为相独立部件构成。据此,能够使在遮光部产生的热难以传递至镜筒。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镜筒的形变的产生以及上述投射透镜的位移。
[0017]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多个光调制装置,它们对分别入射的光进行调制;和合成光学装置,其将通过上述多个光调制装置的每一个而被调制的光合成,形成上述图像,上述支承部件具有:镜筒支承部件,其支承上述镜筒;以及装置支承部件,其支承上述合成光学装置,并安装于上述镜筒支承部件,上述遮光部设置于上述装置支承部件。
[0018]此外,能够例示液晶面板作为光调制装置。另外,作为合成光学装置,能够例示出具有供光从上述多个光调制装置入射的多个光射入面,并在经由该多个光射入面入射的光透过内部的过程中,将该光合成的正交分色棱镜。
[0019]此处,在将遮光部设置于镜筒支承部件的情况下,需要从镜筒支承部件向图像形成装置侧延伸突出,并配置于该图像形成装置与镜筒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存在当该遮光部与合成光学装置、装置支承部件等其他部件干涉的可能性。
[0020]与此相对地,在上述一方式中,上述遮光部设置于装置支承部件。由此,不会与其他部件干涉,能够容易在图像形成装置与镜筒之间配置遮光部。另外,不会放大图像形成装置与镜筒之间的尺寸,能够在这些之间配置遮光部,因此能够抑制投影仪的大型化。
[0021]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遮光部从相对于该遮光部的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侧观察,形成为沿着上述镜筒的至少一部的外缘形状的圆弧状。
[0022]根据上述一方式,遮光部形成为沿着镜筒的至少一部分的外缘形状的圆弧状。据此,遮光部不会遮住向投射透镜入射的光。因此,通过遮光部不会遮挡向投射透镜入射的光,即形成图像的光,而能够遮挡向镜筒入射的光。
[0023]在上述一方式中,优选上述遮光部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以随着向由上述投射透镜投射上述图像的方向行进而向靠近上述镜筒的中心轴的方向突出的方式倾斜。
[0024]此处,若入射至遮光部的光在该遮光部反射而入射至投射透镜,则该光也通过投射透镜投射,因此存在投射的图像恶化的可能性。
[0025]与此相对地,遮光部具有上述倾斜面,由此能够使从图像形成装置侧向该倾斜面入射的光向该图像形成装置侧反射。因此,能够抑制向遮光部入射的光入射至投射透镜并投射,因此能够抑制投射的图像的恶化。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外观的立体图。
[0027]图2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3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4是从光射出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0030]图5是从光射入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0031]图6是表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镜筒支承部件以及装置支承部件剖视图。
[0032]图7是从光射入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装置支承部件的图。
[0033]图8是从光射入侧观察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板以及滤光器的图。
[0034]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装置支承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第一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7]投影仪的简要结构
[0038]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I的外观的立体图。
[0039]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I对从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并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将该图像放大投射于屏幕等被投射面。如图1所示,该投影仪I具备构成外装的外装筐体2、和收纳于该外装筐体2内的装置主体3(参照图2)。
[0040]外装筐体的结构
[0041]如图1所示,外装筐体2整体呈近似长方体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合成树脂形成。该外装筐体2具有上壳体21、下壳体22、前壳体23以及后壳体24,并将这些组合而构成。
[0042]上壳体21构成外装筐体2的顶面部2A、和左侧面部2E以及右侧面部2F的各自的一部分。下壳体22构成外装筐体2的底面部2B、和左侧面部2E以及右侧面部2F的各自的一部分。前壳体23以及后壳体24分别构成外装筐体2的正面部2C以及背面部2D。
[0043]在正面部2C使后述的投射光学装置46的一部分露出,并形成有使从该投射光学装置46投射的图像通过的近似半圆状的开口部2C1。
[0044]在右侧面部2F形成有用于将外部的空气导入外装筐体2内的吸气口 2F1。
[0045]在左侧面部2E形成有用于将在外装筐体2内流通并将冷却对象冷却的空气排出的排气口(省略图示)。
[0046]装置主体的结构
[0047]图2是表示装置主体3的结构的示意图。
[0048]装置主体3相当于投影仪I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具备光学装置4以及支承部件5。此外,虽省略图示,但装置主体3除了这些以外,还具备控制投影仪I整体的动作的控制装置、向构成该投影仪I的电子部件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以及将构成该投影仪I的冷却对象冷却的冷却装置等。
[0049]光学装置的结构
[0050]光学装置4在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形成以及投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如图2所示,该光学装置4具备光源装置41、均匀照明装置42、色分离装置43、中继装置44、电气光学装置45以及投射光学装置46、以及将上述各装置42?44收纳于内部的光学部件用筐体47。
[0051]光源装置41向均匀照明装置42射出光束。该光源装置41具有光源灯411、反射镜412和准直透镜413、以及将这些收纳于内部的外壳414。
[0052]均匀照明装置42使从光源装置41射出的光束的与中心轴正交的面内的发光强度均匀化。该均匀照明装置42按照来自光源装置41的光的入射顺序具有第一透镜阵列421、调光装置422、第二透镜阵列423、偏振光转换元件424以及重叠透镜425。
[0053]色分离装置43将从均匀照明装置42入射的光束分离为红(R)、绿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