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25329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8]对于存在相应高温的气体(如发动机尾气)进行净化时,由于管道内气体自带温度变化可以激发热释电材料微粒的高强静电场,因此可以不使用温度调节器进行升温,体现出节能环保特点;
[0059]对于一些温度较低的气体进行净化时,则可以利用温度调节器对混合气体或者热释电材料微粒进行加热,使微粒的温度变化,以达到激发电磁功能微粒产生静电场的条件。
[0060]本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器可以设置在在杂质吸附段、物料储存罐或者进料管道外部,可以采用电热管或者电热板等形式对管道壁进行加热,进而对管道内的热释电材料微粒实现温度变化,产生热释电效应。
[0061]另外,温度调节器还可以设置在杂质吸附段的管道内壁,温度调节器可以采用红外线温度调节器,在管道内部上壁安装红外线温度调节器照射加热气流中的微粒,同时使微粒产生热释电效应。
[0062]另外,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北方冬天室内暖气温度与室外的温度差,对微粒降温或者加热实现温度变化,产生热释电效应。
[0063]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利用房屋内与室外的温度差,对微粒降温或者加热实现温度变化,产生热释电效应。
[0064]本实施例中,根据用途的不同,液体的种类可以采用不易挥发的聚乙二醇溶液液、冰点低的乙二醇溶液,疏水型的机油,脱硝的碳酸类溶液等等。
[0065]所述物料收集罐6与杂质收集段14底部连通。优选地,所述物料收集罐6通过出液管道与物料储存罐2连通,所述出液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栗7,输送栗7用于将杂质收集罐内的杂质及热释电材料微粒输送至物料储存罐2内;
[0066]在物料储存罐2内利用现有技术对杂质和热释电材料微粒进行分离,分离的方法有:利用粒径差别的分离法,利用密度的差别分离法,利用磁性功能的差别分离法等。
[0067]本实施例以过滤网分离为例进行说明。
[0068]如图3所示,物料储存罐2内部设置过滤网9,所述过滤网的网眼孔径小于热释电材料粒径,大于杂质的粒径,进而将输送的通过杂质与热释电材料微粒或磁性材料微粒混合物料进行有效的分离,其中过滤网9分为横向的直线过滤段21和竖向的弯折过滤段22,经输送管道输送的杂质和热释电材料微粒或磁性材料微粒的混合物料首先进入直线过滤段进行过滤,滞留在直线过滤段的热释电材料微粒或磁性材料微粒经液体冲刷沿弯折过滤段的过滤网向下移动,并积累在弯折过滤段底部,经弯折过滤段底部连通的进液管道输出。另夕卜,在直线段底部还安装有排液管道10,用于对含有杂质的液体排出,利用相关设备对杂质进行过滤。
[0069]在杂质收集段14和排气段15之间设置有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5可以是过滤网,过滤网的目数根据微粒和杂质的直径进行调整,过滤网用于隔离游离杂质以及吸附有杂质的热释电材料微粒,增强净化效果。
[0070]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5还可以选用其它常用过滤产品,这里不仅仅局限于过滤网。
[00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的使用温度由本装置各个部件的耐温性能、液体的耐受温度(影响液体的蒸发消耗),以及微粒的耐受温度(热释电材料的居里温度,比如不同电气石的居里点在800摄氏度左右分布,钛酸钡的居里点在130度左右)所决定,因此最佳使用温度控制在100摄氏度以下。
[0072]下面说明利用本实施例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进行杂质净化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73]SI,向主管道内通入具有一定流速的携带杂质的气体,通过喷头向管道内喷入雾状的表面附着液体的热释电材料微粒,在管道内形成过滤幕,使气体的杂质在穿过过滤幕过程中充分与热释电材料微粒混合接触;
[0074]S2,在过滤幕产生拦截过滤作用的同时,在主管道内相应的温度与压力变化下,热释电材料微粒产生热释电效应,其表面静电场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主动吸附,同时微粒的表面层液体对杂质产生粘附作用;
[0075]S3,通过过滤装置对吸附有杂质的热释电材料微粒进行过滤,使吸附有杂质的热释电材料微粒因重力掉落至物料收集罐内;
[0076]S4,利用输送栗将物料收集罐内的吸附有杂质的热释电材料微粒输送至物料储存罐内,在物料储存罐内进行杂质分离后,对热释电材料微粒进行再循环利用。
[0077]所述热释电材料微粒包括但不限于电气石微粒、钛酸钡陶瓷微粒或以铁粉为核、电气石微粒为壳,利用高速冲击法复合的微粒。
[0078]实施例二
[0079]本实施例目的是利用磁性微粒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吸附过滤,在实施例一中提供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的结构基础上,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在物料混合段上还安装了磁控装置4,其在杂质吸附段13内形成的磁场用于对混合气体中的磁性材料微粒的运动方向进行控制,同时增加磁性材料微粒的运动频率,进而增加与气体中杂质的接触面,提高净化效果。
[0080]优选地,磁控装置4可以选择电磁铁或者永磁体,在杂质吸附段的管道外侧安装不同形状的磁控装置4,在管道内形成不同的磁场,通过磁场控制微粒流向,同时,可以对杂质吸附段的管道形状进行相应改变,使杂质吸附段的管道处于磁场的可控范围内。
[0081]下面说明利用实施例二的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进行杂质净化分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82]SI,向主管道内通入具有一定流速的携带杂质的气体,通过喷头向管道内喷入雾状的表面附着液体的磁性材料微粒,在管道内形成过滤幕,使气体的杂质在穿过过滤幕过程中充分与磁性材料微粒混合接触过滤,微粒的表面层液体对杂质产生粘附作用;
[0083]S2,利用磁控段的磁力作用,对混合气体中的磁性材料微粒的运动方向及位移进行控制,调整过滤微粒幕在管道内的排列密度和排列方向,使磁性材料微粒对杂质进行充分吸附,并富集于杂质收集段,通过过滤装置对吸附有杂质的磁性材料微粒进行再次过滤,使吸附有杂质的磁性材料微粒因重力或惯性作用掉落至物料收集罐内;
[0084]S3,利用输送栗将物料收集罐内的吸附有杂质的磁性材料微粒输送至物料储存罐内,在物料储存罐内进行杂质分离后,对磁性材料微粒进行再循环利用。
[0085]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气体中携带的杂质包含水银、硅氧烷、超细颗粒、重金属、气味物质、放射性物质等杂质。
[0086]本技术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方法,尤其是采用热释电材料微粒对于微米以下杂质除尘具有突出的效果,尤其适用于使用初效过滤处理后的气体,以及温度与常温有较大温度差的气体。
[008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道、物料储存罐、喷头、物料收集罐和过滤装置; 所述主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段、杂质吸附段、物料收集段和排气段;所述物料储存罐底部通过进料管道与喷头进液端连通,所述喷头出液端与杂质吸附段的管壁连通,所述物料收集罐与杂质收集段连通,所述杂质收集段和排气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目.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储存罐与喷头进液端连通的进料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收集罐通过出液管道与物料储存罐连通,所述出液管道上设置有输送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调节器,所述温度调节器安装在杂质吸附段、物料储存罐或者进料管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的内壁上设有防护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控装置,所述磁控装置安装在杂质吸附段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装置采用电磁铁或永磁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在进气段内的喷射方向垂直于含杂质气体的气流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储存罐内部设置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网眼孔径小于热释电材料粒径,同时大于杂质的粒径,用于将热释电材料微粒或磁性微粒与杂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分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分为横向的直线过滤段和竖向的弯折过滤段,经输送管道输送的杂质和热释电材料微粒或磁性材料微粒的混合物料首先进入直线过滤段进行过滤,滞留在直线过滤段的热释电材料微粒或磁性材料微粒经液体冲刷沿弯折过滤段的过滤网向下移动,并积累在弯折过滤段底部,经弯折过滤段底部连通的管道输出,物料储存罐底部还安装有排液管道,用于对含有杂质的液体排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内杂质的净化分离装置,该装置包括主管道、物料储存罐、喷头、物料收集罐和过滤装置;主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气段、杂质吸附段、物料收集段和排气段;物料储存罐底部通过进料管道与喷头进液端连通,喷头出液端与杂质吸附段的管壁连通,物料收集罐与杂质收集段连通,杂质收集段和排气段之间设置有用于过滤气体的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热释电材料微粒作为载体在气流中起到本身的拦截作用的同时,利用热释电材料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产生静电场的性质对杂质进行主动吸附,并且利用表面液体层增强吸附功能,集合静电吸附和液体吸附的优点,对微粒及杂质进行收集,循环再利用,从而实现对杂质进行净化分离的目的。
【IPC分类】B01D53/76, B01D50/00, B01D53/32, B01D53/02
【公开号】CN205164424
【申请号】CN201521032798
【发明人】陈宇
【申请人】陈宇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