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67395阅读:来源:国知局
;使用时,可以将一个独立的电源体I通过放电端口 31与待充设备连接,以进行小容量充电;或,也可以将至少两个独立的电源体I通过电量交换输出端4和电量交换输入端依次叠加贴合连接,并将最顶端的一个电源体I通过放电端口 31与待充设备连接,以进行大容量充电。由此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不仅可以通过一个独立的电源体I为待充设备进行小容量充电,还可以根据不同代充设备的用电量需求,通过多个(至少两个)叠加贴合连接的电源体I为待充设备进行合理的大容量充电。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中,由于设置有能够用于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之间的电量交换的电量交换输出端4和电量交换输入端,因此能够将移动电源的整体容量得到扩展,储电量可以根据不同代充设备的用电量进行合理的分配选择,进而能够满足不同电量需求用户的使用需求。
[0032]其中,为了便于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的生产制造,且降低制造成本,如图1和图2所不,上述电量交换输出端4可以为电源金属输出片,电量交换输入端可以为电源金属输入片;并且,电源金属输出片应与电源金属输入片对应设置,以便于将至少两个独立的电源体I能够通过电源金属输出片和电源金属输入片依次叠加贴合连接,从而使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之间能够进行电量交换。
[0033]具体地,为了避免电源金属输出片和电源金属输入片与放电端口31之间发生干扰,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电源金属输出片可以优选为位于外壳I的顶端且远离放电端口 31的一侧设置,电源金属输入片可以优选为位于外壳I的底端且也远离放电端口 31的一侧设置。
[0034]进一步地,为了在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不叠加使用时,防止其漏电,外壳I上对应电源金属输出片处可以设有可推拉的滑盖,外壳I上对应电源金属输入片处也可以设有可推拉的滑盖。通过可推拉的滑盖的设置,能够在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不叠加使用时,将可推拉的滑盖盖好,以起到防止电源体I漏电和灰尘进入的作用;并且,能够在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叠加使用时,将可推拉的滑盖打开,从而便于通过电源金属输出片和电源金属输入片以使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之间进行电量交换。
[0035]优选地,为了避免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叠加使用时发生相对滑动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外壳I的顶端上可以设有凹槽5,外壳I的底端上可以设有凸块,且一个外壳I上的凸块能够与另一个外壳I上的凹槽5匹配卡接,从而通过凸块和凹槽5的设置,能够保证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叠加使用时不会发生相对滑动,能够稳固地实现叠加,进而便于多个独立的电源体I之间的电量交换。
[0036]实际应用时,为了提高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的充电能力,上述电池内芯可以优选为石墨烯内芯。石墨烯内芯的电池是利用锂电池在石墨烯表面和电极之间快速大量穿梭运动的特性,开发出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石墨烯内芯的电池能够将数小时的充电时间压缩至不到一分钟;利用石墨烯内芯作为电池,极大的延长了续航时间,也能够缩短充电时间。并且,由于作为石墨烯内芯生产原料的石墨,在我国储能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在生产加工方面也较经济,容易得到。
[0037]此外,为了便于移动电源的随身携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中,可以优选为包括:三个独立的电源体I,或四个独立的电源体I;并且,每个独立的电源体I的储电量可以为5000毫安,从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电源的总储电量可以达到1.5万毫安_2万晕安。
[0038]其中,为了便于使用者能够了解移动电源及每个电源体I的剩余电量储备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外壳I上还可以设有LED显示屏6,该LED显示屏6可以与电路主板连接,用于显示电源体I内的剩余电量储备情况,从而便于使用者了解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的剩余储电量,以能够及时为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进行充电,使其能够继续为待充设备进行充电。
[0039]具体地,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的使用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放电端口 31可以包括快充放电端口 311和慢充放电端口 312,且该快充放电端口 311和慢充放电端口312均可以为USB接口。实际应用中,上述快充放电端口311可以为2安培的电流端口,慢充放电端口 312可以为I安培的电流端口。
[0040]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剩余储电量不足时能够为其进行充电,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外壳I上还可以设有充电端口 32,且该充电端口 32可以与电路主板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将充电端口 32与220伏电源连接,以为电源体I及移动电源进行充电。
[00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独立的电源体,每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的电路主板,设于所述电路主板上的电池内芯,以及设于所述外壳上的放电端口,且所述放电端口与所述电路主板连接; 每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上的电量交换输出端和电量交换输入端,且所述电量交换输出端和所述电量交换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路主板连接;所述电量交换输出端和所述电量交换输入端匹配对接后能够用于多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之间的电量交换; 使用时,将一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通过所述放电端口与待充设备连接,以为所述待充设备进行小容量充电; 或,将至少两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通过所述电量交换输出端和所述电量交换输入端依次叠加贴合连接,并将最顶端的一个所述电源体通过所述放电端口与所述待充设备连接,以为所述待充设备进行大容量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交换输出端为电源金属输出片; 所述电量交换输入端为电源金属输入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金属输出片位于所述外壳的顶端设置,且所述电源金属输出片远离所述放电端口的一侧设置; 所述电源金属输入片位于所述外壳的底端设置,且所述电源金属输入片远离所述放电端口的一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电源金属输出片处设有可推拉的滑盖; 所述外壳上对应所述电源金属输入片处也设有可推拉的滑盖。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顶端上设有凹槽,所述外壳的底端上设有凸块,且一个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凸块能够与另一个所述外壳上的所述凹槽匹配卡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内芯为石墨烯内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LED显示屏,所述LED显示屏与所述电路主板连接,所述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所述电源体内的剩余电量储备情况。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端口包括快充放电端口和慢充放电端口,且所述快充放电端口和所述慢充放电端口均为USB接口。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充电端口,且所述充电端口与所述电路主板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或四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 每个独立的所述电源体的储电量为5000晕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电源,涉及电池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移动电源储电量低未能满足不同用电量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移动电源,包括多个独立的电源体,每个独立的电源体包括外壳、电路主板、电池内芯、放电端口,以及设于外壳上且分别与电路主板连接能够用于多个独立的电源体之间的电量交换的电量交换输出端和电量交换输入端;使用时,将一个独立的电源体通过放电端口与待充设备连接,以进行小容量充电;或,将至少两个独立的电源体通过电量交换输出端和电量交换输入端依次叠加贴合连接,并将最顶端的一个电源体通过放电端口与待充设备连接,以进行大容量充电。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移动充电装置中。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5178570
【申请号】CN201520937877
【发明人】冯雷
【申请人】冯雷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