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007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眠症人群不断增加,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中两万名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看病就医的病人进行测试,发现27%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8.2%,尤其老年人中更高达70%的人受到失眠的困扰。所以推出一套可靠的完善的睡眠保障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对于失眠人群睡眠保障低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精确测量且进行实时调控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包括智能手环、睡眠保障枕头和智能通讯终端,所述智能手环分别与睡眠保障枕头和智能通讯终端无线连接,所述睡眠保障枕头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方的枕套,所述枕套内设有枕芯,所述底座上设有音响、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存储接口,所述底座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音频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音响与音频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存储接口与数据存储模块电连接;
[0005]所述智能手环中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脉搏测量模块、体温测量模块、血氧测量模块和震动控制模块;
[0006]脉搏测量模块包括脉搏测量电路,所述脉搏测量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一电容与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且通过第二二极管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四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
[0007]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睡眠保障枕头的睡眠保障效果,所述枕芯为香樟木枕芯。
[0008]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界面为触摸屏,所述存储接口为USB接口。
[0009]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所述无线通讯模块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0010]作为优选,所述脉搏测量模块电连接有微型脉搏测量仪,所述体温测量模块电连接有微型体温计。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型号均为TLC2262。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二极管为红外线发射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为红外线接收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型号为IR333,所述第二二极管的型号为BPW83。
[0013]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系统的实用性,所述智能通讯终端为智能手机。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通过无线连接的智能手环和睡眠保障枕头的配合,保障了使用者睡眠质量;通过智能手环对使用者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从而提高了睡眠保障系统的可靠性;通过睡眠保障枕头对使用者进行睡眠保障,进一步提高了睡眠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其中通过脉搏测量电路能够对使用者的脉搏进行精确测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的系统原理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的脉搏测量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中:1.智能手环,2.枕套,3.枕芯,4.底座,5.音响,6.显示界面,7.控制按键,8.存储接口,9.智能通讯终端,10.无线通讯模块,11.音频控制模块,12.显示控制模块,13.按键控制模块,14.数据存储模块,15.工作电源模块,16.脉搏测量模块,17.体温测量模块,18.血氧测量模块,19.微型脉搏测量仪,20.微型体温计,21.中央控制系统,Ul.第一运算放大器,U2.第二运算放大器,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Cl.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LDl.第一二极管,LD2.第二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21]如图1-图3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新型智能睡眠保障系统,包括智能手环1、睡眠保障枕头和智能通讯终端9,所述智能手环I分别与睡眠保障枕头和智能通讯终端9无线连接,所述睡眠保障枕头包括底座4、设置在底座4上方的枕套2,所述枕套2内设有枕芯3,所述底座4上设有音响5、显示界面6、控制按键7和存储接口 8,所述底座4中设有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系统21、与中央控制系统21连接的无线通讯模块10、音频控制模块U、显示控制模块12、按键控制模块13、数据存储模块14和工作电源模块15,所述音响5与音频控制模块11电连接,所述显示界面6与显示控制模块12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7与按键控制模块13电连接,所述存储接口 8与数据存储模块14电连接;
[0022]所述智能手环I中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脉搏测量模块16、体温测量模块17、血氧测量模块18和震动控制模块22;
[0023]脉搏测量模块16包括脉搏测量电路,所述脉搏测量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Ul、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一电容Cl、第二电容C2、第一二极管LDl和第二二极管LD2,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l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l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一电容Cl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二二极管LD2的阳极连接且通过第二二极管LD2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LDl的阴极连接且通过第一二极管LDl和第四电阻R4组成的串联电路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
[0024]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睡眠保障枕头的睡眠保障效果,所述枕芯3为香樟木枕芯。
[0025]作为优选,所述显示界面6为触摸屏,所述存储接口8为USB接口。
[0026]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无线信号传输的可靠性,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0通过WIFI传输无线信号。
[002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