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282883阅读:来源:国知局
069]当然,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的第二定时器也为断电自动清零的定时器。
[0070]在此控制电路中,通过按下常开式触发开关SB3能够使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线圈4JD与第二定时器的线圈2DS同时同步持续得电,而进入“发送调控报表”的预先提醒模式,提醒时间由第二定时器设定。在按下所述常闭式触发开关SB4时,能够解除“发送调控报表”的预先提醒模式,而仅有报警警醒作用。
[0071]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DS2的设置,能够在“发送调控报表”的预先提醒模式下实现蜂鸣报警与振动的双重作用模式,即便人员此时处于瞌睡状态也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而且此时还能够选择增加针刺作用,避免因瞌睡而难以惊醒情况下造成发送调控报表遗漏现象。当然在去除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DS2后,本装置还是能够起到“发送调控报表”提醒作用的,即便此时进入瞌睡状态。
[0072]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主权项】
1.一种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耳挂主体,所述耳挂主体为腔体式结构;在所述耳挂主体的一端设置朝向耳挂主体一侧弯曲的钩体,所述耳挂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成电池腔室;与耳挂主体对应于钩体的端面相背的一端面的上部设置指示灯面板,中部设置开关面板;在所述钩体的自由端设置蜂鸣器;在耳挂主体的内腔中设置相互连接的倾角传感器及编程控制器;所述倾角传感器设置与所述编程控制器连接的常开触点开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耳挂主体的内部设置柱形孔,且在所述柱形孔的内壁中部设径向延伸的环状凸缘; 所述柱形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耳挂主体与钩体相对应端面; 在所述柱形孔内安装针刺单元; 所述针刺单元包括上端盖、电磁铁、铁板、导向柱、弹簧一、下端盖、柱形导向帽和刺针; 所述上端盖将电磁铁固定在所述柱形孔的内端口处; 所述导向柱一端置于所述柱形孔内腔壁上所设置之环状凸缘的上端面内侧且与所述铁板固定连接; 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柱形孔的外端口处; 所述导向柱外壁上套置所述弹簧一,且使弹簧一的内端接触所述柱形孔内腔壁上所设置之环状凸缘的下端面; 在所述导向柱的另一端设置所述柱形导向帽; 所述柱形导向帽的内端设置径向的凸缘与所述弹簧一的外端接触; 所述柱形孔的外端口连接所述下端盖; 所述下端盖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且使通孔的孔径与所述柱形导向帽的外径一致; 所述柱形导向帽的外端置于下端盖中心位置的通孔内; 所述刺针设置于所述导向柱的外端端面中心位置,且端部相对导向柱外端面向外延伸; 装配后所述导向柱、柱形导向帽以及刺针的轴向均与所述柱形孔的轴向一致; 所述导向柱的环状凸缘处形成的内径与所述导向柱的外径一致; 所述电磁铁经编程控制器与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柱形导向帽外壁上套置了弹簧二,且使所述弹簧二的外端固定在所述下端盖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柱、柱形导向帽及下端盖均为塑料材质; 所述刺针为金属从材质; 在所述柱形导向帽的凸缘外端面上固定设置金属圈; 在所述下端盖的通孔内设置金属套环且所述金属套环内端的径向凸缘在下端盖的内端面上延伸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金属圈的径向尺寸; 在所述导向柱内设置独立电源,所述独立电源的一个电极连接所述刺针,另一电极连接至所述金属圈; 在所述柱形导向帽及导向柱上对应设置径向通孔供金属棒穿过与刺针连接,所述金属棒的两外端与所述金属套环的内周壁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编程控制器包括具有一个常开触点开关IJDl的第一中间继电器,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线圈IJD与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常开触点开关S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IJDl与所述蜂鸣器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编程控制器包括, 第一中间继电器,其含常开式触点开关IJDl; 第二中间继电器,其含常闭式触点开关2 JD1、常开式触点开关2 JD2; 第三中间继电器,其含常闭式触点开关3 JDI; 第一定时器,其含常闭式触点开关1DS1、常闭式触点开关1DS2; 切换开关QH以及常开式触发开关SB1、常开式触发开关SB2; 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线圈1JD、常闭式触点开关IDSl及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常开触点开关S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常开触点开关IJDl与所述蜂鸣器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线圈IDS与常闭式触点开关2JD1串联后,使一端连接在所述常开触点开关I JDl与所述蜂鸣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蜂鸣器连接一侧的控制主电路上;所述常闭式触点开关1DS2与所述电磁铁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JD2、常闭式触点开关3JD1及第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JD自左向右顺次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I司; 所述切换开关QH的一端连接控制主电路,另一端与相并联的所述常开式触发开关SBl和常开式触发开关SB2连接,且使所述常开式触发开关SBl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常闭式触点开关3JD1与第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JD之间,常开式触发开关SB2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线圈3JD后连接至背离所述切换开关QH—侧的控制主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于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 JD2、常闭式触点开关3 JDI及第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 JD的串联电路右侧串联状态指示灯LI。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编程控制器包括, 第一中间继电器,其含常开式触点开关IJDl; 第二中间继电器,其含常闭式触点开关2 JD1、常开式触点开关2 JD2; 第三中间继电器,其含常闭式触点开关3 JDI; 第一定时器,其含常闭式触点开关1DS1、常闭式触点开关1DS2; 切换开关QH以及常开式触发开关SB1、常开式触发开关SB2; 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的线圈1JD、常闭式触点开关IDSl及所述倾角传感器的常开触点开关S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常开触点开关IJDl与所述蜂鸣器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线圈IDS与常闭式触点开关2JD1串联后,使一端连接在所述常开触点开关I JDl与所述蜂鸣器之间,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蜂鸣器连接一侧的控制主电路上;所述常闭式触点开关1DS2与所述电磁铁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JD2、常闭式触点开关3JD1及第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JD自左向右顺次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I司; 所述切换开关QH的一端连接控制主电路,另一端与相并联的所述常开式触发开关SBl和常开式触发开关SB2连接,且使所述常开式触发开关SBl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常闭式触点开关3JD1与第二中间继电器的线圈2JD之间,常开式触发开关SB2的另一端串联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的线圈3JD后连接至背离所述切换开关QH—侧的控制主电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编程控制器还包括, 第四中间继电器,其含常开式触点开关4JD1、常开式触点开关4JD2; 第二定时器,其含常开式触点开关2DS1; 常开式触发开关SB3及常闭式触发开关SB4 ; 在所述电源腔室的下端安装振动器ZD; 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4JD1与第二定时器的线圈2DS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常开式触发开关SB3与常开式触点开关4JD2形成的并联电路与所述常闭式触发开关SB4与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的线圈4JD形成的串联电路相串联于控制主电路之间; 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DS1与所述振动器ZD串联在控制主电路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定时器还包括常开式触点开关2DS2 ; 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DS2串联于常闭式触点开关2JD1串联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线圈IDS形成之串联电路的左侧,且使所述常开式触点开关2DS2与所述常开触点开关IJDl并联。
【专利摘要】电力调控值班员配备使用的耳挂装置,包括耳挂主体,耳挂主体为腔体式结构;在耳挂主体的一端设置朝向耳挂主体一侧弯曲的钩体,耳挂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成电池腔室;与耳挂主体对应于钩体的端面相背的一端面的上部设置指示灯面板,中部设置开关面板;在钩体的自由端设置蜂鸣器;在耳挂主体的内腔中设置相互连接的倾角传感器及编程控制器;倾角传感器设置与编程控制器连接的常开触点开关。其根据电力调控值班员瞌睡时的通常状态,通过倾角传感器的偏角传感作用,经编程控制器控制蜂鸣器的工作状态,将即将进入瞌睡深度状态的调控值班员惊醒,使持续保持注意力,完成检测工作。
【IPC分类】G08B21/06
【公开号】CN205194015
【申请号】CN201520869235
【发明人】李化波, 黄志新, 雷晨燕, 张艳然, 徐同欣, 赵博琛, 杨广辉
【申请人】国网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