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由手机App监控的智能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75278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由手机App监控的智能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由手机App监控的智能按摩器属于按摩设备技术领域,涉及物联网、互联网、按摩器三项技术的融合,由手机App控制按摩器,并将监测到的按摩、振动、热疗数据通过云计算评估效果,展现在手机App上,实现手机App与按摩器之间数据的双向交互,同时支持多种电源接入自动识别匹配的智能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在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交通工具的便捷及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尤其是白领一族上班长时间面对电脑,下班面对手机,出门不是坐车就是开车,且长期保持一种坐姿,会导致颈椎病、肌肉僵硬、身体变形、精神不振等亚健康状况,除了进行治疗外,更需要的是借助辅助工具做日常保健,因此对按摩设备及器材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现有的日常按摩设备有颈椎按摩器、按摩枕、按摩椅、按摩椅垫等,而这些传统的按摩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开关方式,使用体验差;2、各种功能按键操作复杂,选择功能按键不方便;
3、使用按摩器后没有经过实测的数据即时显示效果;4、没有日常使用提示功能,即使用者与按摩器之间缺乏粘度;5、按摩器的电源接入方式单一,难做到随时随地使用。

【发明内容】

[0003]在鉴于以上所述按摩器产品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由手机App监控的智能按摩器,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由手机App控制按摩器开关机及设定工作模式、控制按摩/振动/热疗功能的开启和关闭及强度设置,同时通过物联网监测工作时间、按摩强度、振动强度、热疗温度等,通过互联网WiFi将这些监测到的数据传送到云端服务器,经过云端计算程序转换成即时可见按摩器的保健效果,通过使用者的手机App,让使用者直观地知道保健效果。手机App还具有日常提示功能,根据使用者录入的身体参数,启动对应的工作模式,即实现使用者与按摩器之间智能控制及监测、双向交互;所述的手机马上运动App经过自主研发,为现有技术,获得了两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分别为2015SR073418,2015SR111682;在外接动力电源的选取上,设置外接电源转换器接入室内交流电源、车用点烟器电源、USB电源,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智能识别和切换,让使用者通过室内交流电源、车电、电脑USB电源、普通手机移动电源等均可使用按摩器,即实现随时、随地不受电源环境限制地使用按摩器。
[0004]进一步地,所述手机App智能控制按摩器的技术要点是基于物联网,手机App客户端的指令信号在云端服务器,通过移动互联网,传送到按摩器中的WiFi模块,与之相联的中央处理器,将指令传输给集成电路模块,再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指令按摩器工作电源开启或关闭、也可单独指令按摩、振动、热疗等组件工作与否及强度强弱控制,从而实现按摩器基于互联网的智能控制。
[0005]所述手机App智能监测按摩器的要点,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安装在按摩器中的振动检测模块、按摩检测模块、温度传感模块实时监测相应工作组件的状态,通过中央处理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再由与之相联的WiFi模块传送到云端服务器,经过效果评估计算程序及工作时间运算出按摩、振动、热疗保健效果,展现在手机App客户端上。
[0006]所述的按摩器云端服务器是本技术自编云计算程序,当使用者扫描按摩器上的二维码后,在同一 WiFi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按摩器物联网智能装置与云端服务器帐号匹配对接,云端服务器一方面接受来自于按摩器物联网智能装置(振动检测模块、按摩检测模块、温度传感模块等)的监测信号,接受来自手机App上的控制指令,另一方面接受来自于手机App上的人体体重、身高、性别等参数,通过按摩器云端服务器,运算出各种指标,存储在云端服务器内,展现到手机App上,实现手机App与按摩器之间数据的双向交互,存储并在云端服务器中运算。
[0007]所述的手机App展示系统,分安卓Android和苹果1S两个系统版本,但数据来自同一个按摩器云端服务器,是使用者与按摩器实现互动的纽带,一方面输送体重、身高、性别等身体参数,另一方面展现自己的保健效果及其他参数,即:按摩器工作时间、按摩/振动/热疗保健效果、当前的体重、心率、离健康指标的差距、历史数据查询、与其它使用者的数据PK、下次使用时间提醒,以及保健计划及指标的设定;使用者通过扫描安卓Android或苹果1S客户端二维码安装手机App,也可在安卓Android应用市场、App Store搜索“马上运动”下载安装到自已的手机上实现互动功能。
[0008]所述的具有多种电源接入并自动识别匹配的智能按摩器,技术要点是在电源管理模块设置了多种电源接口,如:外接电源转换器接入室内AC交流电源、车用点烟器接入车用DC电源、USB接入电脑DC电源、手机移动电池接入DC电源,通过电源管理模块智能识别和切换,按摩器中的振动/按摩/热疗装置的工作电压为直流电压(如:12V),在USB接口末端设有升压转换器及变频器,其电压升至工作电压并符合功率参数,外接电源转换器及车用点烟器的输出电压即为工作电压,以保障在接入不同电源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即让使用者随时、随地不受电源环境限制都能使用智能按摩器。
[000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按摩器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振动监测模块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摩监测模块示意图;
[001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温度传感模块示意图;
[001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电源控制模块示意图;
[0015]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初次连接互联网设置示意图;
[001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手机App帐号注册及系统匹配示意图;
[0017]图中,1.按摩器,2.振动装置,3.按摩装置,4.热疗装置,5.电源管理模块,6.AC交流电源接口,7.DC直流电源接口,8.USB电源接口,9.集成电路模块,10.振动监测模块,11.按摩监测模块,12.温度传感模块,13.中央处理器模块,14.WiFi模块,15.互联网WiFi ,16.按摩器云端服务器,17.安卓Android系统手机,18.苹果1S系统手机,19.振动监测元件,20.按摩监测元件,21.红外测温模块,22.非接触式红外测温元件,23.电源转换器,24.升压变压器及变频器,25.继电器I,26.继电器Π,27.继电器ΙΠ,28.安卓Android系统手机App二维码,29.苹果1S系统手机App 二维码,30.按摩器物联网二维码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标下,均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得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20]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由手机App监控的智能按摩器,包括振动装置(2)、按摩装置(3)、热疗装置(4)这三个主要功能装置设置于按摩器(I)中,热疗装置(4)设置于按摩装置(3)中,通过远红外发热体产生热疗效果,电源管理模块(5)连接于按摩器(I),设有AC交流电源接口( 6)、DC直流电源接口( 7 )、USB电源接口( 8)三种电源接入方式,用于识别分配工作电源,集成电路模块(9)与之相连,其内部设有振动监测模块(10)、按摩监测模块(11)、温度传感模块(12),此三个模块分别与按摩器(I)中的对应装置相连,用于监测装置的工作数据,中央处理器模块(13)与集成电路模块(9)相连,接收并处理来自集成电路模块(9)中的三种监测数据,与之相连的WiFi模块(14)将这些数据通过互联网WiFi
(15),发送到按摩器云端服务器(16),经过存储及运算,展现在安卓Android系统手机(17)或苹果1S系统手机(18)两种客户端上。
[002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安卓Android系统手机(17)或苹果1S系统手机(18)两种客户端上录入的数据及控制指令,在按摩器云端服务器(16)中通过互联网WiFi(15)传送到WiFi模块(14),经中央处理器模块(13)处理,将录入的数据及控制指令传输给集成电路模块(9),通过电源管理模块(5)作用于电源启动、关闭,检测振动装置(2)、按摩装置(3)、热疗装置(4)工作与否,由此实现了数据双向交互传送,安卓Android系统手机(17)或苹果1S系统手机(18)客户端指令按摩器(I)电源开启、关闭,达到基于互联网的无线智能控制。
[0024]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振动数据监测及传送原理是,与振动装置(2)相联的振动监测元件(19)实时监测振动次数及频率,振动监测元件(19)中有电子陀螺仪模块U2,采用GY-521元件单芯片集成的3轴电子陀螺仪MPU6050,串口通讯,将监测到的振动数据传送到中央处理器模块(13),是由CPU芯片集成的模块ESP8266,通过电子陀螺仪的角加速度数据,由自编程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