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取件喷雾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780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座齿轮31,一滑座齿条32沿第一轴方向布置并安装在滑座20上,滑座齿轮31与滑座齿条32啮合传动,故在电机对滑座齿轮31的驱动下,由滑座齿轮31通与滑座齿条32的啮合传动而带动滑座20沿第一轴方向滑动,从而简化滑座驱动器30驱使滑座20滑动的结构;较优的是,如图2所示,安装有滑座齿轮31的电机的输出轴沿第三轴方向朝下布置,该第三轴方向是指三维坐标系中的Z轴,但不以此为限。为提高滑座20滑动的平稳可靠性,故滑座20与机架10之间组装有第一轴导轨11及第一轴滑块12,第一轴导轨11组装于机架10上,以匹配机架10的长度,第一滑块12组装于滑座20上,以简化结构。
[0025]滑臂40沿第二轴方向滑设于滑座20上,较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是指三维坐标系中的Y轴,但不以此为限。而滑臂驱动器50设于滑座20上并驱使滑臂40沿第二轴方向滑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滑臂驱动器50为一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一滑臂齿轮(图中未标),一滑臂齿条52沿第二轴方向布置并安装在滑臂40上,滑臂齿轮与滑臂齿条52啮合传动,故在电机对滑臂齿轮的驱动下,由滑臂齿轮通与滑臂齿条52的啮合传动而带动滑臂40沿第二轴方向滑动,从而简化滑臂驱动器50驱使滑臂40滑动的结构;较优的是,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有滑臂齿轮的电机的输出轴沿第一轴方向布置,但不以此为限。为提高滑臂40滑动的平稳可靠性,故滑臂40与滑座20之间组装有第二轴导轨21及第二轴滑块22,第二轴导轨21组装于滑臂40上,以匹配滑臂40的长度,第二轴滑块22组装于滑座20上,故简化结构。
[0026]第一立臂61沿第三轴方向滑设于滑臂40上,使得第一立臂61能沿第三轴方向相对滑臂40滑动,第二立臂62也沿第三轴方向滑设于滑臂40上,也使第二立臂62能沿第三轴方向相对滑臂40滑动,且第二立臂62与第一立臂61相并排;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立臂61位于滑臂40的左侧处,第二立臂62位于滑臂40的右侧处,且第一立臂61与第二立臂62相互平行,以减少第一立臂61及第二立臂62对滑臂40所需的空间要求;当然,在本其实施例中,第一立臂61可位于滑臂40的右侧处,第二立臂62位于滑臂40的左侧处,故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
[0027]抓取装置70安装在第一立臂61处,喷雾装置80的喷头81安装在第二立臂62处,该喷头81较优是沿第一轴方向排成行,以更好地匹配压铸成型模具的喷雾要求;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抓取装置70可安装在第二立臂62处,喷雾装置80的喷头81可安装在第一立臂61处,故不以此举例为限;较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抓取装置70是安装在第一立臂61的下端处,喷雾装置80的喷头81安装在第二立臂62的下端处,有效地将第一立臂61及第二立臂62的空间利用起来。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抓取装置70包含抓取气缸71、枢转轴72、枢转座73、连杆74及抓取组件75。抓取气缸71包含缸体711及在缸体711内做伸缩滑动的活塞杆712;缸体711固定在第一立臂61上,使缸体711与第一立臂61固在一起,此时的活塞杆712朝下布置,且活塞杆712还沿第三轴方向滑动;枢转轴72沿第一轴方向布置,且枢转轴72枢接于第一立臂61上,同时,枢转轴72沿第三轴方向与活塞杆712相错开;枢转座73通过枢转轴72枢接于第一立臂61上,使得枢转座73绕枢转轴72相对第一立臂61枢转,从而使枢转座73枢转至第一立臂61的正前方位置或第一立臂61的正下方位置;且枢转座73包含邻近活塞杆712的受驱端731及远离活塞杆712的枢摆端732;连杆74位于活塞杆712及受驱端731之间;连杆74的第一端与活塞杆712枢接,连杆74的第二端与受驱端731枢接,以使活塞杆712通过连杆74带动枢转座73绕枢转轴72枢转;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连杆74的第一端与活塞杆712之间穿置有第一安装轴76,第一安装轴76与枢转轴72相平行,且第一安装轴36沿第三轴方向与枢转轴72错开,较优的是,第一安装轴76位于枢转轴72的上方;而连杆74的第二端与受驱端731之间穿置有第二安装轴77,第二安装轴77与枢转轴72平行并位于枢转轴72的下方,以使得活塞杆712更可靠地带动连杆74运动,但不以上述的举例为限。
[0028]如图3至图5所示,抓取组件75组装于枢摆端732上,故在活塞杆712通过连杆74带动受驱端731绕枢转轴72枢转时,枢转的受驱端731会带动枢摆端732绕枢转轴72做同步的枢转运动,从而由枢转运动的枢摆端732带动抓取组件75枢转,以满足抓取组件75在抓取压铸件所要的运动要求;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活塞杆712相对缸体711向下伸出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对应地,活塞杆712通过连杆74带动枢转座73枢转至水平的位置状态,从而使得抓取装置70位于滑臂40的正前方;当活塞杆712相对缸体711向上收缩移动至极限位置时,对应地,活塞杆712通过连杆74带动枢转座73枢转至竖直的位置状态,从而使得抓取装置70位于滑臂40的正下方,以满足压铸件的抓取要求,但不以此举例为限。更具体地,如图1至图5所示,抓取组件75包含安装在枢摆端732上的气动手指751及至少两个沿气动手指751周向布置的夹爪752,夹爪752位于气动手指751的前方,由气动手指751驱使夹爪752夹紧或释放压铸件;较优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夹爪75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夹爪752呈等间隔地布置于气动手指751上,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夹爪752的数量为二个、四个、五个或六个不等,故不以此为限。其中,由于缸体711第三轴方向固定在第一立臂61上,活塞杆712朝下布置并沿第三轴方向滑动,有效地防止因缸体711相对滑臂40枢转而加速活塞杆712与缸体711之间的磨损速度,从而缩短了抓取气缸71的正常使用寿命;又由于枢转轴72沿第一轴方向枢接于第一立臂61上,且枢转轴72沿第三轴方向与活塞杆712相错开,枢转座73通过枢转轴72枢接于第一立臂61上并包含邻近活塞杆712的受驱端731及远离活塞杆712的枢摆端732,而连杆74位于活塞杆712及受驱端732之间,连杆74的第一端与活塞杆712枢接,连杆74的第二端与受驱端732枢接,气动手指751安装在枢摆端732上,夹爪752与气动手指751连接,气动手指751驱使夹爪752夹紧或释放压铸件,故在气动手指751驱使夹爪752夹紧压铸件时,此时由活塞杆712通过连杆74去带动受驱端731绕枢转轴72向上旋转,带动枢摆端732绕枢转轴72向下旋转,从而带动夹爪752所夹紧的压铸件可靠地由水平位置翻转至竖直位置,因此,使得抓取装置70所占用空间更小。
[0029]如图1及图2所示,第一驱动器91安装在滑臂40上,由第一驱动器91驱使第一立臂61相对第二立臂62滑动;第二驱动器92安装在滑臂40上,由第二驱动器92驱使第二立臂62相对第一立臂61滑动,从而使得第一立臂61与第二立臂62之间的滑动相互独立,更好地匹配压铸件的抓取及压铸成型模具的喷雾工作。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器91为一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一驱动齿轮911,较优的是,安装有驱动齿轮911的电机的输出轴沿第二轴方向布置,一受驱齿条912沿第三轴方向布置,且受驱齿条912安装在第一立臂61上,此时的受驱齿条912与驱动齿轮911相啮合,故在电机对驱动齿轮911的驱使下,由旋转的驱动齿轮911通过受驱齿条912去带动第一立臂61相对滑臂40滑动,从而简化驱使第一立臂61相对滑臂40滑动的结构;为提高第一立臂61相对滑臂40滑动的平稳可靠性,故第一立臂61及滑臂40之间组装有第一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