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5125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
【背景技术】
[0002]栏杆,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建筑设施,被安置在台阶边、井边、河边、台基边、游廊、亭子边、窗户外边、纪念碑边、入口边、草地菜园边,生活中处处可见,现有的栏杆大多都为金属栏杆,在安装时,需要工作人员将先前准备好的栏杆件焊接在一起,而栏杆件大多为没有组合关系的散件,各个散件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到一起,焊接工作量大,安装效率也不高,因此提高了安装的成本,而且在现场安装前,往往需要丈量尺寸,根据尺寸及角度定型制作栏杆,制作完后经行修整后运到现场进行安装,若期间出现栏杆过长或过短的情况时,还需要再对栏杆进行加工,浪费了不必要的人力。
[0003]而且在遇到有坡度的路段,还需对栏杆直接的连接方式做一些调整以适应路段坡度,耗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将栏杆分为不同的部件,将各个部件生产标准化,各部件组合后焊接即可,并且栏杆可调整角度,方便适应具有坡度的路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种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所述栏杆包括至少一栏杆组件,所述栏杆组件包括:第一横杆,两根第二横杆,多个第二竖杆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第二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
[0007]所述第一竖杆一侧面上端设置相邻的两个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在第二安装孔正上方,第一竖杆该侧面下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正下方,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宽与所述第二横杆的宽相等,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高为所述第二横杆的高的1.1?1.3倍。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上部为圆弧面,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一横杆底部两侧为圆角边。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杆、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截面均为正方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横杆一侧面沿横杆长度方向对称等间距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第二竖杆设置于所述第四安装孔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安装孔各边与第二横杆侧边夹角为45°。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杆两对侧面上端各设置相邻两的个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在第二安装孔正上方,第一竖杆该两对侧面下端各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正下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杆两相邻侧面上端各设置相邻两的个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在第二安装孔正上方,第一竖杆该两相邻侧面下端各设置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安装孔在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正下方。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将栏杆分为不同的部件,将各个部件生产标准化,SP可组合成栏杆使用,而且运输方便,可有效的降低成本,将传统的焊接工艺与穿插工艺相结合,使用时,只需将各部件组合后焊接即可,安装方便,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劳动,焊接后结构稳固,并且栏杆可调整角度,方便适应具有坡度的路段,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竖杆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横杆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横杆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倾斜一定角度示意图;
[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示意图;
[002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0025]【实施例一】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改变角度的组装栏杆,所述栏杆包括至少一栏杆组件,所述栏杆组件包括:第一横杆I,两根第二横杆2,多个第二竖杆4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杆1、第二横杆2两端的第一竖杆3,所述第一横杆I上部为圆弧面,底部为平面,所述第一横杆I底部两侧为圆角边,手扶栏杆时更加舒适,所述第二横杆2、第一竖杆3和第二竖杆4截面均为正方形,全部采用方杆,这样设置可省去圆杆削弧口的处理,减少人工成本,所述第一竖杆3—侧面上端设置相邻的两个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31和第二安装孔32,所述第一安装孔31在第二安装孔32正上方,第一竖杆3该侧面下端设置有第三安装孔33,所述第三安装孔33在第一安装孔31与第二安装孔32正下方,所述第一安装孔31用于安装第一横杆I,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第三安装孔33用于安装第二横杆2,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第三安装孔33宽与所述第二横杆2的宽相等,所述第二安装孔32和第三安装孔33的高为所述第二横杆2的高的1.1?1.3倍,由于具有一定的间隙,因此第二横杆2可相对于第一竖杆3倾斜一定角度,故可适应具有坡度的路段,所述第二横杆2—侧面沿横杆长度方向对称等间距设有至少两个第四安装孔2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