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554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天然气行业中钻完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可应用于裸眼系统的机械式膨胀工具,尤其是一种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
【背景技术】
[0002]膨胀管技术(Expandable Tubular Technology)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应用于钻井、完井、采油、修井等作业过程,被誉为可带来变革性发展的新技术。所谓膨胀管是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金属圆管,其原始状态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在膨胀力的作用下,通过膨胀锥的挤压作用,其内径和外径均得到膨胀并发生永久塑性变形,膨胀率可达到15?30%。膨胀管技术通过对膨胀管实施胀管作业,改变膨胀管材料的晶体组织结构和机械性能,使其强度指标得到提高,而塑性指标下降。膨胀管技术通过选择膨胀管材料、控制膨胀率等技术手段,可使膨胀管获得与特定钢级套管相当的机械性能指标,从而满足石油工程的使用要求。
[0003]膨胀管技术一般可用来解决复杂地层引起的各种问题,如封堵严重漏失地层,解决井眼垮塌问题等,也可以用于套管的补贴与修复。根据膨胀管技术的用途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套管补贴系统、裸眼系统、膨胀尾管悬挂系统及等直径钻完井系统等几大技术体系。其中,膨胀管裸眼系统是指当钻井过程中钻遇有问题的裸眼井段时,在该裸眼井段原常用的套管系列间加入一段(或多段)膨胀管,封隔问题层段的技术。
[0004]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于所使用的膨胀装置,在完成膨胀作业收,其回收不方便,给现场作业带来困扰,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及生产效益。
[0005]对现有有鉴于此,本设计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研制出一种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在工作中能实现膨胀膨胀管且可回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
[0007]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包括有:
[0008]液压总成,设有一液压缸及一能移动的放置于所述液压缸中的活塞管,所述活塞管与所述液压缸之间形成有一环腔,所述活塞管的上端套接有上活塞,所述上活塞与所述液压缸相密贴,其设有与所述环腔相连通的泄压孔,所述液压缸的下端通过内螺纹连接有下活塞,所述下活塞套设于所述活塞管上,其上移时能与所述上活塞相卡接;
[0009]变径锥总成,包括有一连接头、一中心管、一膨胀锥座以及多个膨胀锥分瓣,所述连接头的内腔中设有一球座,其上端套接在所述活塞管的下端处,所述中心管的上端套接于所述连接头的下端,所述膨胀锥座螺接于所述中心管上,各所述膨胀分瓣的上端沿周向均布的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心管上,其下端位于所述膨胀锥座的上端处,所述膨胀锥座在上移时,能撑开各所述膨胀锥分瓣。
[0010]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另设有一活塞连接管及一密封套设于所述活塞连接管外侧的缸体连接管,所述上活塞的上端套接于所述活塞连接管,所述液压缸的上端套接于所述缸体连接管。
[0011]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缸体连接管的下端处设有一环肩,所述环肩的上端设有一第一缸体防尘环,其下端与所述液压缸的上端相螺接。
[0012]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上活塞下端处的外侧面设有花键,所述下活塞上端处的内侧面设有键槽,在所述下活塞上移时,所述花键能对应卡合于所述键槽处,以使所述上活塞与所述下活塞相卡接。
[0013]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上活塞的外侧面凸设有一环部,所述环部相邻于所述泄压孔的上侧,其与所述液压缸的内侧面相密贴,其外侧面嵌设有密封环。
[0014]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中心管上套设有一膨胀套,所述膨胀套的上端与所述中心管的外侧面凸设形成的限位环肩相抵接,各所述膨胀锥分瓣的上端对应与所述膨胀套相枢接,各所述膨胀锥瓣的下端外侧上分别设置有一周向嵌槽,一箍簧对应嵌设在各所述周向嵌槽内。
[0015]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膨胀套与所述中心管之间形成有一空腔,其上端设有一与所述中心管相接触的环挡,所述空腔内设有一复位弹簧及一止挡,所述复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环挡相接触,其下端与所述止挡相接触,所述止挡与所述中心管相固定,其位于所述膨胀套的下端内侧。
[0016]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连接头的上端嵌设有一第二缸体防尘环,其在与所述活塞管及中心管相连接的部位分别嵌设有密封环。
[0017]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中心管的下端套接有一下丝堵。
[0018]如上所述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中,所述膨胀锥座的横截面呈正六方形,其外周面形成有6个锥面,所述膨胀锥分瓣设有6个,各所述膨胀锥分瓣的下端对应贴合于各所述锥面的上端处。
[001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安全可靠,能够完成膨胀管在套管内及裸眼系统中的施工作业,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既能达到处理井下复杂情况的目的,又可保证后续钻井过程的正常进行,因此能够有效处理钻井风险和事故,提高钻井过程的安全可靠性及钻井速度;在膨胀过程完成后,可通过倒扣使膨胀锥分瓣直径变至最小,提出井眼。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前的状态;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时的状态;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中变径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前的状态;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中变径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时的状态。
[0024]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0025]I液压总成11液压缸
[0026]12活塞管
[0027]13上活塞131泄压孔
[0028]132花键133环部
[0029]134密封环14下活塞
[0030]142键槽15活塞连接管
[0031]16缸体连接管161环肩
[0032]17第一缸体防尘环2变径锥总成
[0033]21连接头211球座
[0034]212第二缸体防尘环22中心管
[0035]221限位环肩
[0036]23膨胀锥座24膨胀锥分瓣
[0037]241周向嵌槽242箍簧
[0038]25丝堵
[0039]26膨胀套261环挡
[0040]27复位弹簧28止挡
[0041]H环腔S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前的状态;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时的状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中变径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前的状态;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中变径锥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工作时的状态。
[0044]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裸眼用可回收变径膨胀锥,其包括有液压总成I以及变径锥总成2,其中,所述液压总成I设有一液压缸11及一能移动的放置于所述液压缸11中的活塞管12,所述活塞管12与所述液压缸11之间形成有一环腔H,所述活塞管12的上端套接有上活塞13,所述上活塞13与所述液压缸11相密贴,其设有与所述环腔H相连通的泄压孔131,所述液压缸11的下端通过内螺纹连接有下活塞14,所述下活塞14套设于所述活塞管12上,其上移时能与所述上活塞12相卡接;
[0045]所述变径锥总成2包括有一连接头21、一中心管22、一膨胀锥座23以及多个膨胀锥分瓣24,所述连接头21的内腔中设有一球座211,其上端套接在所述活塞管12的下端处,所述中心管22的上端套接于所述连接头21的下端,所述膨胀锥座23螺接于所述中心管22上,各所述膨胀分瓣24的上端沿周向均布的活动连接于所述中心管22上,其下端位于所述膨胀锥座23的上端处,所述膨胀锥座23在上移时,能撑开各所述膨胀锥分瓣24。其中,对于所述膨胀锥座23及膨胀锥分瓣24的具体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0046]请参见图1,另设有一活塞连接管15及一密封套设于所述活塞连接管15外侧的缸体连接管16,所述上活塞13的上端套接于所述活塞连接管15,所述液压缸11的上端套接于所述缸体连接管16。在使用时,可通过所述缸体连接管16与水力锚定器相连接。
[0047]进一步地,所述缸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