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86218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自吸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栗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吸栗。
【背景技术】
[0002]自吸栗,是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设备,现有的自吸栗,包括电机与栗体,栗体的两侧的上部分别有进水口与出水口,由于压力罐需要处于高压水区,同时,为了整体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在栗体的后端的上部安装压力罐,这样,压力开关以及流量感应器只能安装于栗体的顶部或侧面,这样,压力开关以及流量感应器连接至主控制电路的电线会外露,同时,整个自吸栗的造型不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的自吸栗外形不美观,电线外露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自吸栗,包括栗体与电机,电机连接固定在栗体后端的下半部,所述栗体上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栗体内形成了进水通道、叶轮室与出水通道,所述栗体前端的下半部设置压力罐,出水通道至压力罐之间设置有引流通道;在栗体后端的上半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孔,所述两个安装孔分别安装流量感应器与压力开关,所述流量感应器处于进水通道内,压力开关处于出水通道内;所述栗体后端上半部与电机壳体之间形成了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内设置电路控制系统,罩盒罩住电路控制系统以及流量感应器、压力开关露在外面的部分结构,且罩盒的顶端、左端、右端、后端与栗体的顶端、电机壳体的左端、电机壳体的右端、电机壳体的后端相匹配;在罩盒上设有控制面板组件与显示屏。
[0006]所述流量感应器与压力开关集成固定在一集成安装板上,所述电路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电路模块、控制面板组件以及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组件、显示屏、流量感应器与压力开关均与主控制电路模块连接,所述主控制电路模块固定在集成安装板上。
[0007]所述控制面板组件设置在盒体内,包括具有电子元件的灯板、以及覆盖在灯板上方的触摸板,所述触摸板上设置有“+”、与电源标识键。
[0008]所述集成安装板包括安装板,设于安装板周边并向外延伸出的侧板,在安装板上由侧板围成的区域内设有两个内部有空腔的凸起,所述凸起指向侧板延伸的反方向;所述的两个凸起分别匹配插设在栗体的两个安装孔内;在侧板与安装板之间的折角处分布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多个支撑杆用于支撑主控制电路模块;在安装板上由侧板围成的区域内还设有若干固定座,固定座中间设置通孔,用于集成安装板与栗体的固定连接;处于安装板顶部的侧板上设有安装孔座,用于固定罩盒。
[0009]所述安装板两侧与顶部的侧板的外壁均向外延伸出有肋条,所述肋条在一个平面上,所述安装孔座处于肋条的路径轨迹上。
[0010]所述安装板底部向内凹陷有一弧形结构,用于匹配自吸栗的电机外壳。
[0011]所述栗体前端的下半部向内凹陷有凹槽,压力罐处于凹槽内。
[0012]所述流量感应器为霍尔元件组件。
[0013]所述压力开关为陶瓷压力传感器。
[0014]所述引流通道处于叶轮室的前端,并与叶轮室平行。
[0015]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吸栗,压力罐设置于栗体的前端,将流量感应器以及压力开关由原来的显眼位置移至栗体的后端,并通过罩盒罩住,而罩盒外形、尺寸与栗体、电机壳体匹配吻合,整体结构布局更加合理,而且电路控制系统也处于罩盒内,这样,整个自吸栗的电路所需的主控制电路模块、电线等均不会外露,增加了安全性,同时外形美观大方;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吸栗,流量感应器与压力开关固定于集成安装板,安装、维修时,只需将固定有流量感应器、压力开关的集成安装板固定在栗体后端即可,简单方便,更适合于流水线安装操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吸栗,控制面板组件采用灯板与触摸板结构,结构新颖,外形精美,操作方便;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吸栗,流量感应器采用霍尔元件组件,感应更加灵敏,自吸栗的控制更加精确;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吸栗,压力开关采用陶瓷压力传感器,具有高弹性、抗腐蚀、抗磨损、抗冲击和震动的功能,且测量的精度、稳定性更高,保证了传感信号获得精确的压力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吸栗的立体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吸栗的立体分解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吸栗的结构剖视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吸栗的集成安装板的立体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吸栗的栗体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吸栗,包括栗体I与电机2,电机2连接固定在栗体I后端的下半部,所述栗体I上设置进水口3与出水口4,在栗体I内形成了进水通道、叶轮室24与出水通道,所述栗体I前端的下半部设置压力罐5,出水通道至压力罐5之间设置有引流通道25;在栗体I后端的上半部设置有两个安装孔6、7,所述两个安装孔6、7分别安装流量感应器与压力开关,所述流量感应器处于进水通道内,压力开关处于出水通道内;所述栗体I后端上半部与电机壳体8之间形成了容置空间9,在容置空间9内设置电路控制系统,罩盒10罩住电路控制系统以及流量感应器、压力开关露在外面的部分结构,且罩盒10的顶端、左端、右端、后端与栗体I的顶端、电机壳体8的左端、电机壳体8的右端、电机壳体8的后端相匹配;在罩盒10上设有控制面板组件11与显示屏12。
[0028]所述流量感应器与压力开关集成固定在一集成安装板13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